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的传奇母亲:出生即遭遗弃,成年委身兄长,生下6子2女,一个比一个优秀!
传奇母亲:郎中收养的弃婴,委身四哥生下6子2女,一个比一个优秀!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年一期的会试在京城如期举行,正是在这届会试上,两赴会试的湖南人曾国藩终于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
与曾国藩同科登第的还有个名叫李文安的安徽人。李文安年长曾国藩10岁,是合肥乡下郎中李殿华的四儿子。李殿华也是个读书人,但是,他考试总不顺利,科场屡次失意,后来就在家设馆教教学生和孩子读书,把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家中虽有几亩薄田,但是,收成不好的年景,日子过得就很紧张。他有个孙子后来还念念不忘当初的贫困:“前吾祖父穷且困,至年终时,索债者如过江之鲫。祖父无法以偿,惟有支吾以对。支吾总非长久之计,即向亲友商借,借无还期,亦渐为亲友所厌……”
李家的日子过得虽然非常窘迫,但是,李殿华的科考梦却不死,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立志让儿子实现。李殿华膝下有四个儿子,为了将儿子们都培养成材,他不惜工本地请来科场高手当家庭教师,助儿子们攻读、备考。
这样一来,家里的经济就更难以为继了。为了解决家人的温饱,李殿华教书之余,还为乡亲们把脉诊病。兼职从医后的李殿堂,常常要出门出诊,有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个被人遗弃的小女孩,他一时心软就捡回了家,不仅替她医治好伤病还收留她做了养女。但遗憾的是,虽然救下了女孩一条命,但是却由于出天花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女孩的脸上留下了许多麻点,丑陋不堪。
李殿华自己有四个儿子,加上这个捡回来的女孩儿,也就儿女双全了。家中自从多了个小妹妹后,兄妹五人相处得非常融洽。只是,由于李家太穷,儿子太多,儿子的婚姻大事很难解决。前三个儿子都勉强成家了,只有老四李文安还一直单着,有女儿的人家都躲着李家,怕跳了火坑。没办法,李殿华这才做主,让四儿子李文安娶了“小女儿”李氏。
李文安是个孝顺的孩子,因了父母之命不可违,只得答应迎娶“妹妹”。于是,李氏就成了四哥哥的妻子。李文安在兄弟中排行最小,从小身体很弱。别人家聪明的孩子4岁就开始启蒙了,他到8岁才读书,到了13岁,别人都有考上秀才的了,而他才读完“四书”和“毛诗”。
婚后的李文安,因为有了妻子的倾心照顾,更是专心读书,日有进步。晚慧的李文安,读书很刻苦,终于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年已33岁的李文安才以优廪生中道光甲午科举人。四年后,又与曾国藩一同考中进士。李文安是合肥李家有家谱记载的前七代人中,惟一的一个进士。
说起晚清的合肥李家,那可是名震天下的,因为,除了出了个李文安外,李文安的儿子中还出了两督抚。其实,合肥李氏的祖上本为江西湖口人,本姓许,明末避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子慎所给其为嗣,才改姓李。其后,李家世代耕读为生,可是,生活却一直没得到改善,直到李家高祖时期间,李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过上了能自食其力的温饱生活。
到了李家祖父辈,因家有几亩薄田,其祖父李殿华这才有机会专心读书,但是,却科考失利。俗话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无缘仕途的李殿华除了一心读书教子之外,还是闻名乡里的一名郎中。正是因为成为一名四处出诊的乡村郎中,这才成就了一段令后世艳羡的传奇姻缘。
李氏婚后与李文安的感情相当亲密,先后为李家生养了六子二女。六子分别为:李瀚章、李鸿章、李鹤章(曾任甘肃甘凉兵备道)、李蕴章(追随李瀚章,办理军饷,税务厘金,后以残废之身居家不出)、李凤章(以功加按察使,总理江南机械局事、两江营务等)、李昭庆(累功至记名盐运使,死后赠官太常寺卿)。另有二女,长女配记名提督合肥张绍棠,次女配江苏候补知府合肥费日启。
李氏的子女中,声名最著的就是长子与次子,其中,长子李瀚章历任湖广、四川、两广等地总督;次子李鸿章开更是闻名于世的“强人”,系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历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封一等肃毅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是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李鸿章的母亲,自入李家后,能奉俭约,辛勤操作,拮据经营,事舅姑婉顺笃敬,深受家人敬重。李瀚章、李鸿章兄弟身居高位时,其母李氏率家人守寒素家风,以俭不改。人有急难事,则倾囊济助。对子女管教甚严,儿辈每迁一官,训以致身报国,以盈满为诫。李氏享年83岁,疾终湖广督署。1909年赠一品夫人,晋封一品伯夫人。李鸿章的母亲虽然出身寒微,但是,为人善良、正直,对于子女家人管教特严,可谓近代成功母亲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