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 | 治病当活泼泼地——围绝经期综合征医案一则
“治病当活泼泼地,如盘走珠耳”。这是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说的一句话。尽管很少有人能像叶氏那样活泼泼地从伤寒中走出温病,但中医的特点决定了中医临床必须“活泼泼地”,任何扼杀中医灵性的所谓“规矩”的东西都会扼杀中医的临床。八股式的、教条式的文字有助于中医入门时的学习,但无益于临床水平的提高。
任何扼杀中医灵性的所谓“规矩”的东西都会扼杀中医的临床。
焦某,女,52岁。2003年7月9日初诊。3个月前“感冒”,经“大发汗”后周身不适,诸症纷出,自服“杞菊地黄丸”6盒,“养阴清肺丸”6盒,多种抗生素及汤药,病情日重。诊见:头晕,目困,耳鸣,咽干,咽部异物感,咽痒虫爬感,困乏思睡而入睡困难,纳食欠佳,时有呕恶,喜食冷而食入胃脘不舒,腰酸腰困,阵发性汗出。近3年来月经紊乱。舌质暗红,舌苔黄白厚腻,脉沉细弦。证属虚实互见,寒热并存,补则助邪,泻则伤正。治以温胆汤方合血府逐瘀汤方加减。处方:姜半夏12g,陈皮12g,茯苓12g,枳实12g,竹茹12g,柴胡9g,赤芍12g,桔梗12g,怀牛膝9g,当归12g,炙甘草3g。水煎服。2剂见效,连续4诊,共服13剂(有加减)。
2003年7月22日五诊:头窍、五官诸症俱减,胸、胁、胃脘不畅,舌苔腻有减但尚呈薄黄白。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加减。处方:柴胡9g,桂枝9g,赤芍12g,黄芩12g,茯苓12g,姜半夏9g,党参6g,生龙、牡(先煎)各30g,炒谷、麦芽(各)12g,炙甘草3g。连续4诊,共服15剂。
2003年8月12日九诊:诸症俱不明显,唯剩咽部不适。患者开始间断服药。舌苔转薄白。逍遥散方加减。处方:柴胡9g,当归12g,生白芍12g,茯苓12g,炒白术12g,桔梗12g,射干12g,炙甘草3g。连续2诊,服药8剂。
2003年8月26日十一诊:药后已无不适。昨日生气后出现间歇性耳鸣,口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弦。小柴胡汤方加减。处方:柴胡9g,黄芩12g,姜半夏9g,党参6g,蝉衣9g,生甘草3g。服3剂,症失,停药。
按:本案治疗成功,全在方随证转,灵活调治,用药灵动而不呆钝。本案可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也可以被专科医生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慢性咽炎”、“慢性胃炎”、“神经官能症”等,如果用药呆守于“治病”,或套用专病专方,要想取得疗效也难。
局限于专病专方和分型论治是医生的悲哀和病人的不幸。也许,这句话是对的。
本文摘自高建忠老师《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高建忠
编辑: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