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这座近百年老建筑成新地标,1.04万平方米,预计6月前完成整体更新

近日,位于淮海中路常熟路路口的淮海大楼完成了外立面修缮,已启动大楼内部修缮更新和周边架空线落地工程,预计今年6月前将完成整体更新,重现90年前初建时的风采。

与知名的武康大楼相比,同样位于淮海中路,同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淮海大楼显得颇为低调。但其本身的历史价值毫不逊色,不仅设计、建造均由中国人自行完成,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及本世纪举行的上海APEC会议、上海世博会前夕,都历经过多次重大修缮,映射了几代上海人共同的城市记忆。

与此同时,无论是负责大楼修缮的“准90后”修缮管理人员,还是大楼底层由百年“老字号”乔家栅开设的创新业态“乔咖啡”,今年刚好90岁的淮海大楼,不仅将重展上海“老底子”的荣光,也折射出新时代,人们为焕活历史建筑“年轻态”所做的不懈努力。

淮海大楼常熟路一侧

重要性不输武康大楼

淮海大楼建于1931年,原名恩派亚大楼,由当时的浙江兴业银行投资建造,地段与武康大楼相比毫不逊色。大楼占地面积628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04万平方米。根据修缮施工方徐房集团提供的数据,大楼在沿淮海中路部分朝向为南偏东约32度,沿常熟路部分朝向为南偏西约47度。相较1.5公里外,武康大楼经典的“锐角”转角,淮海大楼则呈现出一个“L”型的“钝角”造型,显示出了装饰艺术建筑风格的特色。

甲醛治理

防水补漏

无忧搬家

1949年后,淮海大楼曾历经3次较大规模的修缮。上世纪80年代,大楼原先高6层的主楼上方加盖至7层,原先高4层的副楼则加盖至6层。作为当时上海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的一项民生工程,迎来一批新的居民入住。也是这一次修缮,大楼的外立面被调整为褐色与深红色,直到2001年前后,才恢复到建筑初始的白色。

2020年7月正式启动施工的最新一次修缮,改善民生成了首要目标。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施工管理部副经理岳嘉勇介绍,由于距离上一次修缮已经过去10年,大楼外立面经过雨水冲洗,出现斑驳、风化等情况,钢窗也出现变形、损坏。此外,大楼电梯、内部上下水系统、泵房、管道等,都需要彻底更换。在已经完成的外立面修缮中,仅更换钢窗一项,就用去将近4000片全新的窗玻璃,使大楼拥有了冬暖夏凉的二层玻璃窗,不仅保持了外立面的风貌统一,也兼顾了大楼的低碳环保。

修缮后的建筑外墙,采用新式喷涂工艺,在白色涂料中添加相应材料,喷涂到建筑表面

更重要的是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从外观来看,淮海大楼与武康大楼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商铺和居住区分开。大楼底层均为商铺,二楼开始则是居民住户,显示出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成型的居住功能与商业功能和谐统一的风貌。

从修缮角度来看,淮海大楼的内部装饰更具特色,有大量水磨石工艺铺设的底板和墙面拼花。“以现在的工艺来看,即便科技如此发达,也很难完全复原到当时的水平。”岳嘉勇说,制作“水磨石”的第一步是将石头和水泥搅拌好,像粉刷墙面一样涂抹在构筑物表面。接着,就要靠专业的泥匠师傅将表面抛光、压实,竭尽所能将石头粒磨平到同一平面。第三步是用类似磨刀石的磨具,徒手进行打磨,根据墙面、窗台、楼梯等不同位置的需要,打磨出石头的亮度。最后是上蜡和养护,让水磨石表面看起来“会发光”。

在淮海大楼楼内,可以看到眼下新建筑中已经少见的“双跑楼梯”。而更令人称奇的是用水磨石工艺,完全靠手工打磨出的楼梯扶手,弧度自然,没有一点棱角。“现代工艺只能做到相对接近的水平,很难保证打磨得这么‘丝滑’。”岳嘉勇说。

