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李欣之《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注:
蔡女:指东汉末年蔡琰。
摵摵:象声词,落叶声。
嘶酸:凄楚之声。
逻娑:唐代地名,今西藏拉萨。
解读:
这是一首七言古体长诗,董大,即董庭兰,当时著名的琴师,房给事,即房琯,官拜给事中。董为房之门客,所谓胡笳声是指根据胡笳曲翻新制成的琴曲,所用乐器是古琴,故题目中写听董大“弹奏”而非“吹奏”。
诗歌开篇六句为诗歌的第一层,以历史上的蔡文姬起笔,述说琴曲的来源,平添了几分历史沧桑感。“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这两句讲的是胡笳曲的诞生地。整体来看这六句实则为董庭兰的出场进行了一番比兴,略表胡笳曲的历史渊源和艺术魅力。
接下来,一代名师董庭兰出场献艺,作者先从正面放手写来,拟人、排比、比喻多种修辞手法信手拈来、随处可见,这一部分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先拂商弦后角羽”,看得出来,董大抚琴时的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四郊秋叶惊摵摵”写琴声起时,周遭的秋叶也为之惊竦,摵摵落下,这是拟人手法。秋叶如此,人呢——“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这个董大的琴艺不仅能通自然,还可通神明,甚至连深山的妖精都成了他的知音。“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这两句是写董大的演奏技法,手指在琴弦上拨弄,有时看似放缓,却又很快飞快起来,有时看似拨回去,但转眼却又回来了,一切看得那得收束自然,不留痕迹。“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这是用空山密林、群鸟聚散来形容琴声的收敛,用浮云开合、天空阴晴来比拟琴声清浊,可谓构思奇特,借视觉写听觉,这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上句写琴声到嘶哑辛酸处,仿佛失群的雏燕在夜空中哀鸣,而胡儿面对即将远别的母亲,发出了依恋之声,比喻巧妙,又暗用典故,可谓一击两鸣之法。“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琴声回落,连河流为之停顿,群鸟为之罢音,都在侧耳倾听董大的演奏。这也对应了前面说董大的琴声通自然、达神明。“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用了汉代乌孙公主和唐代文成公主的典故,两位公主都托身异乡,下嫁外族,描述琴声的哀怨。“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这四句仿佛宕开一笔,原本幽沉低徊的音乐忽然变得飘荡洒脱,悠扬畅快,仿佛长风拂过树林,雨水敲打砖瓦,泉水溅至树梢,堂下呦呦鹿鸣。
收尾四句——“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这是写给房琯的,也对应了题目“寄语房给事”。因为给事中隶属门下省,因唐都城长安,后宫朝南,以门下、中书两省为东、西两掖,故言“东掖”,“凤凰池”位于中书省,“青琐门”是门下省的阙门,作者是借此是说房琯身份的特殊性,从诗中来看,房琯此人也是精通音律。
李欣(690?—754?),河北赵县人,玄宗开元二十三登进士第,曾官新乡尉。李欣早年出入两京,结交贵游,希冀用世。后闭户10年,折节读书。因久不能调,愤而归隐,直至去世。隐居时学佛读经、求仙炼丹。生平见《唐才子传》。李欣为盛唐著名诗人,其边塞诗、人物素描诗、音乐诗、咏史怀古诗均有佳作。尤擅长七律、七古二体。《全唐诗》存诗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