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美军装甲兵创始人,一生战功赫赫,却在二战后离奇死亡

他是美国久负盛名的一代猛将,一战二战的欧洲都留下他浴血奋战的英勇身影;他是专一痴情的模范丈夫,与妻子相敬如宾,对妻子言听计从;他是美军中的铁甲先锋,曾经不可一世的德意联军最终在他手上灰飞烟灭;他性情暴躁为人率直,因殴打士兵、得罪同僚,险些葬送自己的仕途;他又是令人惋惜的悲情英雄,战时生龙活虎、所向披靡,战后郁郁寡欢、离奇死亡;那么他到底是谁?他在二战中又有何功劳?为何他的赫赫威名反超那些军衔更高的盟军将领呢。

1945年12月9日中午时分,海德堡发生一起车祸—一辆大卡与轿车凯迪拉克相撞。在这场车祸中,轿车司机和另他二人均无大碍,惟有一位老将军头部受伤、血流不止。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了数天后,最终于21日,不幸因肺水肿和心衰竭在睡梦中去世,享年60岁。按照他“与我的人埋在一起”的遗愿,这位将军被葬在卢森堡哈姆区美军公墓,完成了与第3集团军6000阵亡将士永眠于此的遗愿。这位将军的墓志铭文非常简略但又不乏赫然:乔治·巴顿 ,第三集团军上将,军号02605 。

将门虎孙,天生军人

1885年11月11日,小乔治·史密斯·巴顿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加夫列尔,这是一个军事世家,巴顿的曾祖父是一位准将,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他的祖父参加过南北战争,战死沙场。他的父亲在经过刻苦努力后,成为一名律师,并与豪门缔结婚姻,开始跻身上流社会。中国人常讲“将门有将”,可能是曾祖和祖父的骁勇基因太过强大,幼时的巴顿就对战争充满向往,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能与先祖平分秋色。

1903年,巴顿考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一年后入西点军校实习。与校友麦克阿瑟一样,巴顿特别热衷于军事历史的阅读,对于亚历山大、拿破仑等著名军事人物的事迹,他如数家珍、了然于胸。不过与麦克阿瑟不一样的是,巴顿的外语和数学成绩不佳,还被迫留级一年,最终于1909年顺利毕业。1910年,26岁的巴顿少尉与马赛诸州纺织巨头的千金比阿特丽斯·艾尔小姐喜结良缘。

初露锋芒,崭露头角

巴顿骑术精湛,着迷剑术,并根据法国军刀自制新式“巴顿剑”,在美军中有“第一剑客”的美誉。就在巴顿整天无所事事之时,1916年3月9日,比利亚率领的一支墨西哥农民武装袭击了美国边境小城哥伦布。美国军方高层任命潘兴将军为军事主官,武装进军墨西哥,巴顿有幸追随将军,并成为潘兴的副官。这是巴顿第一次参加实战,而且在战争中,还将墨西哥农民军二号人物击毙,由此崭露头角,晋衔一级,成为中尉。

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加入一战。此次潘兴再度为帅,率领美军远渡重洋,赴欧作战,巴顿依旧是副官。巴顿的个性自然不很适合副官这个岗位,他渴望到前线真刀真枪和德国人较量一番。潘兴看着这位心爱的下属,马上给出了回复:要么到步兵当营长,要么负责组建装甲部队。见上司给自己出了这么一道两难选择题,巴顿犹豫起来,因为他的内心想法是想当骑兵。不过见长官那不容更改的态度,巴顿妥协了,当务之急是如何抉择。为此,他满怀诚意地给自己的岳父去了一封信,请求给予建议。收到女婿来信的艾尔在回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一名和平主义者,对于战争一窍不通,但是你应该选择那种对敌人打击最大,对自己伤害最小的兵种”。巴顿收到来信,豁然开朗。于是美军诞生了第一支装甲武装。