大楼内“双跑式楼梯”,黑色和黄色相间的水磨石表面

修旧如何“如故”

今年71岁的陈伯伯幼时便同家人到淮海大楼居住,迄今已有60余年。在这位“准原住民”眼中,淮海大楼这一次的大修,算得上一次酣畅淋漓的“修旧如故”——大楼的屋面、外墙、门窗、玻璃、地面乃至店招店牌,都尽可能还原至建成伊始的风貌。

徐房实业淮海大楼项目经理钱秋明介绍,淮海大楼与武康大楼一样,在修缮时都恢复到了建筑建成伊始的状态。然而,如何定义“修旧如故”中“故”的具体时间点,则需谨慎且充分的考量。眼下,像淮海大楼这样历史图纸齐备、修缮资料充分的建筑,一般都根据初始设计图纸进行恢复。初始图纸不全、修缮资料不足的建筑,则通过查阅修缮记录,请历史、建筑、文保等领域的专家,对每一轮修缮图纸进行论证,判定建筑最终恢复到的年代。

“我们翻阅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与淮海大楼有关的历史照片、图纸、文字史料,再到现场进行一轮轮踏勘,最终才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和修缮设计方案。”钱秋明说。修缮中也发现了加层与大楼原始结构的显著不同:加层的走廊地面采用红缸砖,原始结构的走廊则是与墙面一体的水磨石,当中还镶嵌了制作工艺极为高超的铜条装饰。“历史建筑的可识别性原则在这栋建筑表现得很明显。”

昔日大楼内侧的网球场  图片来源:上海档案馆

如今大楼内侧已建造了其他建筑

作为上海老牌的历史建筑修缮企业,徐房集团负责完成了徐汇辖区内大部分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更新。即便如此,对修缮工艺、工法的研究仍是永恒的课题。徐房实业总经理余晖介绍,此次淮海大楼的修缮,设计施工团队不断琢磨,努力将前人智慧与今天的新技术、新材料结合。

以大楼外立面最具代表性的钢窗为例,一些窗框由于年久失修,出现腐烂、变形,负责攻克这些修缮难点的钢窗师傅,均为从业10年以上的老工匠。从焊接到钢窗矫正,都有一套依靠多年经验积累的“独门技法”。“上海人以前常说,修钢窗要用钨钢刀,把窗户上的锈斑都锉掉,这门‘刀法’就不是人人都掌握的。”

外墙除白色喷涂材料外,还有褐色的“泰山砖”装饰,同样材质武康大楼亦有使用

而今,徐房的修缮团队正着手制定精细化的修缮标准,首先从材质上进行创新探索。以钢窗为例,不仅新更换的零部件从视觉上要与大楼初始材质一样,还要适应当下的气候变化,不会变形,并且使用方面、开关顺畅。“修门、修窗、修管道漏水,这些最基础的修缮,考验的都是最真最实的功夫。”余晖说。

余晖表示,2019年以来,武康大楼修缮后不断吸引市民游客的关注,说明历史建筑修缮不再是只“叫好不叫座”。高关注度也给了修缮单位更大的信心和鼓励,探索更多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今年,徐汇区还将在湖南路街道、天平路街道,选取两处位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街坊,试点老式钢窗的更新。由徐房负责施工,采用新型铝合金材料,为居住在老房的居民更换双层玻璃窗。每个街坊的更新设计方案则由专门的设计师负责,实现“一街坊一策”。

修缮后的淮海大楼外立面

年轻人也来“修老房”了

也有让修缮人员感叹自己“办不到”的事。除了最令人汗颜的水磨石工艺,镶嵌在水磨石表面的铜条装饰也让岳嘉勇和同事们直呼“厉害”。

在淮海大楼二层,仔细观察一下大楼原始结构,走廊墙面和地面镶嵌的铜条装饰。而窗台上弧度丝滑、毫无卷曲或翘起的铜条弯曲面,即便用手触摸,也丝毫感觉不到与周边水磨石表面的不同。“但这些铜条切切实实是镶嵌进去的,具体的材料、配方、施工手势、专业工艺,近乎失传了,只能靠我们这些后人来重新摸索。”

