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穆建国:聆听中秋的脚步
穆建国
入秋以来,秋风萧瑟,天气渐凉。塞外的草原山城在萧萧的秋风轻抚之下并没有颓废之情。老虎山、白泉山上的树木依然翠绿娇艳。一阵秋风飘然而过,树叶沙沙作响,不经意间,一片树叶轻轻离开树干,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随风而去,葬落在马路中央。一位少女轻轻的俯下身子,把树叶捧在手中央,仔细端详,树叶是那样的丰润厚实,绿里透黄,黄里映红,一道道淡红的纹理排列整齐有序,左右对称四散开来。
少女仔细端详了片刻,芊芊细手随风一扬,树叶又飘落在马路中央。树叶随风滚动在地面上,一会儿钻到了行人的脚下,一会儿窜到冒着黑烟的汽车之下,一会儿又飞到马路两侧的台阶之上------。这树叶虽然开了树干,但依然是富有生命的小精灵,要不然怎么会能如此翩翩飞舞呢?依然尽情释放生命最后一点绿色呢?即使最后化为了尘埃,可随着季节的轮回,它也会重新焕发生命,更加叶茂翠绿,纹理清晰,把岁月悄无声息地镶嵌在落叶飘飞的季节中。
在这个娇艳、落叶纷飞的季节。既有夏依依不舍、泪流满面的背影,又有秋不可阻挡、古色苍笼的神采。对于秋的美丽赞美,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学士都用自己的方式赞美秋天。林语堂《秋天的况味》中这样写道:“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笼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秋天是一个多么令人赞美和眷恋的季节呀!
秋天之所以这么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不仅在于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大地硕果累累,农人笑容满面;还在于秋天的节日里,我们有一个仅次于“春节”的节日,那就是南方桂花、北方月饼飘香的节日——中秋节。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每个节日都有自身的由来。殊自己孤陋寡闻,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在久远的记忆里,也曾听父亲给讲过一二。毕竟时光已为久远,在记忆的深处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可供追寻。中秋季的来源,文献里有好多不同的记载,按照百度词条的记载,中秋来源有三: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可见,关于中秋的起源,在北宋以后就开始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并一直流传至今。
一个节日之所以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不是因为节日自身有多么神奇,而是节日当中所蕴含的时光记忆、亲情友情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其实,一个再伟大的节日,也是时光的普通轮回,二十四小时而已。
年年过中秋,岁岁奔团圆。拉开时光的记忆,矮矮的土屋前,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手举月饼奔跑在院落中央。院落外不远处,是庄户人家用来堆放庄稼的厂面(一片空旷之地)。每到中秋这个时候,也是农村比较忙碌的季节。田地里庄稼已经收割完毕,家家户户都忙着把地里的庄稼拉回来堆在厂面里。那时候,没有什么四轮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基本都是牛、骡子拉车。没几天,厂面上就堆起了一个一个小山丘,有金黄金黄的莜麦、小麦;有黑红黑红的胡麻;有土黄土黄的粟子------。厂面里的这些东西经常成为孩子们的娱乐场所,爬到莜麦堆上仰望天空大笑、钻了胡麻堆里窃窃私语,揉一把胡麻籽放在嘴里。
