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唐诗解读——李白之《塞下曲六首》(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注:

塞虏乘秋下:指匈奴乘着秋天兵强马壮的时候,大举南侵。

分虎竹:受命带兵出征。虎竹,古代发给将帅的兵符,分铜虎符和竹使符两种,朝廷和领兵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或调动军队时对合起来作为凭信,

龙沙:指塞外沙漠之地。

“边月”二句:月光伴着弓影,霜花拂着剑锋。描写战士夜行军的情状。

殊:远。

解读:

这首诗主要描写汉室军队抗击匈奴入侵,通过前线将士英勇杀敌,同时也是对后方亲人支持国家军事行动的行为进行了劝慰,表现汉室举国上下一致对外抵抗侵略的斗志。

首联一上来就讲明了战争的形势和性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用兵最好的时候,塞外胡虏趁秋高马肥之际南侵汉室,天朝的军队果断迎击敌军。“塞虏”和“天兵”,诗人通过这样强烈对比的措辞表明对敌我双方的爱憎。

次联继续围绕紧张的战事展开,将军们带着调兵遣将的虎符奔赴前线,战士们在沙漠艰苦的条件下展开艰苦卓绝的战斗。龙沙指塞外沙漠,代指战士们征战的艰苦,也点明了战争的困难和残酷。

颈联对是边塞战斗生活的直观描写,明月伴随着弓箭的身景,茫茫大漠上夜晚的苍凉之感随之而生,而霜雪落在将士们的剑花之上,诗人这样描述主要凸显军队星夜兼程的行军及战事的焦灼。

尾联是在外征战的将士劝慰家人不要再长吁短叹,支持自己为国征战的行为。“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在西域生活多年的班超曾向朝廷上疏回到故里,诗人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现将士们“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爱国情怀,也使全诗境界得到了升华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