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药:认识一下破血行气的“荆三棱”,还有哪些功用?

走近中药:认识一下“荆三棱”,有哪些功用?

三棱这味中药,在中药界里并不算常用之品,它最大的特点,可能还是和“郁金”有点亲密关系,以及和脾胃气机的关系密切有关。

当然,三棱入药的记载也是很悠远的,早在《开宝本草》里就有它入药的记载。而它的名字起源也很简单,据苏颂的描述就是“三棱叶有三棱也,生荆楚地,故名荆三棱,以著其他”。目前市面上有荆三棱和黑三棱两大类。

1、荆三棱:又叫京三棱。植物来源是黑三棱科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是黑三棱、小黑三棱及细叶黑三棱的干燥块茎,最早产于古荆州,后来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湖北、安徽、甘肃等地多有野生。

外观上,商品荆三棱的块茎都已经去掉了外皮,呈略扁的圆锥形或卵形圆,上圆下尖,长大概在3到10厘米,直径在2.5到3.5厘米之间。表面是黄白色或灰黄色的,密布小点状须根痕,横切面平坦,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不明显的维管束小店。气微,味微美,有少许麻舌感,入药者以个大,质坚,色黄白,带粉性,外皮削净者为佳。

2、黑三棱:黑三棱则属于莎草科多年生水生植物,是荆三棱的干燥块茎。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甘肃、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多有野生。

外观上,黑三棱的块茎不确定有外皮,整体呈类球形或短圆锥形,下端微弯曲,长2到5厘米,直径2到2.5厘米左右,表面黑褐色或黑棕色,多纵沟纹,上端有圆疤茎痕,质地坚硬但体轻。横切面是平坦的黄白色,气味淡薄。入药者以个大,均匀,整齐者为佳。

现代科学发现,三棱主要含有较多的挥发油。

而传统本草家则认为,三棱性味苦而平,能入肝脾二经,主要就是能破血祛瘀,这一点和与莪术很相近,也有一定的处境消吸收之用。

三棱的破血行气、消积止痈之功,在中药里是比较突出的。历代中医常将其运用于各种癓瘕积聚、腹部肿块、胸腹胀痈,闭经、产后瘀阻腹痛之证。

1、破血行气:

从历代中医对三棱的使用经验来看,大体上和莪术相当,而且,在历代验方里,三棱和莪术的配伍,基本是“焦不离孟”的一个组合。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

三棱活血之力强于莪术,

莪术理气之功强于三棱。

而中医对于气血的运行关系,素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的说法,也就是“血不自行,随气而至”。因此,祛瘀消积更适合用三棱,而行气止痛则更适合用莪术。

人如果两者配合同用,当然能加强破血行气作用,各种癓瘕积聚、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基本都是三棱莪术同时使用,代表方剂如莪棱痛经汤。

2、 梳理中焦:

三棱虽然偏重于活血祛瘀,但对于脾胃中焦气机不畅之证,尤其是中气郁结时,适当使用三棱,能起到梳理中焦、从而健脾磨积。古代儿科疳积之证,如体质强健而不虚者,三棱莪术之配伍也是挺常见的。

从三棱的使用上,一般传统本草家都认为荆三棱优于黑三棱。

而配伍禁忌上,三棱也有“畏芒硝”的特点,这是需要注意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