巴顿训练的坦克由法国提供。早期的坦克性能欠佳,不但没有减震,连通风降温降噪装置也缺乏,此外内部光线昏暗,坦克工作人员甚至通过肢体动作传递命令。为了让所有坦克手都能熟练操作坦克,巴顿往往大汗淋漓、不辞劳苦、用心教授。苦不堪言的坦克兵起初还非常不满,但当大家看到他们的上司更加辛劳时,所有对巴顿本人的抱怨也就烟消云散了。

1918年9月,圣米耶勒战役和马斯一阿贡纳战役打响。巴顿指挥这支装甲部队冲向德国防线—兴登堡防线。这个防线由德国陆军元帅兴登堡和军事奇才鲁登道夫大将修筑和镇守,可以说固若金汤、坚不可摧。但是巴顿带领他的部队还是取得了辉煌瞩目的战果,尽管如此,战后他却受到罗肯巴赫准将严厉的批评,因为巴顿的鲁莽行动暴露了美军拥有坦克的秘密。11月11日,一战结束。巴顿在欧战中刚刚开始大显身手就被迫偃旗息鼓了。

岁月静好,孤立海外

美国的地理环境非常优越,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因此华盛顿和亚当斯这些国父在立国之初,就定下了“孤立主义”的基调,即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因此美国政府也就用不着花费巨资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事力量。

由于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和拒绝加入国联,美国又退回到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的老路上来。1920年6 月,《国防法案》出台了。它规定陆军定额是28万人,两年之后,其定额锐减至12.5万人。最令巴顿伤心的是,坦克兵失去了存在的法律依据。该法案规定,坦克兵配属步兵,不再作为独立的兵种存在。除此之外,陆军大幅裁减。陆军参谋长佩顿·马奇将军由上将降为少将,包括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都被降衔留用,更有数千名正规军军官被迫宣布退役。

风云再起,角逐北非

回到美国的巴顿,一直致力于坦克的研究,对于政府削减坦克军费的决议非常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在其后近20年间,巴顿的军旅生涯枯燥乏味。直到1939年9月二战爆发,巴顿才迎来命运的转机。这时已55岁的巴顿经过长时间积累,在军事理论和作战经验方面都达到极为成熟的高峰。而且巴顿的军事才能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马歇尔认为他是能在战场上战胜快速机动的德军的优秀将才。1940年7月,马歇尔批准组建装甲师,巴顿受命组建一个装甲旅,并被晋升为准将。同年,巴顿被任命为第2装甲师师长,并晋升为少将。

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德意日等国宣战,至此,美国正式加入反法西斯同盟,成为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主力担当。1942年1月,巴顿升任第1装甲军军长。11月,巴顿率领美国4万多名官兵横渡大西洋,在法属摩洛哥海滨登陆,正式与英军合作,参与对北非德意联军的围剿。

1943年3月5日,巴顿临危受命,被调往突尼斯接任被隆美尔击败的美第2军军长。第2军的兵员多半是刚刚入伍的新兵,纪律涣散,战斗意志不强,缺乏战斗经验。巴顿认为一支缺乏训练,没有纪律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所以从到达第2军的那天起,他便全力以赴地整顿军纪,以此增强官兵的战斗士气,改变新2军整体精神面貌,例如他要求全体官兵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头戴钢盔,保持战斗状态,禁止在兵营宿舍张贴女明星画报;定时开饭,过时不候等等,经过这一系列整顿之后,等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再来视察时,已经认不出第2军了。

3月17日,面目一新的美国第2军向德军开始对德意军队发起进攻,一路猛攻猛打,进展神速,很快与英军在突尼斯北部完成了对德军的合围。5月13日,滞留在突尼斯境内的25万德意联军外无救援,身处绝境,只得向兵强马壮的盟军投降。巴顿因功晋获中将军衔,升任美第7集团军司令。

横扫意军,居功至伟

就在巴顿担任摩洛哥总督的1943年1月,盟国在卡萨布兰卡召开重要会议。罗斯福与丘吉尔等领导人在会上经过反复磋商,决定突尼斯战役结束之后,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作战,继而攻占整个意大利,瓦解轴心国集团军事力量。

