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五十)
宋国梧台东,野人得燕石。
夸作天下珍,却哂赵王璧。
赵璧无缁磷,燕石非贞真。
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
注:
“宋国”二句:《后汉书·应劭传》李贤注:《阙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父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之以特牲,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俯而掩口,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砖)不殊。”
燕石:不值得珍藏的物品。
赵王璧:和氏璧。
无缁磷:即不缁不磷,谓玉石涅而不缁,磨而不磷,即染而不黑,磨而不损。
解读:
战国时代是一个智者的时代,盛行推崇智慧的社会风气,嘲笑愚人是彼时的流行风尚。而宋人形象系列则是这个时期喜剧文学形象的一个基本类型。在先秦寓言中,宋人代表愚人寓言数量最多。这一时期很多思想家的笔下,所谓的“宋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宋人了。而是愚蠢僵化的名词。表达了作者对埋葬旧事物的历史使命感及其审美理想。在李白这首诗里,就是化用了继承了历史对于宋人刻画这一传统,主旨是讥笑世人有眼无珠,不识贤俊,而庸才反得用世、并且非笑贤才的不合理现象。
古代社会,由于看重流品、资格的门阀制度,以及世袭制、封荫制的推行,封建统治者多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愿去任用人才,再加上负责铨选人才的人,或识宝无才,缺乏鉴赏能力,或忮忌刻削,吹毛索瘢,致使庸才用世,奸佞当道,而杰出人才却备受冷落,遭到压制、排斥。这样一来,屈原所愤慨抨击的“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的可悲局面,便不可避免地反复出现了。
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叙事,后四句为议论,玉珉不分,流俗多误,可谓切中时弊。表现了诗人对充满嫉妒和令人窒息的上流社会的极端憎恶,显示出诗人在是非不明、黑白颠倒的社会中的痛苦。清人方东树评此诗时,直接指出:“言世俗不知美恶。”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