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庚子年没有让人失望,持续着每逢庚子年便不太平的宿命论。疫情的来袭更像是为这场深刻的变革精心编制的导火索,一旦引燃,大杀四方。像极了一只上蹿下跳的大老鼠,漫无目的,不可约束的四处奔跑,把本来还算是井井有条的秩序撞得稀烂。更为可怕的是我们竟然很难预料到它行进的路线,无法提前设防。既然是这样,那就让一切都被打翻,一切都重建吧。即将过去的2020年带来了太多的颠覆性认知,看的我们目瞪口呆。原本稳定的认知被毫无预示的摧毁,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深思。试图能从一个个现象中找到一条发展的线索,来照亮我们2021年前行的路。
最近几乎没有写作的欲望,汽车金融的圈子变得异常的平静。然而平静之中似乎又蕴藏着一股暗流,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迸发而出。一直想从种种蛛丝马迹中找出这股暗流的方向,对2021年做一个预测。但到头来却发现了太多的勾连,想把它们梳理清楚又是谈何容易。所幸的是,这篇文章经过几次修改,还是在2020年即将结束的时候跃然纸面。整篇文章两个部分,一是对2020年汽车金融市场的回顾,二是对2021年汽车金融市场的展望。看看在202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2021年即将发生什么。如果非要用一系列的词语来给2020年的汽车金融市场做个回顾,我想这些词语都不应该被遗忘。它们分别是:供给侧改革、市场乱象整治、回归本源、金融风险处置与预防、内循环经济模式带来的系列转变。世界形势的不稳定以及疫情的双面夹击,必然会带来经济模式的转变,而经济模式转变的最大战场,在于内循环模式的开启。内循环模式的开启有必然会带来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重大变革。沿着这条脉络,所有的一切变革就都找到了解释的理由。可以说,任何一种模式的发展都会和整体政治经济发展成正相关关系。即使是互联网经济,也不能成为一头无法控制的飞起来的猪,该降落的时候就要降落,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风可以支撑了。一阴一阳,一快一慢,平衡发展之道。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和进化,正是在冥冥中遵循了平衡发展的道理。中国经济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再加上互联网产业的助力,在快车道上一路狂奔。快车道就是高速公路,也就是我们说的基础建设,一路狂奔的结果就是基础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速度,于是就会出现各种的问题,自然车速就会慢下来。天朝人最不缺乏的就是活络的脑筋,喜欢弯道超车,喜欢抄近道,喜欢无底线的创新。一个以短期应急为目的的车抵贷,硬生生改造为了三年期的中期贷款。有了充足的利益渠道,哪还会管风险路上的骇浪滔滔。不用顾及自有投入的底线,没有信用风险管理的积累和能力,疯狂的割完韭菜后还没来得及消化,韭菜就都烂掉了。P2P的历史使命已经告一段落,这段疯狂也将记入历史,成为后来人的前车之鉴。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也简单,盲目创新,脱离了金融的本质;疯狂收割,高估了控制风险的能力。
2、没有核心产品和能力的互联网助贷平台业绩下滑,风光不再;
曾几时起,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又才几时,大多数已经风光不再。借助互联网经济出道,提升效率,打通壁垒不是坏事。存在的问题是,市场下沉了,客户的购买能力与履约能力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盲目的刺激消费,用更低违约成本的产品冲击市场,最终的结果就是作为分子的风险控都控不住。于是可怜的融资租赁又成了背锅侠。由于业绩的表现无法持续的支撑,融资问题就日益突出。于是各个平台纷纷摇身一变,成为银行的助贷机构。但好景不长,因为金融机构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依旧是经营风险。如果平台仅仅是能够获客,但在运营端和风险管理端为银行提供不了足够的支持,那么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这也是监管机构为什么一直强调银行的核心能力建设问题的根本原因。众多平台学会了抱大腿,去偏偏不愿去练内功,失衡之后,就必然会出现眼前的结局。有的时候也挺理解的,互联网性质嘛,一旦动起来,哪还停得下来?3、虽然不知道大旗还能扛多久,但是依然有出色表现的厂商系;在一片颠覆声中,恰恰众多厂商系汽车金融公司或者融资租赁公司没有被颠覆,既然概念炒不过,那就还不如闷声发大财。互联网经济憧憬的场景一体化,协同一体化,产业链一体化的宏伟场景还只是停留在PPT里,而在主机厂,这貌似也不难吧?所以说,长城韩总喊出的厂商系大旗还能扛多久,其实也不难回答,按照目前的状况,即使大旗倒下,也会是最后一杆。能扛多久,在于品牌销售能支撑多久。汽车金融是一个典型的实体+金融的组合。金融和汽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任何一个方面的优势都不足以支撑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而且两个词不是平行的,是有顺序的,只有懂了汽车的金融人才,才能更好的做好汽车金融。基于上面的理论,平安银行的成功确实很难复制。最大的难点在于,所有银行上来都想把汽车金融做轻,而平安银行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如果非要总结一下,第一是夯实基础,由重向轻。第二是坚持走独立专业化的道路。多年积累下来,壁垒已成,干啥啥成。银行体系曾经尝试过直客式,但问题出在基础不牢,服务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明明是食物链上顶层的存在,却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互联网存款管理办法出台后,众多中小城商行,民营银行日子一下子变得不好过起来。穷则思变。一种新的趋势已经浮出水面。 5、融资租赁的发展前途依然迷茫,在商用车领域却是如鱼得水。融资租赁产品是汽车金融界不可或缺的存在。而在国内发展多年,依然无法发展到应有的水平。甚至还一度成为了伪信贷的背锅侠。融资租赁特有的灵活属性还常常被利用,成为了伪创新的外套。究其根本,我觉得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一是立法层面的缺失,金融业务最好是黑白分明,别有太多的模糊地带。而在融资租赁领域,恰恰是模糊的太多,无法可依必然乱象丛生。二是专业人才的欠缺,更多的从业者即使在今天也整不明白什么是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的优长又如何能发挥的出来?三就是融资问题了,始终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来获取稳定合理的资金。在乘用车领域,金融产品标准化已经成为趋势,低成本更是标配。所以说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要选好对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商用车和新能源车领域,融资租赁业务应该会有更有利的发展空间。我想,事实也足以证明我的论断。
