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靠谱的人生,不仅是争出来的,更是守出来的

俗话说:“锋芒毕露者难赢,克己让人者易得。”

一个人若总是锋芒太盛,纵使智商再高,能力再强,也难免落得事与愿违的局面。

要知道,真正靠谱的人生,不仅是争出来的,更是守出来的。

人这辈子,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守好这三点。

01守愚

苏轼曾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大意是每个人都希望孩子聪明,而我却被聪明耽误了一生。

年轻时的苏轼曾有过一段相当自负的时光。

苏轼考场得意,21岁就中了进士,于众多大文豪中一枝独秀。

连文坛泰斗欧阳修都感叹道:“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谈起我了。”

皇帝宋仁宗也兴奋地说道:“我为子孙选了位宰相之才啊。”

然而赞美之言听多了,苏轼便有些得意忘形,自认为名满天下的他,无人能及。

《警世通言》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苏轼与宰相王安石讨论汉字,王安石说坡就是土之皮,苏轼听后讥讽道:“如此解释,滑不就是水的骨头了”。

王安石认为古人造字必有来历,四匹马拉的车叫“驷”,天生的虫叫“蚕”。

苏轼觉得如此牵强附会的解释甚是滑稽,眼珠一转,问道:“那你知道'鸠’字为什么是九鸟吗?”

王安石赶紧谦虚的请教,苏轼便道:“《诗经》有言:鸣鸠在桑,其子七兮,七个儿子加上父母两个,可不是九只鸟吗?”

说完哈哈大笑,王安石这才明白,苏轼是在讽刺自己,气得沉默不语。

苏轼自恃聪明,除了王安石,苏轼还以“王八打架乱蹬”嘲讽司马光的论调,以“六眼乌龟”嘲讽宰相吕大防贪睡,以“难以追陪新进”嘲讽新法。

正是一次又一次无意中的锋芒毕露,才有了后来的被诬入狱,多次贬谪。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个人,不管身处何位,年龄几何,太过自负,到处显摆自己的才能,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事业,还可能会牵扯到生活。

而懂得藏拙不露尖的人,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道德经》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所谓高人,都是权衡利弊之下,适时藏拙。他们懂分寸,知其长而守其短,知其白而守其黑

因此,生活中要学会藏拙守愚,待人接物不妨带上三分清醒,七分糊涂。

02守口

古人云:“言者,风波也。”

自古以来,祸从口出的例子数不胜数。

北周武将贺若敦打仗勇武刚猛,有一次,打了胜仗凯旋,本应受到大赏,然而,其余将领都封了大将军,他反而被撤了他军权。

对此,他经常抱怨,甚至有一次当着朝廷使臣的面大放厥词。

使臣将所听之言告知皇上,皇上雷霆一怒,让其自行了断。

临终前,贺若敦对儿子贺若弼说:“我本有鸿鹄之志,但这张嘴实在不争气,你一定要记住我的教训。”

说完,用锥子刺伤贺若弼的舌头,告诫他要慎言。

几十年之后,贺若弼升任隋朝的将军,然而,他并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总是信口开河。

有一次,杨广同他谈起朝中几位杰出将领,问他:“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个人都是良将,他们的优劣如何?”

贺若弼毫无顾忌地回答:“杨素是员猛将,但没有谋略;韩擒虎是员战将,但不会带兵;史万岁是员骁将,别的本领平常。”

杨广问:“那么谁可以称之为大将呢?”

贺若弼深深一拜说:“这就要看殿下的眼光了。”

他自以为贬低别人,就能显出自己的高明。殊不知这样一来,既得罪了同僚,又引起杨广的戒心。

后来,他随杨广出巡榆林,杨广设置了一个千人大帐来招待少数民族首领。杨光知道后又在私下里乱发议论,说皇帝太奢侈。这事被人告发,他被处以死刑。

父子二代人,都是因为言多而坏事。

《菜根谭》讲:“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人人都会说话,但不是人人都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有时候,人在关键时刻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行表现,“此时无声胜有声”,反而会使人慑服,出奇制胜。

03守心

王阳明说:“心若不动,万事从容。”

他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任何时候,只要我心不动,一切便会豁然开朗。

王阳明出身书香门第,八岁时过目成诵,十岁时下笔成诗,世人都称他为神童。

然而,他的科考之路,却非常坎坷:20岁,第一次会试,没有通过;22岁,第二次会试,没有通过;25岁,第三次会试,没有通过。

连续三次未通过会试,让王阳明成了全乡的笑柄。然而,他却不以为意,只淡淡说:“世人以落第为耻,吾以落第动心为耻。”

他不顾外界流言蜚语,依旧保持我心,继续努力。终在28岁参加第四次会试时,金榜题名。

王阳明的好友曾指着花问王阳明:“你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那么你能控制这朵花是开还是败吗?”

