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娜)马帮、驮队,马脚子铸造了正东灯盏坪昔日的繁荣与辉煌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历史记忆的灯盏坪 (下篇)

文/许娜

全国传统村落灯盏坪历史悠久,十分热闹。明清时有一百多户人家在此居住。因为当年古道上的驿站,所以自明时就形成街场,并不断吸引了八方商贩来此开店、摆摊做生意。

每逢农历“二、五、八”赶场日,灯盏坪街场上卖日需用品的、农副产品的、看风水八卦的、跑江湖卖打打药的、演杂耍玩把戏的、测字算命的、舞猴戏爬杆的,五花八门,无所不有,把窄小的灯盏坪街场挤得处处热闹,连叙永城中的商贩们也吸引了过来,抓住商机临街摆摊设点卖货物。

同时,地方管治机构、治安巡查等也都应运而生,三教九流在此发达兴盛,加上过往驿站的苦力、马帮、驮队、马脚子(赶马人),灯盏坪出现少有的繁荣,天南海北各式各样人到此交汇,活脱脱一幅鲜明“清明上河图”缩影在乌蒙大山中铺展,成为山中远近闻名的热闹集市。于是,栈房、饭铺、寺庙、娱乐设施等就越建越多,更趋壮观。杀猪、宰羊、宰牛、服务、餐饮、娱乐样样齐全。搭台唱大戏、赶庙会、扯场子卖狗皮肓药,形形色色,灯盏坪热闹得如同城里的街市。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里的庙会。据当地人讲,灯盏坪有一次做“庙会”搭台唱大戏,连续唱了一个多月,围观者计以上万,寺庙香火堆成小山,连叙永城县太爷都坐着“滑竿”来了,善男信女们自不用说,争先恐后,纷沓而至。听老人讲,这里菩萨很灵,所以寺庙香火旺盛,一年四季香客络绎不绝,经常都做庙会。

灯盏坪的“庙会”兴隆,老辈人谈起眉飞色舞,如数家珍。其实,灯盏坪街场上并不宽,在山道两边不足3米,从山路山脚到山顶中间有二处稍宽且平的地方,形成八个广场坝,分界出下街、中街、上街。广场坝一个约300米宽,小贩在此摆摊交易货物;一处比前稍宽些,即亮大灯盏的地方,这是集市中心,搭台唱戏、集会都在这里,庙会这里最热闹,茶馆、酒楼、栈房全是灯盏坪最好的,自然形成灯盏坪集市中心点。

从中街往上的上街,明代修建了二圣宫,香火很旺;往下的下街立阿弥陀佛,敬香参拜人也不少。中街建城隍庙,立灯竿。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高挂灯竿上的数盏风雨油灯将四野全街照得明明亮亮,次日晨辉方灭灯。灯下挂三把龙泉剑,斩妖除魔镇山,保佑风雨调顺,土乐人安。

推荐阅读:

(赵光裕)永岸的盐运

(孙元蓉)奢香故里火把节

(徐万琪)从“幽”“奇”“秘”看水潦洞窟

随着朝代更替变幻,历经风雨飘摇的灯盏坪驿站、庙宇、菩萨、街房、灯竿巳经消亡,唯有石碑依然挺立昭示后人这里曾有过的热闹繁华。

自从修通公路,道改他处,物资不再肩背马驮辛苦行走古道运输,灯盏坪就衰落了。又随正东镇、古蔺箭竹坪兴起集市,到灯盏坪赶场的人就没有了。商店关门,住户搬迁,驿站冷清,只有古道过去的钉拐耙痕、马蹄印迹寂寞地躺在古道上。

有的地方长了青苔,院落无人打理变得破破烂烂,穿逗木架房屋在风雨中破损,虽有部分房屋、吊脚楼、寺庙依然遗存,但原来近二百户人家现在就只剩下十多户还留守在这里,守着祖宗留下的房屋生活,有条件的都搬到交通方便的地方了。

尽管仍是“大尖子”山这片土地,但毕竟不住在这里,房屋因年久失修破败。一度热闹兴旺的灯盏坪不再有过去的人气,过去的街场热闹,所有一切都在岁月风雨中无可奈何地飘摇陨落了……

灯盏坪衰败了,然厚德淳朴的民风没有变。有客来到,留在这里的住户们开门迎客让坐,敬茶端水,亲切交谈,如亲如故,似春风缕缕,温润着客人们的心脾。留在历史记忆里往昔灯盏坪,现改名永兴村,即怀旧、永远兴旺之意,它刻在了人们的心中。党和政府也十分关心这个传统古村落的发展,拨款重新修补古道,修补破损街房,民众集资重建庙宇,复还这里旧时模样。

那些倒塌、破损的明清建筑房屋、吊脚楼、商铺、马房、店房、栈房、四合院等,都一一登记造册,进行维修保护。伴随叙永古蔺高速公路畅通、叙大铁路、309省道等齐聚大尖子山,灯盏坪又将再次迎来古老风貌与现代文明结合的乡村靓丽风光,温暖正东镇,温暖叙永城。

全国传统村落灯盏坪,当年盐马古道风貌永存民众心中;全国传统村落灯盏坪,当年古景古风永存民众心中。美好的记忆,悠久的历史,觅古寻今,都值得去游览参观。她留在老辈人的记忆里,更留在今天人们的记忆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