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背部“阿是穴”治疗腹部疼痛
腹痛为临床常见病状之一,一般多用镇痛剂治疗,如疗效不著或无效时,则每感束手。
我院几年来采用针灸疗法,针刺“阿是穴”治疗腹痛病人数十例,奏效迅速。兹将疗法介绍于下。
取穴的方法是,用右手拇指沿病人脊柱两旁在距离正中线约1.5—2.0厘米处逐渐自上至下压迫,找出感觉最灵敏的压痛点,是为“阿是穴”。
如果穴位淮确,经强力压迫,腹痛多能减轻;否则应按上法重新寻找穴位。
穴位确定后,用针刺入,然后用上下捻动平补平泻的手法,等到病人感到极度酸麻(穴位准确者,定有酸麻)时,则予留针20—30分钟,腹痛即可停止;即使痛止,留针仍然需要。
如病人过敏范围较大,可用两针同时在过敏范围内分别刺入,以保证疗效。
必要时针刺后可加灸十多分钟,则疗效将更巩固。
此种疗法适用于一切急慢性腹痛;对上腹部剧痛的效果尤著。
例一
患者林XX,女,十九岁,于1958年9月15日入院。
两天前病人感到上腹部发痛,时轻时重,同时大便拉稀每日十多次,粪便为粘液样并混有血丝,不自觉发热畏寒,在某医院诊治认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故转来住院。
体格检查:体温37.5℃,一般情况良好,急性病容,痛苦表情,五官无异常表现。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心肺阴性,腹软,肝脾未触及,心窝部有明显压痛,无块状物,四肢阴性。
血液检查:白血球165000,分类:中性多核75%,淋巴球25%。大便镜检:红血球++,脓球++,蛔虫卵+。
治疗经过:入院后腹痛不止,呕吐两次,自下午7时用鲁米那注射,0.5%普鲁卡因封闭,鸦片酊内服以及皮下注射吗啡,收效均不明显。
次晨疼痛更剧,身出冷汗,四肢厥冷,当时拟诊合并胆道蛔虫病或阑尾炎,一面即可请外科医师会诊,一面应用针灸疗法,在病人脊柱右侧旁开1.5厘米第十二胸椎水平位找到一过敏点,强力压迫,痛略差减,急用针刺入该穴,经一分钟后腹痛停止。
会诊后,确诊为合并胆道蛔虫病,从胆道取出蛔虫一条。
例二
患者钱XX,女,十八岁,未婚。
于1956年8月4日,因心窝部剧痛两昼夜而入院。两天前患者因心窝部疼痛伴有呕吐,到某医院诊治,曾用各种止痛药品,均告无效。今晨疼痛大作,冷汗淋漓,四肢厥冷,乃来本院急诊。
体格检查:体温37.5℃,急性病容,痛苦表情,颜面苍白,不断呻吟,营养中等,发育良好。全身淋巴结无异状,颈柔软,咽部稍充血,心跳较弱,肺阴性,腹平坦柔软,除心窝部有皮肤过敏和显著压痛外,均无异常。
血液检查:红血球340万,血色素9.8克,白血球6200,分类:中性细胞76%,淋巴细胞34%。X光胸部透视无异常。胃肠钡餐透视十二指肠球部畸形。
诊断为消化性十二指肠溃疡。
治疗经过:因疼痛剧烈,多次用麻醉止痛针药,疗效不显著,即在门诊针灸治疗。当在病人背部脊柱右侧检出一明显的压痛点,经针刺不及两分钟,腹痛停止。住院后除服用西皮散外,未用其他药物,共住院五天,疼痛消失出院。
阿是穴,又名天应穴,是针灸学上的一个名词,指疼痛处用指按压而觉得舒适的地方。
本文阿是穴变动范围,包括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五脏的穴位,以及胆俞、胃俞、三焦俞等一部分六腑的穴位;针灸这些穴位有减除内脏器官机能障碍的作用。
内脏发生病变时,与脏器相当的躯干浅表部分或在一定的皮肤上有疼痛过敏带存在,这种过敏带叫做黑特氏带。本文阿是穴不能肯定就是黑特氏过敏带,但与该带的现象相似。
承淡安认为黑特氏带相当于疼痛的主治经穴,针刺阿是穴治疗腹部疼痛能迅速收效,或可用此解释。
本文选摘自《中医临床经验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59年11月。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邀请您加入“针灸正骨资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