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战国秦史上的三年内乱:真实还原秦昭王即位的那些刀光剑影
本期话题
公元前305年,登基仅4年的秦武王突发意外,死于非命。秦国从此陷入了一段长达3年的内乱。公子嬴稷与公子壮为了争夺下任秦王之位展开了生死搏斗,最终嬴稷胜出,成为秦昭王。
究竟是谁在这次内乱中为嬴稷的上台保驾护航呢?是宣太后?是穰侯?还是另有其人呢?
秦昭王对穰侯魏冉的信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立起来的呢?《史记·穰侯列传》载: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
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冉;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而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
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史记·穰侯列传》
从秦昭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至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在这长达30年的时间里,穰侯魏冉一直牢牢占据着当朝相国、首辅大臣的位置。
追溯其源头,司马迁说,这首先得归功于魏冉在秦昭王初年发生的一次名为“季君之乱”的政治危机中立下殊勋。关于这檔历史事件的详情,杨宽先生在《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中是这样描述的:
秦武王卒,无子。因而王室爆发争夺君位之内乱,先后持续三年之久。是时武王母惠文后,即惠王后,与武王后支持公子壮立为君,即所谓“季君”。而昭王(即公子稷)母芈八子(即宣太后)支持昭王立为君,同时有两君并立。
(中略)惠文后与公子雍、公子壮同时被杀,(中略)《秦本纪》称“庶长壮与大臣、诸公子为逆”,《穰侯列传》又谓“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盖昭王之异母诸兄弟多支持庶长壮为君,因而“皆灭之”。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这是一场战国秦史上罕见的分裂内乱,并且就那样毫无征兆地突然爆发了——秦昭王嬴稷的王兄,23岁的秦武王在与力士孟说比赛举鼎的时候突发意外,绝髌身亡。此时距离他新登大宝不过4年,年轻的武王甚至都没来得及留下子嗣,这意味着虚悬的王位不可能由他的直系后裔而只能由旁系亲属来继承。
一兔走衢,万人逐之。武王的死迅速在诸庶弟中引爆了争夺继承权的火并,秦国政坛也因此分裂为相互敌对的两个阵营。杨宽先生对此有评论说:
《秦本纪》称公子壮为庶长壮,盖壮时为庶长。秦之庶长常统军作战,故壮能与昭王争立。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公子嬴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王)要想接过嫡兄秦武王的王位,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公子壮。杨宽先生说,公子壮其时已经爵位庶长,很可能是一位统军作战的将军,故而能对嬴稷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这个分析仍嫌简略,我们不妨循着杨先生的思路再做一点补充和修正。首先,当年商鞅变法的时候曾经对秦国的宗室成员做出过军功获爵的特别规定: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公子壮既然爵为庶长,依据军功爵制的规定,不排除他曾经立过战功的可能。其次,据《史记·秦本纪》所载,“庶长”在秦国以往的历史上不止一次扮演过废立国君的政变策划者的角色:
怀公四年,庶长朝与大臣围怀公,怀公自杀。
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沈之渊旁。
——《史记·秦本纪》
大概是参照过往的这些历史经验,杨先生才会将公子壮描述为一位手握兵权的实力派人物。
但我个人私意以为,公子嬴稷真正的威胁恐怕不是公子壮本人。按照秦国的政治惯例,庶长的确常有统军作战的使命,但为了防止军人专权,秦制规定必须临战命将。军事行动一旦结束,将领的指挥权即行解除。
因此,就算公子壮曾经立过战功,也不代表他这时候能够调动军队,夺权篡位。事实上,《秦本纪》也仅仅提到公子壮“为逆”,没说过他发动兵变。
再者,从年龄上分析,刚刚驾崩的秦武王乃是先君惠王的嫡长子,继位的时候只有19岁。无论公子壮还是公子嬴稷都是武王的庶弟。
嬴稷要比秦武王小三岁,直到武王去世后的第三年他才举行冠礼,因此《史记·穰侯列传》说“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嬴稷尚未成年,只是名义上参加了新任秦王的争夺战,真正的幕后推手其实是他的母亲宣太后。
至于公子壮,他的年龄或许比公子嬴稷还小。他公然僭号为王,人称“季君”——“季”往往是古人对家中最小的儿子的称呼,从这个称号看,公子壮极有可能是秦惠王的少子。这个少子之所以站出来挑战嬴稷的继承权,是因为他得到了嫡母,也就是秦惠王的正宫王后惠文后的支持。
