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明宣德炉市场前景与收藏

  真宣德炉往往声音低沉短促,赝品声音亮且有转音,甚至有时候作伪者会模仿真器的"哑音",有意将器物弄出裂痕,然而这样一来,让原本的哑音多呈现出破裂之音。

  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有熏炉、香炉、手脚炉之分。古人崇尚焚香,香炉用途极多,主要功能有三点:一是用来薰衣;第 二是书房必备之器,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为证;第三是用来供祀神佛。明代宣德年间所铸的铜炉属焚香供祀之类,是专为郊坛大庙铸造的放在祭祀案桌上的供炉,宣德炉选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朴典雅,当时就十分珍贵。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 峰时期,宣德炉的色彩丰富,它以紫红色为基调,有褐、青、绿、红、蓝、黄、白、金等数十种颜色。炉的构造由炉耳、炉身、炉足三部分组成。炉耳有:象耳、狮耳、环耳等,都成对置于炉身的两侧。有的炉不饰耳,炉身光素不作纹饰;有时还在炉身外部敲上些小块金箔。宣德炉炉壁厚重,拿在手上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款识规范端庄,大多落于炉外底部。据记载:宣德炉仅在宣德三年铸造过一次,一共5000只,以后就封炉不铸了。由于宣德铜炉名冠天下,所以后世多有仿制,但是无论怎么仿,它的颜色、铜质都与真正的宣德炉相差甚远。

  按照古人的说法,款式典雅,铜质精纯,铸造极精的明清宣德炉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炉式如果能和《宣德鼎彝谱》吻合,款识接近于明宣德瓷器的款识,则收藏价值更高。

  宣德炉最早叫做宣德鼎彝器。介绍宣德炉最主要的有三本图谱,分别是明代吕震撰《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和明代吕棠撰《宣德彝器谱》。

  文化的传承是很奇妙的,在商周时期,铜器大多为重器、礼器,到了周朝末年及两汉,铜质的礼器之用式微,逐渐转为贵 族的生活器皿。在这一大趋势下,具有实用功能的铜炉也就应运而生,它结合了宗教情操与心性修养,自上古的青铜器形式中蜕变而来,贵气、大气是与生俱来的气质,加上文人士大夫的情怀,故以独具的风格面貌展现于世人眼前。上到敬天祭祖、礼佛敬神,下到品香伴读、琴棋书画、雅事雅集等,以铜炉焚香伴左右,风雅之至。明代通俗小说《明珠缘》这样描写明末的居室:“一张天然几摆着个古铜花瓶,内插几枝玉兰海棠,宣铜炉内焚着香。案上摆着几部古书,壁上挂着一床锦囊古琴,兼之玉箫、象管,甚是幽雅洁净。”单见室内几案上宣铜炉、古书等摆设,简淡空灵,就能想到室主人的清高风骨。

  冒襄《宣炉歌注》曰:“宣庙时,传内佛殿火,金银铜像混而液。又云,宝藏焚,金银珠宝与铜俱结,命铸炉。”王应奎《柳南随笔》云:“明宣德时,内佛殿火,金银铜像融而为一,遂命铸炉。”

  宣德皇帝制此式,赐之与兵部尚书、大都督等高层军职要员,狮为百兽之 王,取其威仪以率六军之统。整器曲线优美,古朴典雅,炭火供养,使得光泽内敛,温润古朴,十分难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