1943年初,西西里岛轴心国的军队共约255000人。它包括9个意大利师和2个德国师。在西西里岛部署有德军第15装甲团,东面是赫尔曼·戈林装甲师,拥有100辆中型和重型坦克,还有60门大炮。意大利的2个军9个师分别守卫岛的东、西部。第6集团军司令古佐尼将军统帅着岛上的所有驻军。西西里战役是英美盟军进行的首次联合海岛登陆战,其意义重大。为了平衡美英军将领的指挥权,艾森豪威尔特别授权英军将领蒙哥马利为此次战役总指挥。

战役之前,英国还精心炮制了一个完美的间谍骗局“肉馅计划”,在成功迷惑住希特勒之后,1943年7月9日,盟军突然发起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战役爆发后,巴顿率美第7集团军迅速登陆,然后马不停蹄,一路向前猛冲,荣誉感极强的巴顿决心和蒙哥马利进行一场进军赛跑,看谁率先解放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在巴顿的驱策和指挥下,第7集团军像离弦之箭,快速向巴勒莫推进,甚至都顾不上俘虏意大利士兵,而让他们到指定地方集合。此次战役,巴顿不仅抢先一步占领巴勒莫,还在随后的战斗中拿下了墨西拿城。可以说巴顿的赫赫战绩让此次战役的总指挥蒙哥马利将军颜面无光,他争强好胜的性格和无视盟友自尊的行为也埋下了两人此后长期不和的种子。

巴勒莫战斗使巴顿举世闻名,单从战术角度上来讲,这是机动战役的典范,巴顿不愧是坦克作战专家、美军坦克兵种的创始人之一。在这次战役中他合理地使用了坦克,步坦协同几近完美。对于巴顿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艾森豪威尔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评价:“他的迅速行动很快使敌人只剩下墨西拿一个港口;它挫伤了庞大的意大利军队士气,并且使巴顿的部队能够由西部进攻,以打破东线的僵局。”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就在巴顿风光无限的同时,有一件事却让他的仕途险些断送。巴顿有个习惯,他很喜欢到后方医院看望受伤的士兵,以此鼓舞斗志。1943年8月3日,巴顿乘车到第15后方医院,这是个帐篷医院。在视察中,他发现一名“伤兵”身上并无伤痕,盛怒之下,就粗暴地打了这个叫“查尔斯·库尔”的士兵。性情耿直的巴顿当时肯定意识不到这个鲁莽举动将会给他带来何等严重的后果,很快打耳光事件见诸报端,在被记者大肆报道渲染一番之后,美国军界和盟军上下舆论哗然。面对汹汹群情,艾森豪威尔只得暂时解除巴顿的职务,让其停职反省。

二战终结,将星陨落

根据1943年“德黑兰会议”决议,英美盟军将于1944年5月在法国大西洋沿岸开辟“第二战场”。赋闲多日的巴顿在1944年1月,到英国就任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虽说官复原职,但是这个司令在相当一段时间并无用武之地。身处加莱的巴顿将军,指挥着一支其实并不存在的军队,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迷惑误导“大西洋壁垒”的德军重兵集团。

6月6日,“霸王行动”实施,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巴顿指挥第3集团军被迫接受自己老部下布雷德利将军的指挥;8月,进入布列塔尼半岛和法国中部。8月25日,解放巴黎。为了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红军,希特勒孤注一掷,于12月16日,在西线战场发动了阿登战役,企图败中求胜,咸鱼翻身。战役仅仅一天,也就是17日,猝不及防地美军第106师的两个团7000多人投降德军。事态紧急,盟军最高指挥部急调美军第82和第101空降师火速增援。

1944年12月22日,稳操胜券的德军交给坚守巴斯通的美军第101空降师一封劝降信。第101空降师代理师长麦考利夫准将也是一位个性十足的将领,对于德国的劝降信他不屑一顾,在回信中只回答了一个字:“Nuts”(这是美国俚语,可译为:有病吧)。性格粗鲁、满口糙话的巴顿对麦考利夫这句简短有力的回答非常欣赏。从19日接到驰援的命令起,巴顿就率部猛冲猛打,克服一切险阻困难,最终成功解救出被围困在巴斯托涅的美军。

