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陪诊师前景可期

陈文杰

  你是否有独自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当一个人在医院“孤独无助”时,你是否会想:“如果能有一个人陪着我,该多好啊!”前段时间,一条关于职业陪诊师的视频走红网络,“陪诊师”这一职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也为“孤独就诊”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严格来说,“陪诊师”并非新兴事物。早些年,不少医院就曾设立过类似“陪诊员”的岗位,为病患提供简单的就医指导、排队挂号、帮取报告等陪诊服务,这应该是“职业陪诊师”的雏形。然而,当时的医院陪诊还是小众服务,并非所有医院都有条件开设这一岗位,而有需求的病患也并非都负担得起。再加上“医托”“挂号黄牛”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陪诊员的生存空间,医护体系内对这一岗位的定位不明确,导致医院专职陪诊员发展十分缓慢。因此,医院陪诊服务一直处于比较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有的医院干脆直接取消了这一“鸡肋”岗位,转而提供导诊、指引等规范化服务。

  不过,这个对医院来说可有可无的岗位,在现实中却切中了许多独自看病困难群体的痛点、难点,如空巢老人、独居青年、孕妇、异地就医者等。显然,常规化的导诊服务,无法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就诊需求。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脱胎于医院的职业陪诊师便悄然兴起。

  其实,作为一种利他型的服务职业,职业陪诊师的出现,是值得肯定和承认的。尤其是对许多老年患者来说,陪诊师不只是一个“排队挂号、帮忙拿药”的好帮手,有时候更像是一个依靠。但不可否认的是,陪诊师这一职业,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应社会服务缺失而催生的商业“替代品”。陪诊师的工作性质也要求它不能作为一件纯粹的服务商品来兜售,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性、公益性,而且必须接受严格的行业监管。否则,陪诊师可能会沦为“医托”的马甲,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伪装。因此,相关政策法规要及时出台,尽快统一行业准则,规范行业生态,让其健康有序发展。

  虽然,当前陪诊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未来将会是一片潜力巨大的“银发蓝海”,值得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