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咽神经痛的症状和特征
临床特点
1.原发性舌咽神经痛: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病因不清楚,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有如下临床特点:
1.1.疼痛部位:疼痛发生在一侧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根部及下颁后部,有时以耳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1.2.发作情况和疼痛性质:
1.2.1.疼痛局限于咽后壁、扁桃体窝、舌根及外耳道深都等。
1.2.2.疼痛性质,如针刺、刀割、触电样,历时数秒到1分钟,程度剧烈,发作时可伴有流涎、出汗、面红,耳鸣、流泪、眩晕,偶伴有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过缓及心脏停搏等。
1.2.3.可因说话、进食、咳嗽、喷嚏、哈欠、压迫耳屏,甚至走路转动头部而诱发。
1.2.4.少有“扳机点”。
1.2.5.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1.3.诱发因素:常于乔咽、说话、咳嗽或打哈欠时诱发疼痛。
1.4.扳机点:往往有扳机点,部位多在咽后壁、扁桃体、舌根等处,少数可在外耳道。
1.5.其他症状:吞咽动作常会诱发疼痛发作,虽然发作间歇期无任何异常,但因惧怕诱发疼痛而不敢进食,患者常有消瘦、脱水、喉部痉挛感、心律不齐及低血压性晕厥等症状。
1.6.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2.继发性舌咽神经痛
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疼痛常为持续性,有阵发性加重,无扳机点。检查中可见患侧有舌咽神经功能障碍如舌咽部感觉和舌后部味觉减退、咽反射迟钝、软腭运动无力等或其他脑神经异常体征,以及有局部病变发现(如鼻咽部肿瘤),必要时可作特殊辅助检查,如CT、MRI、DSA、颅底或颅骨摄片等寻找病因。其临床表现为:
2.1.舌咽神经分部区域疼痛:疼痛发作持续时间长或持续性,诱发因素及扳机点不明显,夜间为重。
2.2.舌咽神经损害症状:腭弓麻痹、软腭及咽部感觉减退或消失,舌后三分之一味觉与一般感觉障碍,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腮腺分泌功能异常。
2.3.邻近脑神经痛:可出现颈静脉孔症候群及Horner综合征;亦可有小脑脑桥角症候群出现。
2.4.若鼻咽癌所致,可在鼻咽部发现肿块,颈部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