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骑、小蓝折戟后又一冒进者,Hellobike的野望
几乎是前后脚,摩拜单车进驻韩国,ofo小黄车解锁西班牙、葡萄牙。当国内共享单车双雄在过去一天先后宣布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时,国内市场老三的位置却悄然易主,并且还在加快它的扩张步伐。
然而,当看到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秩序井然的单车静默伫立在街边的时候,不禁让人叹息,这样的行业第三名究竟有何意义?
近来,可能很多上班族已经注意到,曾经泛滥于华东地区的Hellobike(哈罗单车)又悄无声息地抢占了更多城市,大量投放旗下的共享单车。资料显示,截止今年9月Hellobike已经进驻全国超过100个二三线城市,并且取代小蓝单车成为行业第三。
但是,Hellobike的野心不止于此。在7月初那一轮融资之后,Hellobike方面宣称今年要逐渐扩张到150个城市,投放300万辆单车。而在不久后的一次共享单车领域论坛上,Hellobike官方甚至还表示,预计今年进入至少300家城市,投放500万辆单车,目标用户1亿人。
不得不说,Hellobike的“宏伟”计划令人惊叹。不过,我们也都看到了,此前有冒进行为的酷骑单车和小蓝单车已经先后出现资金断裂、难以运营的情况,那么Hellobike为何还要这样盲目扩张,冒进撞到的会是风口还是风险?
国内这场从2016年8月正面交火的共享单车大战,经过一年多的胶着仍在继续,只不过参战团队经历了一个“抛物线”般的变化。
起初,共享单车的战争发生在摩拜和ofo这两个最先布局的企业之间,而它们引发的风口陆续吸引了小蓝、小鸣、小白、优拜等数十家共享单车初创团队参战。然而,经过一轮一轮的融资、投放、扩张之后,共享单车市场的洗牌却提前到来,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等先后撤离战场。
就好像人们只能记得住阿姆斯特朗,却不知道落在月球上的第二双脚印是谁的,共享单车市场也一样。我们看到,资本和市场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摩拜和ofo身上,其他玩家的处境越发艰难,即便曾一度成为行业第三名的小蓝,也遇到了融资困难、扩张乏力的困境。而现在,共享单车市场的活跃企业仍在减少。
但总有一些人不按套路出牌,喜欢“另辟蹊径”,Hellobike就是一个代表。Hellobike从去年9月创立初期,就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线,不是对新生事物接受度更好、市场使用率更高的一线城市,而是避开ofo和摩拜,主攻一些二三线城市。
或许是风口正盛,或许是“路线正确”,Hellobike成立两个月后就获得了纪源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虽然Hellobike始终没有对外公布第一次的融资金额,但这笔资金成了Hellobike初期研发、造车的关键。
Hellobike的投放从出生后的第三个月开始,主要在东南沿海省份的二三线城市,比如杭州、厦门等。其中,Hellobike仅在杭州一地就先后投放了16万辆单车,占据杭州市场最大的份额。去过杭州或者就在杭州的朋友都能看到,Hellobike的市场占有率的确惊人。
Hellobike后续又在1月和4月分别获得了A+轮、B轮融资,市场也从杭州、厦门,扩展到宁波、福州、泉州、武汉等16座二三线城市。其官方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旬Hellobike累积投放了70万辆单车,用户注册数达1100万,单日订单数超过300万。而到了7月,Hellobike不仅进驻了南京、东营等90个城市,还获得了B+轮融资。
面对另类布局二三线城市、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的Hellobike,是什么原因让它在成立不足一年时间就能获得4轮融资呢?
