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文物园记---山前山后之四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zMTMvMjE0NzE4ODgyXzFfMjAyMTAyMDMwMTQ2NTEyNTU=.jpg)
【按】今年是胡青云先生辞世五周年,老城文物园为全国乡镇首创,先生于文物独有情钟,精神难能可贵,当与文物共存不朽。重发《老城文物园记》,以兹纪念。
老城文物园记
文/山海
老城,石器时代即为远祖集居之地,文明昌化,名冠荆楚。古或与上明、襄口以市毗邻或为故名,因其久远,故名老城。松滋侨置县之初,即为治所,始于晋至公元1949年,历千余年。
老城倚枕长江,承蜀衔楚,势连武陵,钟灵毓秀。城廓规整,东西南北,四街十二巷,寺观林立,祠祀兴隆,晨钟暮鼓,优孟连台;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早集晚市,舟车畅达。历有开利寺、登云楼、关帝庙、云联塔、一柱观、文昌宫等诸多胜迹;代有兵部尚书伍文定、太子少保彭承尧、兵部郎中王其勤等名垂史册。近代,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首建老城高等小学堂,县图书馆,开启当代文明。上下数千年,城老人未老,与时具进,旧貌新颜。
然世事沧桑,兴废无常,古迹旧踪,口传文承,或为偶遗,湮沦幸存,忽之于世,散乱不堪,虽为至宝,复遭风雨。老城镇首任文化站长胡青云,至诚至力,于1978年兴建“老城文物园”,祈请儒将张爱萍将军亲书园名。搜罗历代文物70余件,整理陈列。其后又广集徐向前、张爱萍、杨成武、李文清、黄知真等名人之墨宝及县领导袁良宽、杨泽柱之手迹,勒石永铭,集保护教化之大益。功永千秋,独开先河,为全国第一家乡镇级文物园,国内外新闻媒体诸多报道,蜚名中外。
盛世重文。文物园自建园历二十余年,历任站长,敬业守成,夙兴夜寐。继任站长胡文泉维修文化站,监修出土“七七抗战纪念碑”之重立。时之三任站长陈能跃,多方筹资,资本营运,争取社会支持,历经百日,全面维修文物园及维护文物,并重修门楼,重刻“老城古秀”,新刻“文物园记”,以慰先贤,以昭来者。承前启后,代有人功,其职可师,其业可彰,其德可承,其成可传。
老城文物园自建至兴,仰赖市、镇两级政府及文化局之重视,领导之关爱,以及社会各界之鼎力支持。以时为序,历届县领导徐庆尧、赵继涤、袁良宽、杨泽柱等;县(市)文化局领导张应新、陈冰等;镇领导覃旭、贺元昌、陈伦芝等,镇土管所汪沈兵、镇城建所谈玉兵等,或为筹划、或为拨款,或为征地,或为工务,履其职行其道,务其实而毕其功,倡教化以垂世,立其德于无言。斯风之弥珍,风范当永存!
时序公元二OO二年秋,古乐村人山海是为记。
高 成 文 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李克权
名誉主编:覃章海 周 兵
主 编:覃亚志
执行主编:红 叶
副 主 编:杨祖新 杜旭琼
文学总监:卢义宏
文 印:邓呈静
影像制作:刘红灵 曹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