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

上周,有幸去河北衡水参加了第十九届全国检察文学笔会,聆听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作家何家弘,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广播电视台广播剧创作室副主任吕卉的讲座,并作了题为《历史是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的发言。今天是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40周年纪念日,特地把这篇发言稿发在这里,希望这40年的日子不要被忘却了。

何家弘

关仁山

吕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黄火青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标志着被彻底砸烂的人民检察机关从此开始恢复重建。40年来,人民检察机关走过了辉煌的发展路程,也为检察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一、40年检察工作历程为检察文学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

检察机关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恢复重建的。检察机关的恢复重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40年积淀的“法律监督”职业精神恰恰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用历史作镜子,观照今天,无疑是正确认识检察精神的好方法。

去年3月开始,我连续写了10篇“检察旧事”系列回忆,用浙江检察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案件说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光荣传统,受到检察机关内外的欢迎。去年我还和我的大学同学一起,发起了“我的高考”征文,然后编印了《120个回望——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一书,在出版界受到较高评价,被媒体持续关注。

历史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值得文学写作的素材。检察机关历史不长,但很珍贵,需要我们珍重,更需要我们发扬光大。而根据历史创作虚构和非虚构文学作品,恰是我们大有可为之处。

二、40年检察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无数检察官是我们检察文学创作最好的生活原型。

在30多年的检察工作中,我认识了无数检察官,从最基层检察院的普通检察官到最高检察院的高级检察官,这些同志和朋友都是我的人生导师,给了我书本上学不到的人生教诲。比如铁骨铮铮、至刚至强的温岭市检察院检察长毛庆祥,比如充满政治智慧、敢于斗智斗勇的宁波市鄞县检察院检察长朱琦,比如充满新时代青春气息的最美检察官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公诉科长许航。他们比虚构人物更真实生动,感人肺腑。写好40年来的检察官群像,是我们这些检察文学工作者的责任。

认识历史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前行。新时代检察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包含向历史的深入开掘。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年的浩瀚史料远没有被我们充分利用。希望这些史料能在新时期检察文学的创新发展道路上起到重要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