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迎春的悲剧:比家暴更可怕的是,“女孩出嫁后便没有了家”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中见到预示十二钗命运的册子,迎春的册子上画的是: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诗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子系合起来是“孙”字,“恶狼”暗示孙绍祖这个人的本质,“恶狼追扑美女”正是迎春日后婚姻家庭生活的写照。

尽管迎春只是一个虚构人物,但她的遭遇也十分具有代表性。

孙绍祖固然十恶不赦,家暴固然是导致迎春之死的直接原因,但是,比孙绍祖和家暴更可怕的是,封建思想中对女性的束缚。

首先,封建“淑女”标准对女性的约束

在《红楼梦》那个百花争妍的“女儿国”里,迎春的存在感是比较低的,原因大抵是因为她才华一般、性格懦弱。

先说一下才华。大观园成立诗社时,迎春得了个副社长之位。其实这个头衔只是听上去好听,并不能代表迎春的实际才华。副社长主要负责限韵,而且限韵的方式也很简单:抓阄,或者是小丫头随便说个字便可用作韵脚。

从某种程度上说,迎春在诗社的作用是可有可无的。有一次迎春生病没有参加诗社活动,贾宝玉便说:“二姐姐又不大作诗,没有她又何妨。”

从宝玉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迎春的才华是比较平庸的。迎春日常喜爱读《太上感应篇》,喜欢跟姐妹偶尔下下围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这些若是跟寻常女子比起来,算是小有才气,但是在才女众多的大观园中,迎春这点才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像王熙凤、贾探春那样的管理、持家才干,迎春姑娘也是没有的。

再说一下性格。迎春是贾府出了名的“老实”“懦弱”。但这种个性在大家族里非常吃亏,她的“老实”经常无法顾全自己,甚至被自己的奴仆欺辱,被贾府的下人评论为“戳一针也不知‘嗳呦’一声”的“二木头”。

迎春嫡母邢夫人眼中的她,“心活面软,窝囊无能,不及探春一半。”凤姐眼中的迎春是个“不中用”的“平常货”。宝钗眼中的迎春“有气的死人,连她自己尚未照管周全。”

迎春时常看的《太上感应篇》,可以说是一本劝善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其主旨。但这本书里也包含许多封建传统观念:比如把“男不忠良,女不柔顺”视为恶行之一。迎春的思想无疑是受到这本书的影响的。

可是,墨酱要说了,女孩才能平庸、性格软弱,在封建社会却并不算什么“缺点”。认识几个字,有一点才华,温良恭顺,已经是“淑女”典范了。而且我们不要忘了,迎春长得也很美。

第三回林黛玉进荣国府时看到的贾迎春是这样的:“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墨酱最近在一个交流群里看到一个小姐妹吐槽说“现在的男生很多都喜欢袭人那样的”。究其原因,袭人是非常温柔又会照顾人的,而且以贾宝玉为尊,即便宝玉踢她一脚她依然把宝玉视为“宝”。

看到了吗,即便在2020年,年轻的男孩依然喜欢温柔顺从又没有太多自己主张的姑娘,更何况在封建时期?(并非针对袭人,姐妹们吐槽的是男生们喜欢袭人的理由。)

曹雪芹描绘出的那个“大观园”,其实是非常梦幻的,现实中有像黛玉、宝钗等人才华那么高的女子是非常少的。

至于女人管理方面的才干,必须承认,是多多少少会让男人有压力的。

总之,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迎春是符合“淑女”标准的,但这种“淑女”的标准,可以说规定了女人“出嫁从夫”,就预示着悲剧的结局。

其次,“务实”的婚姻,迎春注定不会被善待。

必须承认,迎春的这场婚姻,从贾孙两家约定之日起,就暗藏危机。

在第七十九回,对孙绍祖有一段描写:“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

孙绍祖出身武将世家,也是袭了祖上的职位的纨绔子弟,与贾府算是世交,甚至可以说孙家曾经就算再贾府的帮衬下才在官场中站稳脚跟的。

贾迎春的年龄仅次于贾元春,自然要出阁,因此贾赦就找了门当户对的孙家。而很多人认为实际原因是贾府的男人背地里干着卖官融爵的事儿,作为贾府门生,孙绍祖找到了贾家,给贾赦五千两银子让其“翻云覆雨”。可是贾赦却没有把事办成,后来拿女儿抵债了。

孙绍祖既好赌又好色,出嫁后的贾迎春相当于跳入了火坑。娶了贾赦女儿,还是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孙绍祖更是变本加厉。

在丧心病狂的孙绍祖看来,娶迎春就跟花五千两银子买个丫鬟一样,所以他有一次骂迎春:

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

当然,很多后来的读者算了账,认为贾府嫁女也有丰厚的陪嫁。真正让孙绍祖作践贾迎春的原因是落败的贾府无法帮助他升迁。

不论怎样,都可以看出,婚姻中男人务实起来是非常可怕的。退一万步说,就算贾赦欠孙家钱,可是狼心狗肺的孙绍祖还是能够把之前贾府的荣耀时对孙家的种种好处忘个干净。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迎春的婚姻悲剧,其关键症结在孙绍祖那里。但是务实的孙绍祖,的确让此事无解。

再者,嫁出去的女儿无法得到贾府的庇护

严格来说,贾府也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大户人家。可是我们想,如果贾府真的存在,那样一个跟皇室都有瓜葛的大家庭,任是别的什么人提起贾府都要生出一种敬畏之心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贾府已经败落了,孙绍祖应该也应该对贾府有忌惮之心。抛开孙绍祖关心的利益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

男人打媳妇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俗语说“打到的媳妇和到的面”,打媳妇就像和面一样天经地义,完全不违反什么道德与法律。这种事,也轮不到贾府来管。

迎春在婚后曾经几次回到娘家贾府哭诉。

第八十回,迎春第一次对王夫人哭诉婚后遭家暴受虐的情况,王夫人与众姐妹听了都难过落泪。但是王夫人却劝迎春说:“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迎春哭着说:“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苦!”这样一个向来不会和人拌嘴”的“懦弱”的迎春,竟然质疑起了命运,然而,她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与恶狼斗争的。

不知是不是出于女性的直觉,迎春接着说:“还得在园里旧房子里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不知下次还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此时的迎春已经预知自己将命不久矣。可是,没有人引起注意。

王夫人说:“快休乱说!不过是年轻的夫妻们闲牙斗齿,亦是万万人之常事,何必说这丧话。”

到了第八十一回,王夫人把迎春的情况告诉贾政,贾政也只是说:“我原知不是对头,无奈大老爷已说定了,教我也没法。不过迎丫头受些委曲罢了。”

即便我们说贾赦是不合格的父亲,王夫人与贾政不是迎春的亲生父母自然关心不够。可是,到了第一百零九回,向来最疼爱孙女的贾母,得知迎春的处境也只说:

“你回去也罢了。但是不要悲伤,碰着了这样人,也是没法儿的。过几天,我再打发人接你去。”

贾母对迎春经常遭家暴的婚姻也没有作为。

于是迎春哭着回复贾母说:“老太太始终疼我,如今也疼不来了。可怜我只是没有再来的时候了。”这是迎春死前最后一次与家人照面。

从迎春最后对贾母的话可以看出:第一,迎春对于从贾府寻求庇护已经不抱有希望了,同时她理解“嫁出去的女儿是没有家的”;第二,迎春知道自己这下彻底没有未来,只有死路一条。

迎春死时,贾母正病重,对迎春的事万分悲伤:“迎丫头虽苦,或者熬出来了,不打谅他年轻轻儿的就要死了。留着我这么大年纪的活着做什么?”

迎春每一次回贾府的哭诉,王夫人众姐妹等女眷都会真心为她悲伤落泪。直到迎春死亡,上至贾母、王夫人等人,下至众姐妹丫头,依然只是真诚地为她悲伤哭泣。

为什么从王夫人、贾政到贾母都不能对遭受家暴的迎春施以援手,甚至认为迎春遭受家暴是“没法儿的事”?第八十回王夫人的话值得注意:

这也是没法儿的事。俗语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大凡做了女孩儿,终究要出门子的,嫁到人家去,娘家哪里顾得,也只好看她自己的命运,碰得好就好,碰得不好也就没法儿。况且你二姐姐是新媳妇,孙姑爷也还是年轻的人,各人有各人的脾气,新来乍到,自然要有些扭别的。过几年大家摸着脾气儿,生儿长女以后,那就好了。

这番话代表了传统思想对于婚姻与家暴的主流看法:

①嫁出去的女儿就意味着与原来的家庭脱离了比较亲密的关系。

②家庭中男性对女性的暴力行为只是普通的家务矛盾,旁人都无权干涉。

③婚姻中女人的遭际都是命,怨不得什么人。

贾迎春之死,任何人都没有责任,无论是娘家还是婆家,甚至包括孙绍祖本人。

先别急着批判贾府的冷漠与这种“不开明”的思想。我们可以想一下,这些封建性质的无意识思想,在我们今天还有没有遗留?类似贾迎春的悲剧,在身边有没有发生?当今女孩子出嫁后,是不是依然没有家了?

贾迎春的悲剧,在今天依然有借鉴与警示意义。

当代社会虽然提倡男女平等,在法律上女性与男子地位相同,但传统观念的影响依然很深,家庭暴力还是被视为私人事务。家暴这件事儿,不仅其他家庭成员难以插手,公共权力更是难以介入。

消除家庭暴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