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撕掉黄页标签,阿里重新定义跨境B2B
截至目前,9月的采购节,成交额同比于去年超过300%。这就是B2B业务的爆发力。
文丨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丨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如果我们不拥抱未来,不拥抱变化,不改革自己,未来10-15年,大家会哭天抢地。”这是马云最新的金句,在云栖大会上讲新制造业时候的一番论调,他认为新制造很快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带来席卷性的威胁和席卷性的机会。
马云这句话没有错,放到任何时间段,任何行业,其实都是适用的。就如同他两年前对新零售断言。
9月,对于阿里来讲,云栖大会、天猫造物节,九月采购节,都是一样重磅的活动,分别带代表着不同的业务线,但都是在印证着马云所说的变化。
制造业在面临巨变,同时消费端也在发生着变化,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也非常不确定。在这种局面下,跨境B2B需要升级,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B2B业务(Alibaba.com)是阿里的起家业务,已经走过了19年。阿里连续创业,从B2B的阿里巴巴国际站,到淘宝、天猫,还有今天的阿里云,每一个业务都是在创新、变化中成长。今天马云所说的各种变化、冲击,B2B业务也同样面临。
过去的Alibaba.com(阿里巴巴国际站)是一个黄页类网站,多年来一直解决撮合贸易,解决信息精准匹配的问题。过去几年间,阿里努力的方向是把所有贸易的链路尽量线上化,通过线上化、数据化,进一步加强对买卖双方的支撑,全面提升效率。
阿里巴巴国际站联席总经理张阔将这个升级称之为“新贸易”:“新零售是通过大数据通过云计算去重构人、货、场。本质上,新贸易也是一样,通过数据和互联网的技术,去重构贸易链路的各个环节。”
在懂懂笔记看来,新贸易的价值在于:在不确定的贸易环境中,在不断变化的买方、卖方需求中,可以在新贸易的基础设施支撑下,提升交易的确定性。
变化动荡的外贸环境中,提升确定性是第一要务
我们先来看看,外贸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B2B贸易平台,阿里对于客户的变化颇为敏感。“年轻化、移动化、碎片化。”张阔将国际贸易的变化总结为这三个趋势。
1、年轻化
先说年轻化。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可以看到,所有现在做跨境贸易或者跨境电商的人,无论是供应侧还是需求侧,都出现年轻化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年轻人天生就是拥抱互联网的,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他们喜欢各种先进的技术,包括AI的应用,他们愿意尝鲜,愿意在交易中更多地依赖技术的帮助。
六零后、七零后做外贸大都是通过线下交易会做生意、签大单,而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在线上完成所有的步骤。
2、移动化
移动化也是年轻化带来的一个变化。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B2B业务都应该是在办公室里,用IM工具或是邮件询盘。但事实是当下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非常高,越来越多的交易都在移动端完成。据阿里巴巴的统计,2017年对比2016年,无线端增速接近300%。2017年底,移动端的交易量已经超过PC端,今年移动端还在快速上升,预计从UV的角度和AB(active buyer)来讲,移动端都将大幅超过PC端。
3、碎片化
再来看一下采购的碎片化、高频化。以服装业为例,以前是一年采购两次,一次采购大批量,然后向下分销。而现在是底层的分销商直接上来采购,他们都是按需定制、按需销售的方法。每家采购的量很灵活,根据销量频繁采购,有可能一年采购多次。
各行各业的采购都在发生这样的变化,以前只有几个大的采购商,现在变成无数的中小采购商。仅以美国来看,在美国的海关能看到登记和注册的进出口的美国公司大概是10万家左右。但你真正看到在美国范围内从中国供应商这里采买的美国企业,达到500万家。就是逐渐通过互联网去做渠道下沉,外贸渗透到更多的中小企业当中去,不可避免的在交易中出现碎片化、高频化的趋势。
也就是说,传统的贸易,是大批发商对应大制造商,而今天因为互联网,不再需要层层分销,一端采购方是全球数以亿计的中小企业,另一端制造方是中国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平台方需要做的是将数以亿计的中小企业跟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制造企业匹配起来,实现资源的全球配置。
“以前是自己去线下展会签单,未来这种事会越来越少。慢慢地,全球会进入到一个柔性生产、柔性供应的过程中。”张阔看到的变化是需求的个性化,推动零售的柔性化,再往前推动生产制造的柔性化。
其实这就又回到了马云所说的新制造:IT时代诞生了制造业,而DT时代要诞生创造;IT时代是以我为主,而DT时代是以利他为主;IT要求标准化、规模化,而DT要求独特化、个性化、灵活性,新制造就是基于DT时代思想的制造业。
变化,带来的是交易的不确定性,而阿里国际站的升级,就是要把各种不确定变成确定。
“第一对于整个生产制造端的柔性的要求越来越大,第二个对履约的确定性要求越来越大。”张阔说道。
“如何帮助中国供应商提供确定性服务”,这是张阔给自己团队的新命题。他指出,阿里巴巴国际站今年基于用户的变化做出升级,其核心策略在于,第一,商品结构表达:确定的商品信息和属性;第二,物流升级:确定的物流信息和协商物流;第三,交易信息:直接询盘或交易,定制能力表达。
在B2C、C2C领域,我们看到线上交易已经非常完善,但是B2B的线上交易进展相对会慢一些,特别是跨境B2B交易的复杂程度非常高,不是技术就可以解决一切,所以将全部的贸易服务链条线上化,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而在张阔看来,天然就应该由阿里巴巴承担起“新贸易”的探路工作,“全世界无论是从贸易角度来讲,还是从生产制造角度来说,还是从数据重构贸易角度来讲,这将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数据化、线上化,用技术升级新贸易
怎么理解阿里巴巴做“新贸易”这件事?
