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能读几多书
幼读唐诗,吟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禁不住问父亲:“万卷书有多少?”父亲指着书柜说:“没多少。一部《全唐诗》九百卷,一套二十五史三千七百八十二卷,《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一部小小的《古文观止》还十二卷呢。古人一卷书的篇幅,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章,万卷书其实并不多。一个人从七岁起每天读三卷书,到不了二十岁就能破万卷。至于能不能'下笔如有神’,那就看其有无天赋了。”
中国古代自有文字始,印过多少书?恐怕谁也回答不出。乾隆敕令刊刻的《四库全书》,“著录之书,凡三千四百五十七种,七万九千零七十卷,即著录实有各书之总数。总目中仅存书名,而未收其书者,凡六千七百六十六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六卷,即存目之书之总数。”这些书目,肯定要小于古代实际著书之数。在古代,一个条件优越的书生,毕其一生,也只能读完其中的很小一部分。父亲说,在科举制还未取消的清末,能读过百种以上的书,就算是很博学的人了,秀才、举人也不过如此。
民国以降,西学东渐,外文著作大量翻译出版。读书人不光要读中国书,还要读外国书。书的种类以几何级数增长。一个中型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就有十几万种,稍大点的图书馆藏书有上百万种,美国国会图书馆目前馆藏九千多万册(件),包括四百七十种语言,其中汉文书籍四十八万册。国内出版社每年出版的新书无计其数[1]。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读书人,就像掉进了书的海洋,毕其一生所能读到的书也只是沧海一粟。
那么,人在一生中最多能读多少书呢?总会有一个数量上的极限吧?“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七十岁,应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年龄。七岁读书,每天读五六十页,平均三四天读一本书,一年读一百本,六十年读六千本,这还不包括读报纸、杂志、公文、课本。如果有些书要复读、精读、研究、摘抄,一生能读三千本书,就算是一个非常刻苦的读书人了。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网络时代。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信息传播的介质和途径,也改变了自古以来人们单纯依靠印刷品(书籍)接受信息的方式。通过上网,同样可以读到大量的“书”。近年来,年轻人的阅读方式已有明显的改变。每天大量的时间用来上网看新闻、电子书刊、BBS的帖子,闲了看看电视、听听歌曲、玩玩游戏,能静下心读书的人已经不多了。对他们来说,读书已是一种过时的精神消遣,是一种需要有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支撑的奢侈享受,是与世无争的书生酒后茶余附庸风雅的情调,而不再是对真理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对哲理的思考、对艺术的品味。读书,在有些人眼里,已经成了孤独者的怪癖,一种不合时宜的行为。
时至今日,“一生能读几多书”已经不算是一个大众话题,甚至读不读书对许多人来说也都无关紧要。对功利事业的选择,任何时候都比读书更具吸引力。竞争的惨烈,尘世的喧嚣,生计的艰辛,欲念的诱惑,摧毁了多少读书人宁静的心态,迫使他们无奈地抛弃自己的精神家园,卷入滚滚红尘,在欲海尘寰中随波逐流,泯没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