懂懂笔记通过走访一些共享单车领域业内人士得知,这或许与Hellobike和阿里若隐若现的关联有一定关系。虽然从Hellobike公布的投资者名单中,并没有看到阿里系相关的名字,但其初创团队中的CTO和COO都出身阿里系,这可能就是Hellobike早期能够获得资本青睐的主要原因。
随着摩拜、ofo的第一梯队格局逐渐稳定,以及一系列不具备实力的小平台陆续退出,人们开始以为共享单车市场可能不会再有很大的变化。但实际上,共享单车市场的第二梯队里却始终没有停止更迭,尤其是走另类路线的Hellobike。
就在Hellobike一轮轮融资之后,它的野心也更大。在7月获得B+轮融资的时候,Hellobike开始计划拓展北方市场,根据其官方公布的计划显示,Hellobike预计以山东东营为基地辐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宁夏、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逐渐进入这些地区的150个二三线城市,投放约300万辆单车。
这时候,Hellobike的动作看起来已经稍显疯狂,但各项数据的增长让它尝到了甜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Hellobike扩张的同时,又适逢小蓝融资遇阻资金链断裂,其无法继续投放更多车辆,市场份额逐渐被超越。
随着自身份额的增长,和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的下滑,Hellobike成了共享单车市场第二梯队的领先者。而它的野心逐渐成为野望,甚至计划在年内进入至少300个城市,投放500万辆单车。
但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投放量不等于市场需求量。Hellobike如此规模的投放一定程度上是能提高它的进驻城市及单车总量数据,但市场作用其实并不理想,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无锡市投放的Hellobike
日前,懂懂笔记在无锡市中心的苏宁广场及县前东街附近发现,有大量的Hellobike共享单车被整齐的摆放在路边。但有趣的是,懂懂笔记通过几天早晚上班时间观察发现,这些车即便在上下班高峰期也几乎很少被人使用,静静地伫立在原地。
懂懂笔记向当地市民询问原由,一位于女士告诉懂懂笔记,不止是苏宁广场附近,市区里还有很多地方都停放着Hellobike,大多也是无人问津。“无锡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很多,使用也方便,而且这边雨水比较多,很多时候不适合骑单车。”
单从数据上来看,Hellobike的确成了仅次于摩拜和ofo的第三名。但根据无锡、保定等城市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Hellobike越来越快的扩张步伐其实并没有换来相对应的用户使用数据,单车日订单量远低于摩拜和ofo。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很多三线城市的共享单车使用率已经很低,而Hellobike甚至连一些县级市都投入了大量的单车,比如麻城(湖北黄冈下辖的县级市)。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Hellobike为了快速扩张城市占有率,提高进驻城市数量,已经不在乎单车投放到市场之后是否会大量变成“僵尸车”。
损坏的小蓝车
看到Hellobike这种猛铺二三线城市,甚至一些县级市场的做法,我们不免心生疑问。懂懂笔记通过与多位共享单车行业内人士交流发现,诱使Hellobike有这种操作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吸引资本关注、投资。一位专注共享单车行业的投资人士告诉懂懂笔记,共享单车市场发展初期,很多共享单车企业都是通过快速扩张,做出好看的市场数据来吸引投资人和资金,Hellobike很可能也是希望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单车投放量,来吸引资本投入。
其二,希望被行业巨头收购。“Hellobike早期的融资次数和融资金额较一般的共享单车企业要多,这也的确给它提供了疯狂扩张的本钱,但投资人所有的投资项目最终目的都是赚钱,而Hellobike目前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 共享单车领域分析人士对懂懂笔记表示,Hellobike希望共享单车能重演互联网行业前几年的惯例,竞争到一定阶段就发生并购,这可能也是它的投资人所愿意看到的。
不过,懂懂笔记的分析可能就要给Hellobike泼些冷水了。
先来看吸引投资这一点,根据目前的共享单车行业现状来看,Hellobike已经很难延续前期的吸金势头。首先,从数据来看,摩拜在全球180多个城市,投放了700多万辆共享单车,日订单量超过3000万次;ofo同样进驻了全球180多个城市,投放800万辆单车,日订单量超2500万。因此,共享单车行业的资本注意力和资源都越来越向摩拜和ofo倾斜,其他玩家的机会愈发减少。其次,从资本热度来看,共享单车行业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国内的市场规模已经接近瓶颈,市场上又出现更多投资项目,资本的关注点也不再盯着共享单车这一个行业。
再说到收购,虽然共享单车行业出现了并购的言论,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ofo的早期投资人对这件事最活跃,而上述投资人士向懂懂笔记透露,摩拜和ofo等共享单车企业及其他投资人并不看好共享单车并购,而且他还强调,头部平台完全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要花大价钱去收购呢。
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三点:第一,共享单车的用户重叠率很高,并购不能给共享单车企业带来很大的用户增长;第二,共享单车行业内的企业估值过高,即使排名靠后的企业也存在估值虚高的问题;第三,各个共享单车企业所拥有的单车形象千差万别,收购后对品牌形象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其实,据懂懂笔记了解,此前小蓝卯足了劲争第三就是抱着被收购的想法,也曾试图与行业前两名其中的一家进行过交流。至于结果已是显而易见,不仅丢了第三的排名,甚至被爆出押金提现困难等问题。
小蓝的经历可以折射出,在共享单车行业内即使拿到了第三名,也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或者心想事成。尤其是这个行业仍然变化不断,资本和市场的注意力又几乎全部集中在前两名身上,这就使得其他参与者的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眼下Hellobike的情况不比以前的小蓝乐观,疯狂的扩张换回来的可能不只有数据的增长,还有比以前更大的风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