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311期】《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人物传记:《鲁慕迅传》之《姨父石磊园》
华岳峰头立此身,
瑰奇磊落率天真;
风磨雨洗明如鑑,
一派清光照后人。
——鲁慕迅
鲁立从棉校毕业后,就到了他在西安的姨父家。这个家他逗留的时间虽短,然而对他的毕生影响却不可低估。
鲁立从幼年到青少年时期,经历过四种家庭生活。这四个家庭四个层次,但每一个家庭都为他日后的画家生涯打下了深浅不同的烙印。从祖母的民间剪纸、外婆家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继父家学唱京戏,直到姨父家那个石头花园,都令他毕生难忘,受用终生。
他姨父名叫石成璿,1877年出生,字宝斋,号磊园,别署三石翁、磊叟、太华山人等,陕西华阴县义合村人。自幼聪颖好学,多才多艺,尤其喜爱书画。性诚朴耿直,有胆识,重然诺,称誉于乡里。其父德厚公为药材商,曾有恩与董福祥,后董任甘肃提督,擢磊园先生以18岁之乡村少年入其幕府任职。1900年八国联军陷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避难西安,议和后,磊园先生由董福祥之荐,随慈禧返京,供职于军机处。由是得以从宫廷画师学习书画并得见内府所藏真迹,奠定了他从事中国绘画的坚实基础。
1908年,31岁的石磊园出任设在鲁立的故乡临汝县的河南警官学校校长,授河南候补巡检。这期间,他经人介绍,与鲁立的姨母相识相知,结为伉俪。
石磊园目睹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常恨补天乏力;又受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之亲友石解人等的影响,乃于辛亥革命爆发时,毅然率河南汝州地区部队起义。民国以来先后任陕西省财政督办、陇东警备司令、冯玉祥部国民革命军少将副官长、杨虎城及高桂滋部少将高级参议等职。他任职期间一直吟诗作画不断。由于他对艺术的酷爱和对官场的厌恶,1928年51岁时辞去任职,归隐华山,专事绘画。
先生从小生长在华山脚下,对华山的峰壑木石无不熟悉,无不深情挚爱。所以还在壮年便放弃高官,归隐林泉,如他的诗中所写:“结庐僻地友朋稀,偶不游山便掩扉;问我荒斋何所有,泉清石瘦白云飞。”先生对华山的热爱,在他的诗中画里随处可见。齐白石曾在他的一幅画上题字:“画石当以石磊园为师。”华山“镇岳宫”三个大字就是他所书,刻于华山入口处的“脱俗”、苍龙岭的“乘龙攀云”、“回心石”等也是他的翰墨。其绘画多数作于华山镇岳宫,或署太华山人、莲峰山人等。石磊园的名字是和华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作品凝聚着华山的灵气,呈现着华山的风骨。
石磊园早看出鲁立是可造之才,就带他一起上华山度暑。
在华山的那几个月,鲁立随石磊园在海拔2090米的朝阳峰上看日出,晨露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东方地平线由乳白色渐泛赭黄,金辉四射。刹时,红日喷薄欲出,红色、金色、紫色的万丈光芒,在整个东部天空舒展开来,把半个天穹都铺满了。片刻,红日就像一颗刚从水中飘出的巨大气球,冉冉上升。黄河犹如一条金色巨龙,向着金辉耀目的太阳飞奔,红波闪闪,霞光熠熠。东海水雾,下系黄河金带,上托云霞红日,光彩夺目,雄伟壮观。他们极目眺望,关外的中原大地飞霞流彩;身后的秦岭和昆仑尚在雾霭中晨眠,似与华山浑然一体。
石磊园与华山道士交谊甚深,他们常常月下谈诗论道,还带着鲁立翻过“鹞子翻身”来到了赵匡胤与华山道士陈抟下棋赌华山的“博台”,经南天门,过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和朝元洞、避诏崖,登上了海拨2200多米的华山极顶落雁峰。他们站在冬夏不涸的仰天池旁,放眼俯视,但见云台峰山势峥嵘,轻云缭绕;五云峰古树参天,秀色可餐;金锁关林壑深秀,别开洞天;玉女峰楼阁玲珑,风光旖旎;朝阳峰巍峨挺拔,山势壮丽;松桧峰松柏虬蟠,乱云飞渡;莲花峰状若莲花,奇姿竟秀;碧楼丹阁的镇岳宫、“举手欲摇星斗近”的摘星台、令人眩目惊心的舍身崖、犹如刀砍斧削般的沉香劈山救母处,状如莲花瓣似的莲花洞、河神巨灵留下的巨灵足、华山最大的将军树等等,一一尽收眼底。
一次他们正在观景,突然间,黑云滚滚压在头顶,不一会儿就电闪雷鸣,山风裹着暴雨,劈头盖脑地猛浇了下来。他们快步跑到松桧峰上的杨公亭来避雨。放眼望去,远山近水,烟雾笼罩,危崖奇峰,时隐时现。整个华山,云腾雾涌,似乎处于飘渺之中,好像是仙山琼阁,他们则有腾云驾雾之感。看着那浓墨泼洒的美妙图画,迎着满亭的清风,鲁立完全沉醉在了浓如醇酒的意境之中!