新零售是把人、货、场重构,这里面有一个需求导向,根据用户需求的场景进行重构;还有一个技术导向,就是用新技术去搭建新的场景。
其实,“新贸易”也是一样,根据现在碎片化、高频化的场景,用新技术搭建一个新服务的链条。
以前,马云说过,阿里做的是电商的基础设施。后来,张勇也说过:“阿里巴巴集团一直是,未来也必将是,永远是一家技术驱动,使商业有所不同创造商业新赛道的公司,创造商业新赛道的数字经济体。”
所以,新贸易是什么?就如张阔所说:“通过数据和互联网的技术,去重构贸易链路的所有环节,让跨境B2B数据化、线上化。”当然,这对于供给侧、需求侧来讲,将是更加完善的跨境B2B基础设施。
从黄页到在线交易服务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这两年一直在不断增加新的服务项目,支付、金融、物流、通关等等,以及一些AI技术的应用。
跨境支付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手续费高,到款时间长,这些都是痛点。阿里巴巴国际站和支付宝共同搭建了全球性的B类支付网络,这可以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要核心解决的是大额信用卡支付一次成功率的问题,不能让海外买家在形成订单的形成因为支付不成功导致订单的失败。第二个解决海外买家向和供应商侧支付的透明化问题,当买家给供应商付款,需要让供应商在第一时间节点知道这笔钱到了海外的虚拟账号,需要在每一笔资金周转的过程中给供应商提供确定性,知道资金的流转的动向。第三就是降低费率,尽量把国际跨境B2B支付的费率降为零,在美国率先推动T/T支付,手续费为零,支付的到账几乎是秒级。
除了支付,对于买卖双方来讲,从资金的周转效率来看,金融服务也是非常迫切的需求。
每一笔B2B支付后面都有它金融的诉求,一旦买家卖家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周期付、赊销都是自然而然延伸的结果。阿里巴巴国际站通过与诸多提供金融类服务的海内外互联网公司深度合作,在客户授权的前提下可以调用它的信用,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做无抵押的赊销服务。也就是未来所有的海外买家,信用可以变成财富,最后所有海外的买家通过国际站端的支付,通过国际站端线上的交易也可以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变成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再说说物流。船代、货代公司都有百年历史,但是直到今天提供端到端跨境物流服务的现状还非常的“骨感”。有报告显示:只有三成的海外买家认为它的商品可以按时到达;有7.5成的买家认为他所有的物流的环节不可视化。
阿里巴巴国际站通过与菜鸟合作B2B物流网络,提供全球端到端物流,透明化可视化是阿里发力的方向。
一边是满大街找货的物流企业,另一边则是寻找靠谱渠道的中小卖家。阿里国际站最大的优势是每天有大量的需求,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跟运力公司做一个最高效的匹配,让中小卖家拿到最好的价格,同时全程可以看到商品轨迹。“打开手机,随时都可以看到船到哪了,就像在滴滴上看到行车轨迹一样简单。”张阔说。
除了上述这些环节,阿里还将更多的AI技术赋能于交易环节,帮助交易更加顺畅。比如在整个跨境电商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难题就是沟通问题:如何解决跨语言之间人的沟通?
从Alibaba.com成立的第一天起,它就是一个全球化的网站。到今天为止,已经支持43种语项的实时翻译。现在全世界范围内调用API次数最多的第一名的是谷歌,第二名的就是Alibaba.com。谷歌一天的API调用次数是10亿次左右。Alibaba.com主要解决跨境电商的产品翻译问题,这样的训练更加密集。今天,当卖家在平台上发商品时,这个商品可以同时被翻译成16种语言。
“阿里巴巴的技术首次超过人类对于语言的理解。”对于这项AI的应用,张阔很是自豪,“很快大家会发现,我们提供的翻译技术、自然语言技术,能帮助大家解决在日常跨境沟通里面的方方面面,这是技术带来的商业上的改变。”
【结束语】
作为阿里巴巴起家的业务,国际站还在保持着高速增长。据数据显示,从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的活跃买家增长加33%,支付买家增加203%,订单规模增加200%。
今年9月的采购节是阿里国际站年度最重要的全站两场大促之一,也像是云栖大会对于阿里云的意义。在阿里国际站全面升级的同时,今年采购节又创历史高峰:今年9月跟去年9月相比,截止到现在成交额增速超过300%。
可见,升级新贸易,还将带动阿里国际站业务再一次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