惠文后为什么支持公子壮?我注意到,《史记》仅仅提到了公子嬴稷的生母是宣太后,可没记载公子壮的生母是谁。如果公子壮的生母此时已逝,那么立他为君,嫡母惠文后仍将独享太后的尊荣。可要是公子嬴稷登上王座,他的生母宣太后势必威胁到惠文后的地位。
很可能是为了固权自保,惠文后不得不推公子壮出来与嬴稷竞争。惠文后表态支持公子壮,至关重要。因为她的影响,秦惠王的大多数庶子,甚至包括秦武王的孀妻武王后都选择了站在公子壮一边来反对嬴稷。
这样一分析,我们就会明白,这场以公子壮和公子嬴稷的名义展开的王位之争,幕后其实是两宫太后——惠文后和宣太后在掰手腕儿。
鉴于惠文后是秦惠王的正妻而宣太后只是侧室,胜负的天平一开始其实是倒向了惠文后和公子壮的一边。更别提秦武王暴毙的时候公子嬴稷还远在燕国为质,要想同坐镇国内的公子壮竞逐王位,他鞭长莫及。
人在燕国,处于劣势的嬴稷最终是怎样扭转乾坤,决胜千里的呢?司马迁说,这里头的关键人物就是他的舅舅魏冉。
魏冉以将军的身份控制了京畿的驻军,帮助嬴稷击败了公子壮。而他之所以能够夺取兵权,司马迁的解释是,因为魏冉资历深厚,他是一位自秦惠王时代就在朝廷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三朝老臣。如果我们相信司马迁的解释,很可能会因此作出如下的判断:
魏冉在惠文王、武王时就任职用事,所以当武王诸弟争君位时,唯有魏冉权力最大,于是将芈八子所生的则立为王,是为昭襄王。(中略)昭襄王即位后的内乱,至此告一段落,秦国军政大权实际操在魏冉手里。
——林剑鸣《秦史稿》
我私意以为,司马迁有可能夸大了魏冉在秦昭王继位之初的地位和影响力。
首先,对公子嬴稷来说,争夺君位的头一个困难不是攫取兵权,而是要尽快离燕返秦。在这个问题上,魏冉可帮不了他的忙。嬴稷返国夺位是仰仗了谁的帮助?《史记·赵世家》记载:
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絶膑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史记·赵世家》
虽然秦武王暴卒的时候嬴稷远在燕国。可偏巧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此时正在为赵国独吞中山的扩张计划展开外交布局。中山国一直仰仗齐国的支持来对抗赵国的兼并。为了制约齐国,武灵王需要强援。放眼天下,还有哪个国家的实力能比秦国更强?
倘若能扶立一位亲赵的新秦王,建立起巩固的秦、赵联盟,对赵武灵王即将实施的大计划必有帮助,有鉴于此,赵武灵王才会主动派代相赵固送嬴稷归国。
其次,如果真像林剑鸣先生所说,自平定公子壮的内乱之时起,秦国的军政大权就落到了魏冉的手里,那么在戡乱的当年,即公元前305年魏冉就应该上位丞相了。可事实是,魏冉要迟至十年以后的公元前295年才正式拜相。掌握军政大权,却又做不了百官之首,这该怎么解释呢?
我不否认在嬴稷夺位的过程中,魏冉有可能夺取了京畿驻军的指挥权,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他不太可能因此一跃成为秦国政坛仅次于秦王的二号人物。
在《史记·秦本纪》对秦惠王和秦武王两朝的编年记载中,都没有提到魏冉的名字,也就是说惠王、武王两朝重要的内政外交事件都没有他参与的记录。就算秦昭王即位之初,魏冉已是三朝元老,但此时的他和后来那个一言决事的穰侯还远不能相提并论。
嬴稷要想压倒惠文后和公子壮,仅凭魏冉的分量是不够的。他需要一位重量级人物的支持。而这个为后世许多史家所忽略的人就是右丞相樗里疾。
樗里疾是秦惠王的弟弟,秦武王和秦昭王的叔叔,在秦武王去世的时候是身份最为尊贵的宗室大臣。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秦国正式设立丞相一职,樗里疾和客卿甘茂分别担任了右丞相和左丞相,成为百寮之长。
要知道,此时的秦国丞相还经常领军出征,集军政、民政于一身,事权之重和后来专管民政的丞相如范睢等不可同日而语。
我之所以提出樗里疾而非魏冉才是拥立秦昭王的定鼎之臣,是因为《史记》记载,秦昭王即位后,左丞相甘茂和宣太后的娘家人向寿在外交政策上产生尖锐矛盾而遭到排挤,被迫出逃齐国。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史记》说: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甘茂出逃后,《史记》中未见秦昭王再行命相的记载,这就意味着樗里疾从右丞相变成了“独相”,左、右两丞相的事权都归并到了他这儿,他的实际权力相比于武王一朝更大了,所以司马迁说他“益尊重”。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照常理推论,新登基的秦昭王应该想方设法加强王权,限制这位前朝首辅才对,可樗里疾不但没有遭到边缘化,反而更被重用。除非他是拥立新君的大功臣,否则没有哪位新王会对给予他这样的优待。樗里疾联合自己的嫂嫂宣太后将侄子嬴稷推上王位,唱的似乎是一出“辛酉政变”的戏码,而樗里疾在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大概就是恭亲王奕䜣。
秦昭王执政的头七年里,樗里子独霸相权,更兼有王叔之尊。有这位宗室长者立在当朝,魏冉要想开启属于自己的时代,还需要耐心地等下去。
参考文献:
范祥雍《战国策笺证》;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林剑鸣《秦史稿》;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