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不可避

宋代段子:细想世间事,皆有定数在,每人有命格,人生从此出,性格定命运,确有真实义。一格有优劣,有明必有暗,宋代悲喜事,照见微妙相。

【原文】

李似之侍郎云:“艰难以来,士大夫祸福皆有定数。”建炎丁未,傅国华尚书(墨卿)为舒州守,闻武昌寇作,自武昌才隔蕲黄即至舒,惧其侵轶,又尝再使高丽,橐中装甚厚,惜之,乃令其弟挈家避诸江宁。
既至,泊江下,舟人曰:“外多草窃,不若入闸便。”时宇文仲达镇江宁,与傅公善,家人即遣(叶本作“即遣家人”)白宇文假钥启闸,舟得入。自意安全无虞。是夜,卒周德为变,劫其舟,一家尽死,惟存一老婢,而舒城帖然。
吴昉顾彦成为两浙漕,杭卒陈通积怒于有官君子,将为乱。会顾君出巡吴兴,通强抑众不发,须其归。凡一月而顾至,杭之官□(叶本作“吏”)及漕台人皆出迎,是夜变□(叶本作“起”)。官吏尽死,而顾君乃与其家泊城外僧寺作佛事未入,闻乱,复走湖州,遂免。
傅公有心于避祸而全家不免,杭卒一月待顾君而顾竟脱,皆非人所能为也。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施闻诗梦||女子穿溺珠||刘粲民官||童氏金鸭||赤松观丹||邵武试院||小原县尉
【白话语音文字版】
李似之侍郎曾经说:“艰难(指因金兵入侵,天下大乱)以来,士大夫的祸福之事都是有定数的。”建炎丁未(建炎元年,1127年),傅国华尚书(名墨卿)做舒州(今安徽安庆)太守,听说武昌(现湖北鄂州)那地方闹盗匪了,从武昌只隔了蕲、黄两州就能到舒州,他担心盗匪到舒州来侵扰,因为他之前曾再次出使高丽,这趟回来“收货”颇丰,他心疼这些财货,就派他弟弟带着自己全家避祸江宁(今江苏南京)。
到了以后,在江边泊船,开船的说:“现在外边有很多草寇,不如到江闸里面方便。”那时宇文仲达镇守江宁,他跟傅尚书关系很熟,傅家就派人去禀告宇文仲达,并借来钥匙开启江闸,船进到闸里。傅家人心想这下子安全了。但当天夜里,本地驻军的军卒周德带人叛变,抢劫了傅家的船,全家人都被杀死,只留下一个老年仆妇,舒州城那边却是平安无事。
吴锡人顾彦成做两浙转运使的时候,杭州的军卒陈通对这些当官的久有怨怒,计划做乱。正赶上顾彦成出巡去了吴兴(浙江湖州),陈通强压着手下人众先不发作,要等到顾彦成回杭州再动手。忍了一个月,顾彦成回来了,杭州的官吏以及转运司的人都出去迎接。
当晚,陈通等人叛乱起事。官吏们都被杀死,唯独顾彦成一家人因泊船在城外一间寺院作佛事,没进城。听说城里兵卒叛乱,马上上船再返回湖州,逃脱此难。
傅公他是有心避祸,结果全家不免;杭州兵卒等了一个月要杀顾彦成,结果还是让他跑了,这些都不是人力所为啊。

【祥宏点评】:李弥逊(1085-1153年),字似之,号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夷坚志》另有《逊长老》、《李似之》等故事讲到他;蕲黄,蕲州,指湖北蕲春县一带。黄州,湖北黄冈;吴昉,可能是“无锡”之误,所说的顾彦成是无锡人,可见《江苏无锡顾氏大宗世谱》记载;两浙,又叫“二浙”,浙江东西路,地域包括现在的浙江、苏南等地;傅墨卿,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字国华,以祖父恩补太庙斋郎。宋徽宗宣和四年,以礼部尚书持节册立高丽王楷有功,还赐同进士出身,总共三次出使高丽;宇文粹中(?-1139年),字仲达,成都府路广都县(今成都双流)人,宋代官员,两宋之际先后知江宁府、濮州、潼川府。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7-从《夷坚志》故事谈定数)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