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出上联:“两个荷包蛋”,老伯伯的下联太绝妙,令人拍案叫绝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说起我国的对联文化,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贴上春联,寓意着一年吉祥如意,而春联,其实就是对联的一个分支。
其实早在明朝年间,对联文化就普及到了民间,那时候就有过节贴春联的习俗,到了清朝时期,对联文化更是炙手可热,甚至有人把清朝的对联和唐诗宋词相媲美,足以证明清朝对联的强大之处。
历史上留下来的千古绝对有很多,甚至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对联,背后都有一些小故事,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有的人会说,对好一副对联其实没有什么难度,无非就是掌握好词汇量,并且对对联是有规律可循的。
比如雨对风,天对地,春花对秋月,短木对长舟等等,其实这样对对联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毛病,但是缺少了几分意味,是一种机械式的重复。而一副标准的好对联,首先是语法过关,最主要的还是在意境上高人一筹。
就好比《红楼梦》中就有很多对联,其中的一副对联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对联充满了哲学辩证的思维,告诉我们一件事如果是真的,但是经过很多人的作假后,真的也变成了假的,而一件假的事情经过大家作真后,假的事情也变成了真的。
后一句的“无为有处有还无”更厉害了,说的是无变为有的地方有也就无了,有的时候看似得到,其实就是在失去,很多东西失去了,其实也是一种得到。这副对联道尽了红楼一书,也堪称是一副经典的绝对,里面意蕴悠长,引人深思。
本期就和大家说一则清朝对联的小趣事,上联是“两个荷包蛋”,换做是你,下联应该如何应对呢?
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大才子李调元任职广东学政,在任职期间,他一边工作,一边收集当地的民歌民谣,并且进行了大量的采风工作。
四处有一次,李调元路过一个小吃店,肚子饿了就坐了下来。李调元四处观察,发现这家店刚开没多久,生意很不好。店主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伯伯,平时走路都不方便,更别说去上街招揽生意了。
大才子李调元于是就想给这家店写一副对联,他铺好了纸,研好了墨,刚要下笔写出上联,老伯伯这个时候给他端来一碗荷包蛋,请李调元趁热先吃。李调元一时走神,就在纸上写了五个大字:“两个荷包蛋”。
李调元写完后哈哈大笑,责怪自己怎么写了这个,但是转念一想,不妨以此作为上联,但是下联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老伯伯见状,赶快拿来一张万年红的纸,并且对李调元说:“老朽这里有一张万年红,那么下联就对一张万年红吧!”
李调元一想,上联是“两个荷包蛋”,下联对“一张万年红”,对仗工整,而且又是即兴对联,可以说是对得很好了。于是就把这副对联悬挂在门外,以此来吸引顾客。
过了几天,人们纷纷听说大才子李调元曾给这家小店写了一副对联,纷纷前来观看李调元的墨宝,人们来到这家小店,自然不会空着肚子回去,自然要吃上“两个荷包蛋”了,一时间小店生意越来越红火,后来小店干脆起名叫“荷包蛋店”。
如果上联是“两个荷包蛋”,你能对出有意思地下联来吗?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