散茶茶气弱,饼茶茶气强,你是认真的吗?

《1》

从前,老人们爱说茶气。

喝红茶的时候,说,茶气很足。

喝绿茶的时候,说,茶气很足。

喝武夷岩茶喝普洱茶的时候,也说,茶气很足。

我看过外公那只老三届万岁的保温杯里,闷泡着的深红色茶汤,他说,这样的茶喝起来才有茶气。

小时候觉得好不可思议,大人的舌头怎么了?这么苦的茶,喝起来居然觉得有茶气?

长大后,看红楼梦。

刘姥姥在栊翠庵里,喝贾母递给她的那盏残茶,喝了一口,说,味儿是不错,就是淡了点。

那一刻,刘姥姥的脸,与外公的脸好似要重叠了起来一样。

却原来,劳动人民喝的茶,都是味道重的,浓酽的,就像放多了盐那样的味道。

几百年来,从未改变。

心里不由得悲哀起来。

《2》

长大了之后,喝茶,喜欢清淡的口味。

后来邂逅一位知名制茶师,他表扬我,说,好茶,都是清淡的,不浓不苦,胜在浆感很足、汤水有内容有重量。

很有份量的一番话。

记了很久。

然而,到了白茶这里,大家的观点,又变回了从前。

又开始讲茶气。

并且还总结了出来,说,散茶茶气弱,饼茶茶气强。这当然不对,散茶内质更丰富,怎么可能比饼茶弱?

再并且,还有人现身说法,指着自已喝了茶饼之后冒出来的一脑门子汗水,说,看,这就是茶气强的表现,我都出汗了,这茶体感真好。

我和李麻花看着这一番精彩的表演,目瞪口呆。

这种天气,中午的时候车顶都能煎蛋的仲夏溽暑,谁喝一杯热水下去不冒一点点汗出来呀?除非是毛孔闭合症患者。

都不用喝茶,直接喝一杯热水下去,也是会出汗的好么?

出汗跟茶气强,有半毛钱关系么?并没有!

阿萝凑过来,补了一把刀,“易出汗绝对不是体感好,我表姐坐月子的时候,一碗汤下去马上就冒汗了。中医说,这是体虚的表现.....”

呃,原来喝茶体感强就是体虚的表现,这还真没想到。

看以后谁还敢随便说自已喝茶爱出汗.....

《3》

关于茶气,在大多数人的理解里,无非是两种感觉。

一种,是容易出汗。一种,是口味重。

出汗派”认为,要判断一款茶茶气足不足,主要是看喝了茶之后出不出汗。

如果出汗快,一杯两杯下肚就开始冒汗了,那说明这款茶茶气很足,是好茶。

而如果从头喝到尾,喝了十来冲还不出汗的,那这款茶肯定是不好,茶气不足,不是好茶。

嗯, 这种判断方式,村姑陈觉得十分的孩子气,十分地任性而率真。

就像小时候的李麻花,她判断好人和坏人的标准,就是给不给她棉花糖吃。

如果会分给她吃,那就是好人,反之,则是坏人。

这是独属于孩子的、不科学的逻辑。

没想到,这种逻辑,也被内心住着孩子的某些成年人,搬运到了喝茶这件事情上。

由此洐生出了无比奇葩的喝茶理论。

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关于茶气,“口派”则认为,喝起来味道重的,最好是苦涩味重的,对舌头刺激性强的,就是茶气足,是好茶。

这一派的人,时常以老茶客自许,动不动就要喝味道浓一些的茶——来点味道重的,别整那些太清淡的茶——听上去好像很懂茶喝了很多年茶的样子,而其实,已经走偏到不能再偏了。

重口派,通常抽烟喝酒,身体湿气重,舌苔厚,味觉不灵敏。

所以,他们喝茶就要浓酽,酱口,苦涩,有收敛感,方才觉得是好茶。就像喜欢喝茅台的人,都是喜欢那种酱口的感觉(老陈说的,不关我事)。

但是,喝酒和喝茶,完全是两个体系的事啊。

酒要喝高度的,不等于茶就要喝苦涩味重的啊!

这是不能简单搬运和套用的规则。

难道,要把茶气与酒气等同么?

(画外音)

李麻花:等等,酒气是个什么鬼?难道是酒嗝?呀,还有人说喝茶打嗝说明茶气足呢?

看看,重口派的人又把喝酒的理论套用到喝茶上了。

《4》

茶气足与茶的品质好坏,有直接联系么?

并没有。

如果按出汗派和重口派的理解,茶气就是一款茶的气场,是一款茶苦涩味的体现,那么,他们倒是把好茶与坏茶的标准,给搞反了。

重口派认为,苦涩味重,就是茶气足,就是好茶。

而其实,苦涩味重,代表的是这款茶的品质不够好,内含物质当中的优秀物质不多,才会呈现出苦涩味来。

这样的茶,怎么算好茶?

茶汤当中的苦涩味是怎么来的呢?有两个方面。

一是冲泡的时候手法不对,坐杯闷泡了,闷出来的。

二是茶叶本身品质不好——产区不好,日晒时间太长日晒强度太强,让茶树叶片当中生成了大量呈苦涩味的物质;工艺不好,把茶叶当中的有益物质折腾掉一大半,留下的都是不好的物质,苦涩味的物质。

不管是哪种方式产生的苦涩味,总之,苦涩的茶都是不好喝的茶,都不是好茶。

这种茶,就算茶气再足,谁又敢多喝呢?

咖啡碱大量喝下去,对痛风病人可不太友好。

而居然还有人认为咖啡碱多的茶,茶气足,是好茶,这种认知,真是太危险了——把白色看成黑色,完全颠倒了世界观。

《5》

后来,我去了止止庵,拜谒了南派圣祖白玉蟾的祖庭。

那是一块很大的石头。

已经磨得很光滑了。

站在那块石头边上,村姑陈强烈地感觉到了一种气。

就是那种让人想要顶礼膜拜的气、那种让你想要恭恭敬敬地拜伏在地的一种气场。

心甘情愿地五体投地。

心甘情愿地作了粉丝。

那一刻,突然就福至心灵。

突然就明白了,所谓的气,就是一股力量,一股能让人折服,让人着魔的神秘力量。

就像站在祖庭,忍不住想拜伏一样。

白祖师参禅的时候,喜欢喝白鸡冠,据文献记载,他觉得白鸡冠可以帮助他修炼,帮助他行气。

看,又是气。

练气的人认为,体内的气,可以随意念游走在身体各处,直达各个经脉,最终归到天元。

原来,好茶的茶气,就是一种可以引导体内的气息的引子。

如此看来,出汗派和重口派对茶气的理解,就非常地浅薄和偏颇了。

《6》

我终于理解了茶气。

它是一种可以令人心情愉悦的感觉;是一种可以让味觉产生美妙感受的触感;是一种可以让人心甘情愿臣服,并掏钱购买的味道。

茶气,是茶汤当中的营养物质,溶化在茶汤里,让我们喝下肚去。

茶气,是茶汤当中的浆感,胶质物,是用舌头推动会生成反弹力的那些养分。

茶气,不是飘渺的,不是苦涩的,不是迅速进入体循环让人冒汗的。

它是一泡好茶的灵魂。

它并不因人而异,它是所有好茶的统一标准。

是所有真正懂茶的人,可以达成一致的认知。

所以,就让出汗派去出汗,让重口派继续苦涩吧。

我们只寻找自己喜欢的那口茶,那口茶气,那口令人全身毛孔都舒展的绝世滋味。

那,才是真正的茶气。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首批500本仅24小时售罄,
现在微信购买,还有机会获取村姑陈签名手书。
……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