但岳嘉勇也道出了修缮人员最大的“纠结”:“想要研究90年前的工艺,需要铲一块下来,拿到实验室仔细研究分析,看铜条到底是什么材质,弯曲面是如何做到这么服帖的……但是,历史建筑绝对不能破坏,以我们现在的工艺,也很难恢复到当时的状态。”

楼内原始结构,地面、墙面、窗台均为水磨石质地,接下来的内部修缮将进行维护和更新

“会弯曲的铜条”由窗台蜿蜒而下

类似“会弯曲的铜条”这样令人惊艳的细节,也使得修缮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徐房实业此次负责淮海大楼修缮的几位骨干都是年轻人。岳嘉勇出生于1989年,他的搭档、施工管理部主管李明佼出生于1987年,几位年轻人此前还参与过刘长胜故居、嘉里中心毛泽东故居等历史建筑的修缮。“每修一栋老建筑,都会有新的感动。”李明佼说。

培养年轻的专业修缮人才,让年轻人“放手干”,是徐房近年来探索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一项重要工作。余晖说,此次参与淮海大楼修缮的各类施工接技术人员共计60余人,但其中能独立完成完整修缮工艺的核心工匠,只有十几人。即便在整个徐房集团,这样的“老法师”也只有40余人,而这在同类修缮单位中已经是比较大的人才规模。从上观新闻连接到,武康大楼、上海京剧传习馆、黑石公寓的保护性修缮,现场参与施工的一线工人,年龄大多为40-50岁。

工人师傅在粉刷外立面装饰,水泥中增加黑粉,调配成“黑水泥”

“年龄断层,本地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短缺,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余晖表示,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修缮工艺失传、修缮标准难以延续,解决办法则来自两方面,一是改善修缮人才的社会地位和专业认可度,二是提高薪酬待遇。

去年12月,上海首个历史建筑修缮实训基地在徐汇区揭牌,承建这一名为“345传习工坊”的正是徐房实业。今年起,这座上海首个老建筑修缮技艺工坊将正式招生,引入系统化的展示、教学、培训和考核机制。据了解,目前徐汇区已经与市人社局展开合作探索,着手建立专业修缮人才的职称评定体系,让“老法师”们也像“快递小哥”那样有专业技术认定。同时,根据相关的资质认定,进一步探索不同梯度的薪酬体系,增强历史建筑修缮岗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修缮中透出新气象

今年52岁的余晖,3年前才刚刚进入历史建筑的修缮领域。在此之前,这位退役足球运动员曾从事20余年的城区改造。从过去顺应时代需要从事“拆房”,到如今以“留改拆”理念为引领从事“修房”,职业生涯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老余却说,自己很荣幸参与了上海城市建设两次关键性的转型。在他看来,淮海大楼此次更新,新气象不仅表现在修缮中,更体现在方方面面。

大楼一层,向内退界50厘米的淮海中路一侧,人行道明显变宽敞了

作为上世纪30年代上海最高级的公寓大楼之一,淮海大楼的建筑“内圈”最初有一座巨大的网球场。底层商户和住户的出入门厅则设在沿街转角,出入口都为凹进式设计,不仅显得隐蔽,且锯齿形的门厅通道还为人潮拥挤时留出了额外的避让空间,足见90年前设计师对这片黄金地段的珍视。

此次修缮,施工方与大楼底层的工商银行等商户进行充分协调,将沿街商户的外立面向大楼方向退界了50厘米,恢复了初始状态。工商银行方面也积极配合,进一步恢复了锯齿形通道的避让空间,重现了大楼设计最初,供行人相互避让的“友好界面”。眼下,重见天日的这一空间,还能依稀从地面看到ATM自动取款机等银行设备的印迹。