雾散天开,乌云惊退,天色更蓝,山水更美!一道彩虹,横跨山涧,华山更有一番风情。鲁立看到悬崖绝壁上,流水潺潺,飞瀑腾空,珠花翻飞,在艳阳下映出了七色虹霓,溢光流彩。
当他们顺着“自古华山一条路”,退回到海拔1500米的“云头石”一带时,见石上刻有“白云仙境”四字。果然名不虚传,不一会儿,云雾翻卷着向他们袭来,四周茫茫一片,鲁立们眼前刹时成了漫无边际的雾都,在朦胧恍惚中,他们犹如置身于蓬莱仙境。近瞧,如棉絮平铺,连接天边;远望,几处山峰如海中仙岛,时隐时现,奇幻神秘;一阵山风吹过,那飘逸无定、若即若离的朵朵白云,追赶着、奔逐着、嬉戏着、聚散着,一会儿似异峰突起,一会儿又如茫茫平川。它似仙女们那婀娜多姿的裙裾,又像锦织缎绣、团花簇簇的玉带。它不停地飞转、升腾,你挤我撞,排列组合,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绝妙奇景,使人怎么也看不透它。停了会儿,风起云涌,犹如波涛翻滚,更是一番奇观。神秘莫测的华山云雾,把鲁立带入了“虚无飘渺”的“太虚幻境”。
华山那又圆又明的月,又清又醇的泉,姿色醉人的峰,神韵飘逸的雾,孕育了少年鲁立的聪明智慧,滋生了他粗犷的豪气,锻铸了他男子汉顶天立地、坚如磐石的骨气和志气!
鲁立和他的表哥、表妹,踏遍了华山的所有景点。闲下来就看姨父石磊园画画,看他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怎么下笔?怎么收笔?他写字时,也给几个孩子讲方法,教他们怎样练习,从哪里入手?尤其是鲁立从姨父那里学会了怎么做人?
他在画画时,见姨父有一枚闲章,上写“姓石爱石兼画石”,屡见于其画幅中。
先生的题句中有云:“石姓画石,相感以神。”又有:“我老石即是尔石老族长。”姨父爱石,则不仅由于姓石,而是基于对石的审美感受,是对石的品格的崇拜,是把石当作自己感情的寄托,理想的化身,进而以石为友,以石为师。先生的题石诗多是对石的品格的赞颂,如“生成骨鲠性贞坚”,“光明磊落是前身”,“知君清白是家风”,“赋性生来不染尘”,“天然傲骨自嶙峋”,“不雕不琢率天真”,“风骨崚嶒”,“品格玲珑”,“石之品最为清高”等等。先生所赞赏所崇拜者是石之崚嶒傲骨、磊落胸怀、坚贞品格、玲珑智慧、清白德操、率真性情。其实这些优秀的品格都是人自身品格的映照,都是人赋予石的。人若没有这些品格,又怎能写出这样的诗,画出这样的画呢?
鲁立在华山见姨父画之石品类甚多,而最常画的则是太湖石,就问先生画石之诀,先生即以:“绉、瘦、透、漏”4字诀授之,并以所画太湖石为例加以阐明。“绉、瘦、透、漏”正是太湖石的特征,也是和东坡、米芾、板桥对石的审美旨趣一脉相承的。齐白石老人对其评语中所说的“气度雄浑”一语,对其艺术风格的美学特征,即以“雄浑”二字概之。
石磊园先生人格高尚,修养全面,诗书画俱精,借物抒情,赋诗言志,俱见胸襟气度。他在继承中国文人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别开生面,成就卓然,不愧为一代画石大家。
他的画品、人品、艺德,都在鲁立的心灵深处打上了烙印,影响了鲁立整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