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苏16 穷困潦倒还是与民同乐?中年苏轼的枸杞养生缘

圃苏16  中年苏轼的枸杞养生缘
王安石施行新法,在后世看来,无论以何样角度,或者对于帝国命运、历史命脉的影响来看,都不能算是成功的,但或许有一点,倒真是与时俱进了。
这里的“时”,指的正是当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一项重大政治风气改革:八项规定。
尤其是第八条——
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宋朝立国之初,太祖定下的一系列国本,直接嵌入了帝国政治基因,比如抑武扬文,比如对地方军政财三方长官的互相掣肘,这些基本制度,一方面避免了宋代像前朝五代十国时代频繁出现的军阀篡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巨大的冗兵冗员,最终直接将宋朝的财政拖垮,这也是王安石变法意图疯狂重敛财富的一个重要动机。
扯得有点儿远。
太祖定国之初,还有一项与变法目标相斥的制度:公使库。
所谓公使库,说的直白点,就是让各州县官员可以吃喝应酬的专款财库,太祖本意,意在厚养文人士大夫阶层。于是,在仁宗朝以前,此笔开销占了帝国极大的财政支出。
神宗与王安石的变法,主要目标就是赚钱,而公使库巨大的开销让这对君臣非常不以为然,于是频繁削减公使库钱,厉行节俭。
这件事儿一级一级传导下来,终于影响到了身在密州的苏轼。
这影响到底是好还是坏,姑且不论。反正,本就因身处穷乡僻壤而郁闷加身的苏轼,因为手头趋紧,更加郁闷。
可以理解,他没有余钱在官场应酬,自然也就缺乏好心情。
某日,闲来无事,密州苏市长在副市长刘廷式的陪同下出了府衙考察民情,绕着城墙遛弯,路过一些荒废的苗圃菜园时,发现了一些野生枸杞与菊花。
苏轼突然想到,曾读过唐代诗人陆龟蒙写的一篇赋文,名曰《杞菊赋》,其中讲到他在书房周围种上了枸杞与菊花,还常采了食用。赋中大赞枸杞与菊花的妙用,其实也有苦中作乐之意。
(惟杞惟菊,偕寒互绿,或颖或苕。烟披雨沐,我衣败绨,我饭脱粟,羞惭齿牙,苟且粱肉,蔓衍骈罗,其生实多。尔杞未棘,尔菊未莎。其如予何,其如予何?)
想到这里,苏轼自感与古人同病相怜,于是竟将城郊的这些枸杞与菊花采摘回家,每日食用,还写了一篇向古人致敬的《后杞菊赋》,记录了身为一州长官每天以野菜为生、与民同乐的“不堪经历”。
苏轼在文中写道,自己做了小二十年的官,没想到越混越差,不但仕途没啥盼头,现在竟然连生活水平也越来越次,如今已经混到吃不饱饭的境地了,每天厨房里空空荡荡,为了找吃的,自己只能出门觅食,谁想到竟然要捡食枸杞和菊花为食。
苏轼边写边苦笑:以前看古人写《杞菊赋》,以为就是个段子,没想到真有一天,自己要“以身试菜”了。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
(0)

相关推荐

  • 广力童子/王荆公三难苏学士

    北宋嘉祐二年,新科举子苏轼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点其为第二名. 时宰相王安石推崇变法,礼部尚书欧阳修因与其政见相左,被迫离京,苏轼送恩师于十里长亭,师生洒泪而别. 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 ...

  • 王安石真的是因为苏轼给他改了诗,才把他贬到黄州的么?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撰的小说大全<警世通言>中,有一则颇具趣味的故事:王安石任宰相时,苏轼自恃其才老是给他挑刺.某次苏轼从湖州任上回来拜访王安石,在书房看到他一张未写完的咏菊诗稿,上面写着& ...

  • 苏轼被贬谪到海南后,写下一篇109字的小品文,蕴含人生终极妙悟

    人生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韩愈三十四岁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他认为,人要想成就大事业,钓得大鱼,就必须得去"远方"寻找大海. 三百年后,苏轼亲自来到了大海之滨.在某一年的上元夜 ...

  • 杭苏16 苏轼的养生之道:吃好喝好 安心睡觉​

    杭苏16 苏轼的养生之道:吃好喝好 安心睡觉 苏轼对于眼病的治疗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在<游径山>诗中记录"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一句,<再游径山>中 ...

  • 圃苏03 苏轼属于治世之能臣吗?

    圃苏03 苏轼属于治世之能臣吗? 上文讲到,苏轼在前往密州途中所填<沁园春>,被后世元好问鉴为伪作. 关于本词,先要指出苏轼用典的失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quo ...

  • 圃苏04 莫言的家乡 苏轼眼前的烂摊子

    圃苏04 莫言的家乡 苏轼眼前的烂摊子 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初,苏轼终于到了密州. 这一年秋末(九月)离开杭州,其间过湖州.苏州.润州(镇江).海州(连云港),从秋天走到了冬天,从山水如画的江南 ...

  • 圃苏08 苏轼文化标签的底稿@密州​

    圃苏08 苏轼文化标签的底稿@密州 熙宁变法中,负责新法制定与落实的机构是司农寺,大概相当于现在发改委的功能.在一个励新图治的时代,一切与改革有关的机构都是意气风发的,意气风发的潜台词就是权力释放,再 ...

  • 圃苏10 借古讽今 苏轼命运的型格​

    圃苏10 借古讽今 苏轼命运的型格 前文讲过,苏轼一生命运的底稿,其实都来源于他那颗非常乐于为民请命.经世济民的赤子之心,而在密州,苦于来自朝廷的拆台式政策,苏轼对于密州的治理陷入重重困境. 困苦之中 ...

  • 圃苏11 断荤吃素 修庙建亭 苏轼三近山神

    圃苏11 断荤吃素 修庙建亭 苏轼三近山神 熙宁八年(1075)四月,密州旱情不减,苏轼决定赴密州城南二十里的常山向山神祈雨. 看过之前<近苏篇>第六节<史上最霸气求雨仪式编导苏轼& ...

  • 圃苏13 病中苏轼 向啰嗦派掌门人白居易致敬

    圃苏13 病中苏轼 向啰嗦派掌门人白居易致敬 转眼到了熙宁九年(1076),密州再次遭遇旱灾,五月,苏轼第三次赴常山祈雨,但这回不像之前两次那么灵验了,直到秋天,密州仍然迟迟不降雨水,灾情日趋严重. ...

  • 圃苏15 密州之苦:苏轼的自我开解​

    圃苏15 密州之苦:苏轼的自我开解 上文说到,苏轼写了这些密州当地的情况,只为了告诉送茶叶给他的好友: "你以为我在这里还像在杭州时一样过得考究精致吗?老友你错喽. 我把这诗寄还给你,实在感 ...

  • ​圃苏19 苏轼的神迹:一词阅尽天下月 李杜王白月黯然

    圃苏19 苏轼的神迹:一词阅尽天下月 李杜王白月黯然 如今诸城市内的超然台景区,其实是十几年前重建的,半个多世纪前,诸城解放后不久,诸城古城墙被拆除,古超然城未能幸免. 今天,当年被苏轼在文章中描绘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