今年元旦后,徐房修缮团队对淮海大楼建筑内部的管道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检修。由于部分管道仍采用90年前的铸铁管,漏水、渗水情况时有发生。然而,修缮污水管和废水管,需要进入居民家中。此时,“沟通”成为比“修缮”更重要的工作。

大楼底层由百年老字号乔家栅开设的“乔咖啡”,推出“包子+咖啡”的新式餐饮组合

东湖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俞陆平2019年刚刚到居民任职。在这位年轻的“80后”居委书记看来,协调老房修缮的难度丝毫不亚于疫情的常态防控。“每一次入户修缮前,徐房都会提前3-5天请我们通知居民,先打电话跟居民约时间,面对面商讨施工方案,确定具体施工日期,每一天施工前也要提前告知居民,确保家中有人,不会让居民措手不及。”

俞陆平还说,淮海大楼内居民总户数约为145户,出租率高达40%。除了小部分居住超过60年的老居民,其他后续搬迁到大楼的居民,对建筑的历史了解得并不深。然而,这次修缮,俞陆平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居民们,哪怕是租户甚至是“老外”居民,都开始主动了解大楼历史。甚至有居民询问,自己日常生活中有什么能做的,可以帮忙“一起保护好这栋大楼”。像陈伯伯这样身兼“原住民”、楼组长和党员等多重身份的“骨干居民”,则成为居委会与居民沟通的重要“润滑剂”。

此刻,走进淮海大楼,几乎每层楼都能见到居民摆放在走廊窗台的绿植、多肉、水仙花,足见大家对家园的热爱。“修缮有居民居住的历史建筑,既要有完善的细节方案,也要跟居民讲好‘大道理’。”俞陆平说,城市文明水平发展到现阶段,居民都能理解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街道和居委会要做的,就是不断激发居民对家园的热爱之情。

从居民楼门口仰望昔日“恩派亚大楼”    舒抒 摄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上海徐汇

(0)

相关推荐

  • 淮海中路542弄原飞龙大楼

    淮海中路538-544号.542弄.曾名飞龙大楼.占地面积2338平方米,建筑面积486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1922年竣工.1999年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优秀历史建筑. 现代式多层公寓,合院 ...

  • 看展回顾 ‖ 第39期:淮海中路徒步看展

    合影 本次看展活动共有22名朋友参与. 行程安排 简介 淮海中路,东起西藏南路,西至华山路,全长2.2公里,它是上海最为繁华的马路之一,有"东方的香榭丽舍大街"之称.如果说南京东路 ...

  • 淮海中路1984 海派美墅馆 独栋出租 .`

    该洋房区位于淮海中路.兴国路.武康路这片高级别的地段,步行交通大学5分钟,地铁公交都很方便: 百年淮海路贯穿了上海的三个区,长宁区这片虽没黄浦区那般芳容繁华,但尤显清新高雅: 淮海中路的弄堂口与沪剧会 ...

  • 与淮海大楼毗邻,又一百年公寓修缮一新,常熟路沿街风貌更美了

    每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气质和风韵,而历史建筑犹如一个个凝固的音符,记述并传承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见证并诉说着城市的演变和新生,承载并寄托着人民的记忆和梦想.在徐汇区衡复风貌区内坐落着许多历史文化建筑,等 ...

  • 3天42.4万人!武康大楼又火了,匆匆拍照的人却少了,这才是打卡上海老建筑的正确方式→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 武康大楼再度登上 上海乃至全国的热门景点榜单 短短3天 武康大楼所在的衡复历史风貌区 迎来42.4多万名游客打卡 不过,人们打卡的节奏却变慢了 ▽ 不再候着红灯间隙匆匆按下快门 而 ...

  • 90岁的淮海大楼“逆生长”,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模样?

    近日你若有机会路过常熟路淮海路口,会感觉整个路口的色调明亮了许多,几乎占据了半个街区的"庞然大物"淮海大楼刚刚完成了外立面修缮.拂去历史的蒙尘,这栋在淮海中路上展开面积最长色彩最浅 ...