走在山城的街头,虽然还没到中秋季节,但是马路两侧卖月饼的吆喝声已经不绝于耳,门口堆满了各色各样的月饼箱子,吆喝声最多的是丰镇月饼。儿时的这个时候,记忆最为深刻的也是月饼。一年之中,除了过年以外,中秋节就是孩子们最向往的节日。因为到了中秋节,就可以吃到月饼。孩子们整天数着指头盼过中秋节,八月初一、初二------盼啊盼,等啊等,终于等到了“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那一天。
时光深处,中秋节还未到来,田地里的庄稼用力吐穗,还未到正式秋收时。村里的父母亲们趁着这难得的空闲时间,竭尽所能、搜肠刮肚地买黑糖、秤白面开始准备做月饼的各种食材。我父母亲也不例外,也会像村里其他孩子的父母亲一样,早早开始准备打月饼的各种食材,等到中秋节前几天正式打月饼的时候用。在各种食材中,我最喜欢的是黑糖。父母亲一开始买回来的时候,会给你吃上一块,完了你就再也找不到黑糖的藏身之所。为此,我常常因为想吃一块黑糖而找不到流过伤心的泪,在满是沙子的地上躺着久久不愿起来。最后父母亲实在是耐不住我的哭闹,变戏法似的找到一块黑糖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则迅速爬起来,抢过黑糖便飞奔而去。在父母亲找黑糖的时候,我会用眼角悄悄地盯住父母亲去取黑糖的场所,希望下一次有所收获,可是等到下一次还是徒劳无望。在整个童年岁月里,我和父母亲常常因为一点吃的像警察抓小偷一样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捉迷藏游戏,我找,他们藏;我找到,他们再藏。
到了正式打月饼的时候,由于我家没有烤月饼炉子,只能是去不远处的亲戚家烙。我也会悄悄的跟随着前往,月饼师傅倒水、倒油、和糖、揉面,包馅,卡模,母亲在一旁力所能及帮忙。月饼师傅每做好一块月饼放到铁大盘上,母亲则用刷子蘸上麻油慢慢在月饼上里外均匀地涂抹。一块月饼在母亲均匀的涂抹之下,油光油光呈现在了我面前。不一会,形状一样,个头不大不小的月饼铺满了整个大铁盘,足足有二十多个。这时候,母亲伸开两臂用力撑起大铁盘端出屋外,送给正在看火的父亲。
我看见母亲费力的样子,生怕她摔倒把月饼散在地上,心里悄悄的捏了一把汗。就在你一眨眼间,母亲已经走出了屋外,来到了父亲烤月饼的火炉旁边。笑嘻嘻地对着父亲说“别老是抽烟,看把月饼烤糊了!”说着说着,又走回了屋内,重新开始给其它的月饼抹油。
父亲背靠着墙蹲在角落里,吧嗒吧嗒抽着大烟,眯着眼,边看着火炉,看起来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甚至感觉他就这样入睡了。一顿烟的功夫,父亲就像能掐会算一样,睁开双眼,揭开饼铛上盖,红彤彤的月饼呈现在你的面前,那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多一层则焦,少一层则不熟。开始“翻”、“ 挪”“抹油”等动作,把所有的月饼重复了一次相同的动作,把饼铛上盖又放下,父亲又开始眯着眼,吧嗒吧嗒的吸起了大烟。就在你闻到月饼味,着急的时候。父亲直立起来,翻开饼铛上盖,泛出黄花,红彤彤的月饼呈现在了面前,并发出诱人的香气。父亲拿铁铲子一边将烙好的月饼拿出放在一个瓦盆里,一边重新放上母亲端来的月饼继续烙。
闻到月饼的香味,我从屋子里蹿出来,跑到火炉旁边,屏气凝神,馋得直咽唾沫,多么希望我先能吃一个吃啊!可父亲就是不肯破这个例,还给我讲起了吃月饼的故事:“你知道为什么月饼是圆的吗?那是因为月亮是圆的,月饼只有在月亮圆的时候才能吃。你看看今天晚上的月亮圆吗?”