6、履约保证保险铩羽而归
业务的高速发展,引来的伪创新不断。创新可能会引来更多的客户,但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在这种大形势下,履约险必定会自然而然的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但整体发展结果却是不容乐观,可以说是铩羽而归。究其原因,履约险的客户绝不是优质客户,为这些客户的履约进行担保,本质上要求保险公司要比资方和渠道更具备风险的管理和化解能力。而这又恰恰是保险公司所欠缺的。基础能力的薄弱和上面讲过的银行存在的问题如出一辙。市场依然很大,但这块大蛋糕能吃到多少,味道如何,取决于你的消化能力。从第一部分的分析中,其实已经出现了2021年的发展脉络。2021年的汽车金融市场,一定是回归本源的一年。撕掉伪创新的面具,去除浮躁的心理,在这个行业去积累、去沉淀、去发展。在能力建设上多下功夫,多投入。金融市场最大的经验就是要经得起诱惑,不被快钱所迷惑。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该来的都会来,关键看你是否熬得住。从需求端来讲,这几年汽车金融业务的快速发挥发展,已经为汽车金融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汽车金融业务已经常态化。如果不出意外,渗透率将会节节攀升。客户对于汽车金融的需求已经进入定制化时代。但是人们容易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不顾一切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客户为上帝。这套理论其实并不完全正确。真正的定制化,不仅仅要尽量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更是要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风险最小的融资方案。在促销和风险管理两个层面,风险管理一定是最为重要的。在供给端,汽车金融业务已经进入了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大量建设的时代。仅仅满足客户购车金融需求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指的又是什么呢?第一,基于客户购车、用车、修车、养车、换车整个产业链条的服务能力。也就是说对于客户这条产业链进行深挖,具备可提供全产业链金融产品的供给能力。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这个金融产品提供能力,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包括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众多产业链上的供应商。用金融服务实体,用实体服务反向为金融业务提供保障。第二,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的投入,使之更好的为汽车金融业务提供支持。重要的着手点有二,其一,金融科技能力可以切实提升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其二,产生的数据积累可以变现,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反哺金融产品设计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
第三,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能力。实话实说,目前国内针对金融纠纷的诉讼、确权、催收、处置等各方面依旧不够成熟,人力和时间成本耗费巨大。但是,资产是用来管理的,而不是只有去处置。从为客户定制个性化金融产品开始,资产管理的工作其实就已经展开了。依据自身特点和能力,该在哪个区域开展业务?开展什么样的业务?这个区域客户的偏好是什么?这个区域的法制建设成熟度如何?这个区域的二级市场成熟度如何?都是资产管理所必须的要了解的问题。第四,创新新型的渠道合作关系。新的时代对于渠道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资方与渠道方共同形成了供给方。渠道的管理已经升级为渠道的共赢。也就是要关注一体化的问题。有一种可能性供大家参考,国家强调资方核心能力不能外包,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能力不外包,但是人员外包。也就是说,资方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劳务输出人员管理,但是资方全面介入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以及业务过程管理。这样既解决了资方人员编制问题,也同时保证了服务的质量和可延续性。这种结构性的调整,我想是值得银行、金租、保险公司借鉴的。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所有汽车金融供给方都要面对的问题。汽车金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没有什么神秘感可言。基础设施搭好了,才能确保低风险运营,才敢于去尝试创新,才能活的更长久。除此之外,结构化、分层化业务模式也会成为2021年的一大看点。各类资方,各种渠道都会有相应的分层,有分层就意味着能力不同,重点就会是我们先要认清我们自己。在汽车金融领域,我们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就成为了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又比如助贷机构的代表灿谷,其降维打法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用最一流的人才做相对低端的市场,灿谷的成功其实就是我要说的结构化和分层化打法。我们稍微做一个提炼和总结,对于银行系,汽车金融领域的发展之路一定是围绕汽车产业链展开,只是由于分层不同,圈子大小不同而已。其次,银行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由满足客户对汽车金融的需求逐渐向满足客户金融需求的角度转变。对于厂商系,眼前的重点一定是围绕客户在车辆生命链周期上做足功课,全力以赴将客户拴在自己的大船上。在产生足够的信任感后再图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向汽车银行挺进。而广大融资租赁公司需要在保持灵活性的基础上不断展示自己的资产管理能力。从残值上下功夫。所以说商用车领域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应该是融资租赁公司的重中之重。最后说说助贷机构,也可以称为渠道。还是那六个字送给大家,抱大腿,练内功。练好内功,让自己也成为大腿。重点在于与资方合作关系的调整和创新,重点可以参考一下新形势下,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处理方式。文章有点长了,这应该是2020年最后的一篇文章。在此也预祝我的读者新年快乐。骑着2121年这头稳健的金牛,踏踏实实做点事,开开心心赚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