当时间进入1945年,欧洲战事就接近尾声了。在东线苏联红军的配合下,1945年3月起,巴顿率领部队突破德国“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进至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边境;4月,晋升为四星上将;5月9日,对德战争结束。10月,任第15集团军司令;12月21日,因车祸不治在德国海德堡去世,享年60岁。为了纪念这位二战美军名将,西点军校特别塑造了一尊将军的雕像,这尊雕像至今仍然伫立在军校图书馆门口。

名将风采,死后成神

巴顿将军早年浑身上下充斥着“西部牛仔”气息,他非常钟意到骑兵部队服役,但是坦克的发明,直接导致骑兵兵种的最终没落,促使与时俱进的美军最终废除骑兵,建立适应机械化战争需求的装甲部队,巴顿也因此有幸成为美军中第一个坦克手,美军的“装甲兵之父”。

巴顿和隆美尔一样,都是情感专一的新好男人,他们对妻子非常忠贞,与其他女性习惯性保持泾渭分明的感情界限,因此他们也都婚姻美满、家庭幸福。这也就使得他们有更多的精力致力于自己的专长,丰富自己,磨练自己,锻造自己、成就自己。

巴顿虽然狂傲不羁、容易冲动,但是爱护士兵,本人又能以身作则,亲身垂范,严于律己,从不揽功,因此在手下官兵中,享有崇高威望,士兵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老头”。他曾对副官说“凡是受伤三次的士兵,就赶紧送他回国,因为他已经尽到了对国家的义务”。巴顿的军队是美军在战争中伤亡最小的部队。他的制胜之道就是用自己骁勇尚武的性格影响整个部队,把所部官兵变成战争机器,继而消灭敌人。

巴顿之所以有超过祖上的荣耀,除了自身军事素质过硬之外,还和众多“伯乐”对他的赏识和提携密切相关。例如马歇尔在一战中就和他相识,并对巴顿的骁勇善战非常欣赏。二战爆发时,当美军需要组建坦克部队时,马歇尔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巴顿。另外陆军部长史汀生也和巴顿有良师益友的亲密关系,他对巴顿以后的发展影响巨大。还有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此前其实一直都是参谋,还给麦克阿瑟当过6年的副官,但是艾克真正的本事不是打仗,而是高超的外交水平和领导的协调才能,他对巴顿始终怀有敬意,并对巴顿性格中的缺陷给予最大程度的包容,这也是巴顿能在二战欧洲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当然对巴顿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军第一个五星上将潘兴,他是巴顿崇拜的军事偶像,正是因为他,巴顿才有幸成为美军中第一个坦克手,成为美军的“装甲兵之父”。

巴顿是一个天生的职业军人,他对战争指挥艺术的热衷和对战场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美军诸将中可以说无出其右。就如同他的上级所说:“在和平年代,巴顿很可能成为捣乱分子”。不过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性格和偏好,才使得巴顿成为美军中不可多得的骁将,巴顿的传记作家曾这样写道:“巴顿将军的辉煌战功让其他美军将领肩章上的将星黯然失色”。

不过缺乏自制力和偏激的性格成为巴顿向上发展的阻碍,例如“打耳光事件”就成为他军事生涯中难以尽去的污点。还有就是在英美盟军协同作战过程中,锋芒毕露的性格使得他得罪了很多人。他不像艾森豪威尔那样富有远见、深谋远虑。他完全不考虑美军其他将领和英军的民族感情,致使他和布雷德利、蒙哥马利等人关系不睦。后来和朱可夫等苏军将领更是难以相容。因此综合评价巴顿将军的话,我觉得他是一位性格耿直、不谙政治、英勇善战的血胆将军。

行文至此,再罗列两句巴顿的名言作结,让我们最后领略一下这位美国名将的不俗风采。

在战斗中,不要让恐惧左右自己,所有指挥官在适当的岗位,都要做到身先士卒。

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枚子弹击中死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