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勋章造一堆,德军很少发,为何二战德军高级将领的功勋很少?

勋章是军人的荣誉象征,是国家对军人战功的肯定,彰显了受勋者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德军的勋章以做工精良著称,极具收藏价值。一些盟军士兵在俘获德军之后,会留意他们的军装上有没有铁十字或者马耳他十字。趁长官没注意再一把薅下来占为己有。

但是跟苏联将领比起来,德国将领的功勋实在太少,“装甲军之父”古德里安获勋13枚、“沙漠之狐”隆美尔找得到记载的是4枚。反观苏联,朱可夫元帅生前的军装礼服被俄罗斯中央军事博物馆收藏,作为镇馆之宝。这件战衣上足足挂满了61枚勋章。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一生获勋共104枚,至今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这些勋章挂满军装足以构筑一面金属防弹墙。此人执政之后,每隔十年大寿,都会给自己发一枚“苏联英雄”勋章。

一、传承百年的“铁十字”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还得从德国战功勋赏制度说起。

1813年,在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带领下,普鲁士发起了反抗拿破仑统治的战争。期间,威廉三世提议设计一款勋章,以表彰战功,展现德意志民族的骄傲和荣誉。古典艺术家申克尔委受重任,并以条顿骑士团的十字架为参考基调,设计出了铁十字勋章。

铁十字勋章起初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大铁十字勋章。1813年版大铁十字的获得者是布吕歇尔将军。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勋章停止颁发,直到1870年普法战争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恢复颁发。和平时期不设勋赏。

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根据德国传统,希特勒重启了铁十字勋章颁发计划,推出1939年版铁十字勋章。

这一版本的勋章取消了王冠和标志皇室的字母,背面刻字1813,正面1939。并且多了一个全新的等级———骑士铁十字勋章。

除了“铁十字”系列勋章之外,德国还推出了一系列纪念性质的勋章,授予参加过特定战役的有功之人。比如参与入侵苏联,并且熬过第一个冬天的负伤、立功者,可获得“冻肉”勋章。吞并某某国家之后,将领们会被授予纪念勋章。其他的还有反游击勋章、服役资历勋章。

二、不够完善的勋赏制度

德国的战功勋章属于临时政策,仅在战争时期实行。这使得该制度只能在战时修改补充。

德国勋章体系存在一个断层,就是铁十字之下没有任何表彰战功的勋章可以授予。这一问题在二战时期越来越突出。铁十字的门槛太高了,很多人有立功,但功劳在二级铁十字之下,所以无勋可授。

为了让这部分人有勋可赏,纳粹政府在铁十字之下设立了以马耳他十字为外型的“战功十字勋章”,分两级,有带剑和不带剑的版本。

物以稀为贵,任何一套勋章发太多了都会导致其价值的缩水。为此,德国在战功十字勋章之下设立战功十字奖章,铁十字勋章之上设立骑士十字勋章。把战功勋赏分得更细,使其结构更完整。

至此,德国的勋章体系才得到完善,可这时候已经1944年了。相比之下,同时期的苏联勋赏种类多达20种,面面俱到。

纳粹德国实行勋章等级累进制,先获得二级,才能进阶一级。“骑士十字勋章”可以依据战功表现升级为“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同一个人同一款勋章一般不会被颁发两次,除非此人被授予过1914年版本的铁十字,在二战后会再授予一枚1939版本的。

但在苏联不同。朱可夫元帅一生获得的勋章当中,重复授予的包括金星勋章4枚、胜利勋章2枚、列宁勋章6枚、红星勋章3枚。

并且德军的勋章佩戴和苏联不一样。苏联将领出席阅兵或者其他礼仪活动的时候,可以把所有的勋章依据级别每排从左到右,上下多排佩戴。

但德国将领佩戴勋章的时候,只佩戴等级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几枚。比如手里有高级的“铁十字”,就不能佩戴相对低级的“马耳他十字”。一级铁十字勋章为胸章,二级铁十字勋章佩戴在制服第二颗纽扣扣眼处。大铁十字和骑士铁十字为颈饰。

三、颁发数量上的差异

我没有质疑任何一方的意思。任何一枚勋章都是战士用鲜血换来的,不是掺水的,这无可厚非,特别是作为反侵略一方的苏联战士。但苏联勋章的颁发量明显大于德国,诚然,这是两者的授发标准不同造成的。

苏联解体之后,苏联战士及其子女为补贴家用,只能把当年的勋章出售给收藏家。在加拿大著名勋章批发网站Emedal上,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白菜价的苏联勋章真品,价值低到一百多块的都有。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某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老兵现状是真的苦,二是苏联颁发的勋章是真的多。

苏联总共生产了580万枚红旗勋章,约15人7次获得红旗勋章。超过50人6次获得勋章,近350人5次获得勋章。

而德国的铁十字勋章从二级升一级并不容易,一般人只拿过一次二级铁十字勋章,拿到一级的少之又少。一级铁十字勋章仅授发30万枚。

三、战败国的末路

闻名二战的苏联将领中,有不少曾经给沙皇当过兵,他们身上的勋章历经一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二战。

并且德国的勋章无论是1813版本、1870版本、还是1914版本,都仅在战争时期颁发。即使是纪念性质的勋章,也仅在1939年之后有授。

对俄罗斯人来说,颁发勋章和阅兵典礼一样是家常便饭。即使是和平年代,每逢各大战役纪念日,都要给当年的有功之人发一两枚勋章。

与同时期的苏俄/苏联相比,德国多出了16年的“授勋空档期”。1918年,一战结束。战败的德国进入短暂的魏玛共和国时期,新政府废除了铁十字勋章,并且没有颁发其他勋章。直到二战爆发,才逐渐恢复勋章授发。

苏联人立功的机会太多了,政权寿命也比第三帝国长。战争胜利后,苏联将领除了有本国的勋章等着他们领取之外,还要接受外国的友谊性勋章。例如朱可夫元帅收过来自英、法、美、中、意、波兰在内十个国家的24枚战功勋章。

第三帝国的最高级别勋章一共12枚,由希特勒监制,全称“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比清朝赏赐的红宝石一品花翎顶戴还拗口。

这些勋章按原计划是要在轴心国完胜之后授予12名战功赫赫之人的。但第三帝国生于不仁、亡于不义,元首也没能活到亲自册封12位“铁帽子王”的那一天。最终,这一级别的勋章仅在1944年破格授予一名空军上校。

而参加过二战的德国高级将领们,没被判处绞刑的,也都已经退役,不会再有人给他们颁发勋章了。这才是德国高级将领功勋少的根本原因。

文/和平之风

参考资料:

1、《铁十字勋章》,海纳·米勒、董祖祺

2、《苏联勋章 历史的缩影 强国的荣光》,于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