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汗方外用治疗手足多汗症,只要3味药的小效方,简单方便
第 1718 期
作者 / 王静 任强强 浙江萧山医院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敛汗方外用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临床观察
多汗症是西医病名,属于皮肤科疾病范畴。手足多汗症属多汗症之局限型多汗症,是其中最常见类型。汗珠可呈滴状不停地滴流,尤其患者手足湿冷,皮肤青紫,掌部多汗时往往影响工作、社交;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使表皮呈白色浸渍状,尤以趾间最为明显,严重者可引起水疱、糜烂或角化过度,行走困难。冬季时因肢端湿冷可导致冻疮、皮肤溃烂等症状,往往因影响日常生活而要求治疗。中医中尚无此病对应病名,归于自汗范畴,但对手足汗出的记载较多,早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第208条“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即有记载。《简明中医词典》述:“手足常潮湿多汗,多数脾胃湿蒸,旁达四肢。若手足心热者属阴亏血虚;手足发凉者属中阳不足”。可见,历代医家对手足多汗的论述颇丰。
其发病机理有两种:(1)神经损伤或者感情冲动使神经冲动增加,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而产生多汗。(2)汗腺神经紧张性增加,从而对正常强度的神经性和非神经性刺激的出汗反应增强。
西医治疗局限型多汗症的方法有:内服药、外用药、物理疗法、手术等,但疗效欠佳,并应注意其副作用,且某些治疗只能收获暂时性效果,应随访观察其远期复发情况与疗效。中医治疗大多以辨证论治、内服中药为主,但中药口服往往口感苦涩且耗时长,多数难以坚持用药。
因此中药外治法治疗手足多汗症应运而生,既解决了西药的副作用、高昂的手术费用,又克服了中药苦涩难以坚持的弊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敛汗方(麻黄根30g 白矾30g 白芍50g)治疗手足多汗症,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笔者在我院门诊应用敛汗方治疗手足多汗症的24例患者。年龄16-50岁,其中男15例,女9例。全部符合手足多汗症的诊断标准,且排除内科器质性病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及恶性病变等。症见无诱因白昼手足心时有汗出,轻则微微汗出、重则手足心部汗出如浸,皮肤白色脱皮、干裂、痒痛难忍,无明显其他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无殊。
1.2 手足多汗症的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主要症状并满足7项次要症状中的2项。主要症状:手足汗多超过6个月。次要症状:①双侧或对称性分布的汗出;(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②发生于精神紧张时;③自诉对日常生活有影响;④出汗次数至少每7天出现1次;⑤发病年龄小于25周岁;⑥有家族史;⑦入睡汗止。
1.3 治疗方法
敛汗方:取麻黄根30g、白矾30g(后下)、白芍50g,煎药取汁,温度适宜时浸泡手足30分钟,每日2次,14天为一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用药3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手足汗出消失者为痊愈;手足汗出减少未完全消失者为显效;手足汗出前后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有效率:痊愈+显效/n×100%。
2 结果
24例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1.7%,说明敛汗方治疗手足多汗症疗效满意,且24例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