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高热不要忽略了“伏气”的影响
I导读:高热临床治疗多采用对症处理,原因不明的病人,中医也多宗伤寒、温病,作者根据中医“伏气”理论辨证治疗外感高热症,取得了良好效果,一起来学习作者如何“察伏气”治外感高热。
治外感高热当察“伏气”
作者/胡宏普,曹祖盛
高热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之一。外感高热来势凶猛,发展迅速,传变较多。自1986年以来笔者根据中医“伏气”理论辨证治疗外感高热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列举二例如下。
病例1
邱某,男,32岁,1992年11月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5℃~40.5℃之间波动,在某职工医院住院治疗,西医各项理化检查无异常,洛阳某院、地防病防治院、防疫站查病因未果。高热时须用安乃近口服,或复方氨基比林针肌注可得暂时缓解,但停药则热势复炽,先后使用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病毒唑及清开灵针等中西药治疗半月余,并配合中药汤剂口服,效果不佳。邀余会诊,查病人虽发热,但精神尚佳,微恶寒、汗出、口渴不欲饮、头重、溺赤、大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而数。此伏暑晚发,虽病久幸未传变,治当辛凉解表、清暑化湿;以期表里双解,药用银翘散加减:二花30g、连翘15g、竹叶10g,杏仁9g、滑石30g、生苡仁30g、通草12g、苦参10g、薄荷10g、白蔻仁6g、石膏30g。1剂后热势减退,体温降至38℃以下,3剂后热尽退,诸症减轻,后以原方加减调理而收功。
病例2
王某,男,18岁,学生,2000年1月就诊。患者因不慎衣着遂致恶寒发热,体温40℃左右,头痛汗出,在村卫生所按“上感”调治3天,发热不退,遂到我院就诊,查三大常规、胸片、心电图未见异常,按“发热待查”予静点先锋V号针,穿琥宁等对症处理2天,病情无变化,查病人高热、微恶风寒、汗出、口干不欲饮、心烦、纳差、小便黄、大便溏垢、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证属冬日伏暑,卫营两病兼有湿滞。治宜辛凉解表、清营泻热,佐以化湿、导滞,方选银翘散加减:二花30g、连翘15g、竹叶10g、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5g、麦冬15g、槟榔15g、黄芩15g、大黄10g。2剂后热势减至38.5℃以下,黄腻苔渐化,大便仍溏,继服3剂,热势降至37.3℃,后以本方加减调理半月而收功。
讨论
外感高热的治疗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对因对症处理。但对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待查”病人,西药抗炎祛热的疗效欠佳,手段欠缺。中医对本症多宗伤寒、温病,治用辛温、辛凉,此为固定不移之法,但在具体病例中,应重视“伏气”温病之存在。薛瘦吟云:“伏寒伏气即春温夏热病:伏暑伏气即秋温冬温也。”此处秋温冬温也即“伏暑晚发”,“冬日伏暑”。据此笔者为一些不明原因的外感高热证,遵“伏气”温病理论,依邪伏部位(募原、少阴、肌肤、营分等)的不同,在辛凉解表的同时,初起即重用清气化湿、清热解毒、清营凉血,并依据个体差异和兼证,酌加消食导滞、理气化痰、活血化瘀之品,使邪无所伏,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此类病人应重视善后调理。“祛邪务尽”,慎防“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何廉臣按:“春夏间伏气温热,秋冬间伏暑晚发。其因虽有伤寒伤暑之不同,而其蒸变为伏火则一,故其证治疗法大致相同,要诀在先辨湿燥,次明虚实,辨得真方可下手。”可谓要言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