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的下一个问题:磁感应还是磁共振?

一鸣网特别报道(Johnny):对于共享充电在共享经济领域的火热,一鸣网所持的一个基本观点为:充电的确是一个需求存在,但关于充电宝能否成为解决这个需求的产品,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问号主要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崛起和成熟。

在前几周,一鸣网发表了一篇关于采用一种基于Qi标准的磁感应技术来提供无线充电服务的项目,主要面向B端的餐饮商家。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消费场景强烈,而且固定在台面占用空间较小,最主要的是安全便利使得其很容易成为餐饮品牌向消费者提供的一种附加服务。目前他们已经取得了麦当劳等餐饮品牌的合作资质,下一步计划在全国铺设40万台左右的充电设备。

基于Qi标准磁感应无线充电配置场景

当然也有必要来普及一下关于无线充电的技术标准。当前市场中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有三种:电磁感应、无线电波和共振作用;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有四种:Qi标准、A4WP(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标准、PMA(Power Matters Alliance)标准、iNPOFi技术。(备注:在CES2015大会上,A4WP与PMA两大阵营宣布合并为AirFuel)

而A4WP与Qi的“电磁感应技术”有所区别,但这两种技术各有千秋。前者传输效率可能较低,但可以实现稍远距离的无线充电。后者需要近距离接触,例如将手机放在一个底座上,不用接线就可以通过感应充电,但这样充电效率较高。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基于磁感应技术的产品成本较低,而目前直接适配A4WP标准的终端设备还不存在,需要提供支持配件方可使用充电服务。

因此关于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们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两种技术的选择。一鸣网以此为出发点采访了行业的另外一家企业——微鹅科技。微鹅科技是国内第二代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的极具名气的公司(产品是参考国际无线充电联盟A4WP的Rezence标准),其独立研发的Wi-Po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现已获得三十多项核心专利。微鹅科技采用的第二代高频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使得充电距离达到了50mm,有效充电面积也提高了25倍,可实现一对多充电,且产品已通过FCC认证。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微鹅科技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的商家配置场景

CEO余峰为我们解答了关于主流技术的选择疑惑,他表示: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主要基于两个应用领域:小功率(几十瓦)的消费应用场景和大功率的工业应用场景(例如电动汽车)。针对微鹅来讲,其主要是基于消费类的电子产品选择和磁感应技术的不自由的考量(Qi标准的磁感应技术充电距离只有5mm,充电面积也很小,只能采取一对一的充电方式),所以选择了磁共振技术来切入。至于未来的终端设备到底会支持磁感应技术多一些还是支持磁共振技术多一些,是建立在技术的成熟度和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这些依据之上。

微鹅科技CEO——余峰

对于目前市面上并没有直接支持磁共振技术的终端设备的问题,余峰则否认了会成为微鹅科技拓展产品的阻碍一说:“任何一个技术都会经历从产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微鹅便是处在这样的过程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微鹅是一个开拓者的角色。而且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微鹅并不是在抢夺当前的存量市场(以Qi为标准的磁感应技术),虽然磁感应技术存在已久,但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因此大家是站在同一个市场面前,而这个市场是全新的。”

微鹅科技的产品构成

值得一提的是,无线充电技术被业界公认会成为未来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当前火热的共享充电项目,微鹅科技CEO余峰也向我们发表了看法,他们刚刚与致力于共享充电的来电科技达成了战略合作。余峰表示:“充电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需求,共享充电宝在这个需求的解决上有它的用武之地。无线充电和充电宝最后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但二者的技术实践路线区别很大。在小场景共享充电方面,使用充电宝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接受程度都比较低,因为充电宝技术含量较低,且需要充电;但是使用无线充电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除了在科技感和体验上更好意外,它科技实现与场景的完美融合。除了与来电合作,我们现在也在招募城市合伙人为大家的出行充电一起努力。”

目前微鹅科技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面向B端来输送产品和技术,对于在未来会不会直接将产品推向C端的考虑,余峰表示:“微鹅科技还是一家以技术驱动的公司,我们清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不能因为C端的利润营收高就切入我们不擅长的领域。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一鸣网文章同步平台

艾瑞丨百度百家丨蓝鲸TMT

微博丨界面丨UC号丨品途网

网易媒体开放平台丨搜狐公众平台|艾瑞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