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苏东坡逼格历史最高,因为除了他没人敢在考状元时这么瞎玩

众所周知,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一生风流,流传下了无数的奇闻异事。比如他与大和尚佛印互相写诗调侃,苏东坡调侃佛印: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回应苏东坡:水流东坡诗(尸)。又比如他写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他能豪迈的高歌“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能柔肠百转的低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他甚至还是一个美食家,他的《老饕赋》、《饮酒说》、《沙羊颂》、《蒸猪头颂》写得生动极了,漂亮极了,隔了千年再读,依然活色生香。但是,真正让苏东坡领袖群伦,压倒中国古往今来所有才子的,还是因为苏东坡曾在考科举是做了这件事——苏东坡考科举时虽然只有21岁,但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了。他写文章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引经据典,爱写“XX子曾经曰过”。但是,他毕竟年轻,看书有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有时候也难免杜撰。他在考科举写文章时说,领导在奖励人品德的时候,要谨慎一点,宁愿给少一点,也别给过了;但是在处罚错误的时候,则应该宽厚一点,免得错误的处理了好人。

苏东坡这文章的意思自然是蛮好的,可他为了加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直接在试卷上杜撰了中国著名圣君尧的故事:他说尧做领导的时候,皋陶做他的下属,皋陶每次要杀人,总会举出这个人有三条该杀的理由,而尧则提出这个人可以免除死刑的三条理由。(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有了尧的典故做论据,他的论点自然没人敢反驳,而阅卷官梅尧臣(字圣俞,也是大才子,写诗和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批阅苏东坡卷子时实在想不起这个典故出在何处,然而又不好意思查书,因为这样才子的面子不好看,就这样让苏东坡通过了,后来苏东坡果然考上了第二名。(本来是第一名,主审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学生,为了避嫌,故意把苏东坡排在第二)考完试,有一天梅尧臣遇到苏东坡,就向苏东坡请教这个典故的出处。

年轻的苏东坡坦然承认“这个典故是我杜撰的。”梅尧臣大吃一惊:“你杜撰的?!”“我想以尧的贤明,说出这样的话也不奇怪。”苏东坡这么回答。这个故事我觉得把苏东坡的才气纵横,真正视功名入浮云的气质表现出来了;要知道如果当时苏东坡被考官发现杜撰典故,肯定立马就成了一个大丑闻,不但他这一次落榜,恐怕将来考科举也很有障碍。(想象苦命的柳永,就因为发了发牢骚,一辈子蹉跎)中国历史上出的大才子,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可是历朝历代的才子,敢在考场上这么潇洒的,唯有苏东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