我费力地抬头瞅着天上的月亮,月亮真的就如父亲所说,竟然不是圆的。我耷拉着耳朵和父亲说:“月亮不是圆的,可我就想吃月饼!”这时候,母亲又端着一大铁盘月饼出来了。母亲看到我的样子,会悄悄地拿起一块月饼递到我手里,并叮嘱到:“慢点吃,别烫着;吃完,咱们还有。并听你大大(方言父亲的意思)瞎说!”我拿起月饼,完全记不得月饼还是热气腾腾的样子,更不知道烫的滋味,一口气往往能吞下半个月饼。
打月饼的那一晚,父母亲要忙到后半夜,而我往往在吃完一个月饼之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第二天醒来,父亲的脸色很不好看,醋黄醋黄的,被烟呛得厉害,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缓过来。这情况,在我以后的日子才明白。打好的月饼,母亲会留出几个给我们姊妹吃,其余的则把它藏起来,放入大缸里,以保持湿润不干燥,专等中秋节这晚发放。
到了中秋季晚上,我就会期盼着圆圆的月亮早早升起来,圆圆的月饼出现在我眼前。当羞答答、慢腾腾的圆月依上树梢时,我不断的和父母亲要这月饼,询问着月亮上的兔子在哪里?嫦娥在哪里?桂树在哪里?怎么看不见------,注视的久了,真还看到圆圆、皎洁的月盘里真的有一只兔子在里面来回晃动着。
母亲则会把尘封已久的西瓜、苹果、大月饼切成几个三角形的块放在盘子里,端在院中央供月亮。一家老小就这样在圆月的夜色里,在院子的老土屋下,或蹲或坐,闲谈起来------。过了一会,母亲则把供完月亮的盘子端回来,一人一份的分给我们。父亲则会说:“看看,西瓜是不让月亮吃了一口?切开的月饼是不是也让月亮咬了一口?我仔细一瞅,西瓜、月饼上隐隐约约还真有一个口子!”其实,哪有月亮吃的口子,只不过是父母亲们在西瓜上寄托了良好的愿望,希望生活美满、明年有个好收成而已。而在我们内心世界其实很简单,希望明年再吃上月饼!
手里拿着湿湿、软软的月饼,沉甸甸的心情像挣到黄金一样厚实。这时候,父亲望着深蓝的天空,星星闪闪眨着眼睛,皎洁的月亮把银光撒满了整个院子。屋子内的老钟滴答滴答地响着,叮叮当当敲了起来。父亲自言自语说到,“天不早了、睡觉吧!明天一早还要上田了,别人家庄稼地里都没啥东西了,就剩咱家的还没拉回来,趁着天气好,一口气拉完得了!”我手里捂着一块还没有吃完的月饼,快速跑进了屋子,蹦到了炕上,钻进了被窝,蒙住头,竟然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现在月饼也不是什么稀罕的食物了,几乎天天都可以吃到月饼。进入八月后,市面上的大小店铺都会涌现出卖月饼的身影,有混糖馅的、有水果馅的、有冰糖馅的、琳琅满目、各式各样。价格高低各不相同,从二元一块到好几十元一块的都有。但面对市面上眼花缭乱的月饼,手捧一块,塞入嘴里,虽然也很酥软,可总找不出儿时的味道,甚至也没有了当初盼十五吃月饼的欲望。细细想来可能是没了当时爱的味道、月饼里没有了亲情的滋味。
团圆莫使酒杯空,暖暖慈心老父情。如今,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离开了蜗居在田园村头的土屋土院。即使回家,也是匆匆而回,急急而归。这种一家人坐在土屋下话圆月的时光一去不复返,那份含满农家气息的聊天氛围,随着我们的长大,渐渐地消失成久远的记忆。父母在我们的成长中,也日渐衰老,可是他们依然每年在打几十年来的传统月饼,不远百里会给我们带来。而我们,对于中秋节的期盼,对于圆圆月饼的渴望,依然在心灵深处涌动,因为那里是我的故乡,有我的亲人。
再有几天,家乡的月亮又将迎来一年中最为亮堂、月圆的时刻。记忆中父母亲又开始忙乱着备料,打月饼,中秋节之夜,望着月亮,轻轻的把月饼、苹果切为四块,嘟囔着,先供月亮,后吃、后吃……
穆建国,男,汉族,1983年2月出生,内蒙古兴和县人,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行政机关。业余时间喜欢通过文字表达所想所思,温暖人心。在一些期刊和网站发表散文,随笔。
快捷阅读,点击标题即可
本月《就读这篇》《品读》回顾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迟子建|格非|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
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