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当你看此花时,此花的颜色一时明亮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开花败,逃不过自然规律,但人的内心,却由自己决定。即使面临灾难,只要心中波澜不惊,那么处处皆是风景。

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深陷牢狱,最后被贬谪到条件极度困苦、民风野蛮的贵州龙场,做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官。

面临大的变故,很多人或许会自暴自弃,向厄运低头。

但是王阳明并没有这样做,他在屋后用石头打造了一口棺材,日夜端坐其中,参悟圣人之道。

终于在一个午夜,他从睡梦中一跃而起,惊喜大喊: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人这一生,修行不在别处,而在自己的心里。

正如他曾在诗中写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年轻时,面对外界的嘲笑、质疑、批评,我们总是急着辩解,渴望得到认可。

可上了年纪才发现,红尘纷纷扰扰,世事清净在心,是非对错,时间终会证明。

我们要做的,就是别让身后的声音,扰乱前进的步调;别因周围的目光,影响自己的节奏。

三分观世间,七分观自在。守心如玉,如此就好。

04

《孟子》里说:“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真正的聪明人,都懂人生所有的选择,其实都取决于自己的坚守。

不争不抢,大气豁然,守愚,是高明处事的智慧;

知人不评,出言有尺,守口,是不动声色的善良;

不乱于心,不忘初心,守心,是寂静沉潜的修行。

余生,愿你我都拥有攻城略地的野心,更葆有安分守己的清心。

(0)

相关推荐

  • 蘇軾文集札記之三:刘贡父戏介甫

    王安石这人吧,是一位改革家,一旦有了这个帽子,那就要做好受诟病的准备,改革成功了,那是皇上看人有眼力,是皇上的功劳,改革不成功,那就是改革家本身有问题. 保守派的人们对王安石这人的评价都不是很高,据说 ...

  • 苏东坡的一首奇诗,祝福儿子变傻,明朝两位文豪大唱反调

    元丰二年,北宋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四十三岁的文豪苏轼,被御史台以"衔怨怀怒"."不忠皇上"的罪名逮捕入狱,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 两 ...

  • 苏轼生病后很伤感,对于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写下的这首词意境高远

    王安石被宋神宗委以重任,开始励精图治改革变法,作为好友的苏轼,其实是不同意,还与司马光等人反对改革变法.可是无奈宋神宗把王安石奉为精神导师,全权由他负责,把那些不听话的人全部调离京城,目的很明确,那就 ...

  • 从意象看人生 | 是立争优秀还是保持中庸?

    孙新兰意象对话 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魂,它要回来,寻访它自己. 背景介绍:这是一个集体意象,在课堂上让每个学员感觉一下此刻的自己像一棵什么植物.或树或花,其中一个学员的分享及孙新兰博士的回应. 藏在 ...

  • 人性的主观认知,多数都是不太靠谱的人生偏见

    一. 人性的主观认知,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太靠谱的人生偏见. 人总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事物的是非好坏,并且在趋利避害的意识驱使下,总是偏向那些美好的声音以及温和舒适的环境,这是人之本性. 但是任何事物 ...

  • 靠谱的人生特征大抵六个字:言寡、体勤、心静。

    ‌① 岁月,两个字,写起来简单,听起来幽远.经历过却是,风雨兼程,满怀沧桑...... ② 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 ③ 被人暖一下就发热,被人冷一下就成冰,原谅我这一生爱憎太 ...

  • 靠谱,人生最靓的底牌

    什么叫靠谱?靠谱是从"离谱"衍生出的反义词.意指在做人做事上,谨守本分.规矩和底线,讲道德,守诚信,有分寸.尽管靠谱一词比较平淡,但对一个人而言,却是很高的评价和肯定,靠谱就是可依 ...

  • 你的思维靠谱吗?——小孩喜欢争个对错,成年人只看利益

    小孩喜欢争个对错,成年人只看利益--所有公司所有经营管理的结果,都只看胜负.深刻的理解远胜于勤奋的做,要不怎么会有远离低质量勤奋的说法.下面的段子照常是在行走的路上,晚上的休息和工作间隙中思考的结果, ...

  • 人生,到底争什么

    岁月告诉我,人生就只有一次,无法重来,人活着,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有些东西,不属于你,就不要去争,争来也没用. 与家人争,争赢了,却输了亲情.与朋友争,争赢了,却输了友情.与爱人争,争赢了,却输了爱 ...

  • 成年人扎心真相:人生下半场,钱比爱更靠谱

    看到一个问题:你在哪一刻会感到绝望? 高赞回答是:准备很久的考试失利时.相处很久的恋人出轨时,我都曾绝望.但后来才发现,能熬过去的都不算绝望,真正的绝望是那些缺钱的时刻. 是啊,或许生活中很多困境,我 ...

  • 《周易》讼卦智慧:人生路上远离“争讼”,谨记这3点,大有裨益

    <周易>讼卦智慧:人生路上远离"争讼",谨记这3点,大有裨益 学<易经>的人,有的是为了探索这个世界的最终奥秘,也有人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智慧,过好此生.< ...

  • 灵隐寺一幅千年对联,上联:“人生哪能多得意”,下联更富有智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就包括对联,对联在古代也被称为对对子,是古代文人墨客聚会时的一种智力活动,古往今来,不乏对对子的高手,也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千古绝对.对联被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