  • 海上寻楼

    金山大楼 虹口区黄浦路43号 孙中钦 摄 武康大楼 徐汇区淮海中路1850号 孙中钦 摄 邮政大楼 虹口区天潼路395号 徐程 摄 ◆杨洁 意无涯 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一艘古老"船舰&q ...

  • 【探索】淮海路上这栋历史建筑修缮工作近尾声,明年春节后亮相

    徐汇区新闻办说,淮海大楼修缮项目自今年8月份开始正式启动,目前大楼的外立面修缮已逐渐进入尾声,如今正在进行一至二层外立面墙体的粉刷工作.明年春节后,修缮一新的淮海大楼将正式亮相. 始建于1931年的淮 ...

  • 在武康大楼,看到属于上海的诗意 | 睡前分享

    "我在这个街区长大,这里的街道上有春天会飘絮的梧桐树,夏天会传来响亮的知了叫声.这个街区的生活方式养育我长大,当我知道要在这里做一个讲座,一直有回到娘家的感觉."今年4月世界读书日 ...

  • 沈阳这条街,汇聚了几十座欧洲古典风格的百年老建筑,堪称城市会客厅

    沿街几十座百年老建筑汇集了巴洛克式.罗马式等多种欧洲古典建筑风格. 这里的夜晚更是与众不同.走进中山路的夜色,或与老友在时尚酒吧相聚畅饮,或独自走进24小时书店喝一杯咖啡,读一本小说,在璀璨夜色中感受 ...

  • 巴南区荒废百年老建筑,残垣断壁杂草丛生,身份特殊还有逃生通道

    从最初的秦朝开始,重庆内迁移民浪潮共有八次,其中对重庆影响较大的有三次,首先是明末清初的时候,历经战乱,人口流失严重,形成了两次"湖广填四川",其次就是1937年,重庆被确定为陪都 ...

  • 上海市中心的百年老建筑,变身精巧立体书,见证中国历史丨种草机

    上海熙攘热闹的新天地附近,在一个叫树德里的弄堂里面,伫立着一座百年老建筑,常引游人观望驻足. 清水墙.红腰线.石箍门.拱形门楣,典型的海派建筑在梧桐掩映下静默祥和.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 ...

  • “穿越”朝阳街!探寻这些百年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百年前 这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 百年后 这里历经风雨.繁华依旧 今天,走进朝阳街 见证这些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新中国电影院 动动手指,探访前世今生  ▼ 烟台人对于电影的痴迷 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

  • 上海魔都必看的15栋百年老建筑,爆美!

    文章来源:艺术与设计 ID:artdesign_org_cn 一栋栋历史建筑,是上海的文脉,镌刻着城市的记忆.这些建筑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每一个都美得惊心动魄,而且每一栋都承载着老上海的传奇故事和文化 ...

  • 当好百年老建筑的守护者!虹口这幢百年传奇建筑和你有话说~

    在我们的记忆中, 建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不仅承载着一段渐行渐远的历史风烟, 更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内涵和特色~ 在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 外白渡桥的北堍, 便有一幢历经了 一百七十余载岁月沧桑的老 ...

  • 上海必看的15栋百年老建筑,爆美!

    一栋栋历史建筑,是上海的文脉,镌刻着城市的记忆.2020年魔都首届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揭晓了,15个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获得了示范项目的称号. | 图:网络 这些建筑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每一个都美得 ...

  • 上海必看的15栋百年老建筑

    一栋栋历史建筑,是上海的文脉,镌刻着城市的记忆.2020年魔都首届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揭晓了,15个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获得了示范项目的称号. 这些建筑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每一个都美得惊心动魄,而且 ...

  • 张之洞路上的百年老建筑

    武昌的张之洞路,我从小到大以至现在告老还乡,都是在这里厮混.这里的一草一木."环肥燕瘦"我还是略知一二.比如老武昌城的九大湖(司湖.西川湖.菱湖.都司湖.西湖.歌笛湖.教唱湖.长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