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看似聪明,长大却没出息,爸妈别高兴太早

'孩子总是自己的好',每位父母对这句话都感同身受,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很聪明,即使别人家的孩子再怎么优秀,也没有自己的孩子聪明,所以,这些父母逢人就夸孩子“聪明”。

尤其是那些在学校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更是成为父母眼里的骄傲!其实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孩子将来是否成功并没有必然的决定关系,而影响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则是孩子的综合素质。

小宪从小就是总在班里考第一的“别人家孩子”,一路顺风顺水的考入重点初中、高中,然后进入了一所排名靠前的985大学,前景看似一片光明。

而小宪的父母为自己的孩子也感到特别骄傲,自然也是每次和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谈论的焦点,可以说,小宪的父母完全活在别人的夸奖、羡慕的光环之下。

大家也一直期待小宪将来会非常有出息,可是当小宪大学毕业以后,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和打击。

一开始他依靠骄人的成绩单,顺利地进入了一家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从事研发岗位。可是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并且不善于与其他同事交流、沟通,最后惨遭公司辞退;后来就是小宪不停地找工作、换工作,但是仍然接连碰壁。

对于儿子在工作中的表现,他的父母也很诧异,上学时期如此优秀的小宪,为什么进入社会以后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清华校长曾坦言说:“有几类孩子看似聪明,但将来很多都没出息,父母们也别高兴太早'。

1. 爱耍小聪明的孩子

耍小聪明的孩子,其实他们的智商都很高,而且脑袋瓜运转得非常快,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而且能够迅速找到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的也很巧妙。但是如果仔细推敲,就能发现,其实这只是一些小聪明和投机取巧,并且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找理由。

比如,小南不喜欢牙膏的味道,每次刷牙时,他会故意要关上洗手间的门,他先把牙膏往厕所的马桶里挤,然后拿着杯子装上水,假装刷牙,差不多到实践了,便开门和妈妈说已经刷完牙了。

这类孩子把聪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如果父母无视这一点,甚至逢人便炫耀孩子的小聪明,那么很容易让孩子把“耍小聪明”当作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无疑会让孩子过于追求短期目标,而忽视成长过程中的大智慧和大目标。

这也是心理学上变相的阳性强化法,当被“爱炫耀”的父母用在了错误的目标上,就会不断地强化孩子耍小聪明的行为。

2. 被过度保护的孩子

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就由父母包办了从穿衣到上学的书包,甚至刷牙、吃饭,都由父母代劳。孩子几乎不用做任何事,也不需要做任何决定,更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而这样的孩子也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完全依赖于父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巨婴”。

这些“巨婴”在小时候,就经常会撒娇一样的跟父母说:“妈妈,你喂我吃饭,这样我吃得香!”一句甜言蜜语,对于父母来说很受用,父母听到这样的“溢美之词”,自然是非常开心!

这类孩子很会察言观色,知道父母在乎什么,所以就专门挑父母爱听的话,这类孩子看起来真的很聪明!但是,他们也终将会被社会淘汰,因为他们将来无法真正的独立,也没有信心去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自然也就不会有大出息。

父母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从小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适度放手让孩子去做,父母懒,孩子揽!在一些事情上,父母“懒惰”一些,那么孩子反而会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成长得更快!

3. 眼高手低的孩子

有很多孩子学习的时候,只要看一下题目就知道怎么做,但是做题时却错误百出,粗心、马虎等频频出现。这些孩子往往比较聪明,可正是这些聪明让孩子反而静不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总觉得“自己会”,实际上很多知识点都掌握得不扎实。

对于这类孩子,父母要时刻告诫孩子要静下心来,努力掌握所有知识点,不要一知半解。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及时查漏补缺,完善所学的知识点,帮助孩子建立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对于新知识、新情况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看起来的“智商”本就没有高低之分。

孩子在学校时的成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孩子是否聪明,但是与孩子将来的成就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决定孩子未来的关键在于孩子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那么你觉得还有哪些孩子看似聪明,将来也不会有出息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