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犀复明散

原创 半聪先生 抱朴堂丹道 今天
收录于话题
#中医学博士后颜文强
45个
守拙草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生犀复明散

作者:顔文强

作者简介

颜文强,1983年10月出生,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人,现为大理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学理工科、后学文科、再学中医科,注重文理交叉。先后师承闽南师范大学邓文金教授、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一级教授、院士待遇)詹石窗教授、新安医学“张一帖”第十五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荣获2017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重大文化工程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3项。目前主要从事道医哲学、古中医药学、古天文历法等研究。

生犀复明散:“治诸般眼疾:赤芍药二两、黄苓(当为“芩”字——笔者注)一两、木通二两、桑白皮二两、龙胆草二两、防风二两、羌活二两、当归尾二两、大黄八钱、枳壳(去瓤)六钱。

右㕮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新取桑白皮少许,同煎至八分,食后服。如目赤障厚者,加生蚌粉;痛肿者,加生地黄。效。”[1]

本方出自《仙传外科秘方·卷十一》。文中提到可以用以治疗“诸般眼疾”,可见如眼睛昏暗、视物模糊、见风流泪、白内障、青光眼等诸症,皆可治疗。同时方中特别强调“赤障厚者,加生蚌粉;痛肿者,加生地黄”。“赤障厚”即眼睛干涩赤痛或长胬肉(息肉)。

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其药用功效的明确记载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2]芍药花颜色鲜亮,历代常作为观赏花卉,为花中极品,《本草纲目》记载了古人分别将牡丹、芍药称为“花王”“花相”:“群花品中,以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3]李时珍指出说:“芍药,犹婥约也。绰约,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4]值得注意是,芍药有两个品种——赤芍药和白芍药,今正名分别称为白芍、赤芍。赤芍多系野生,开的花瓣为紫红色或粉红色且花瓣较小;白芍以种植为主,其开的花瓣以白色为主,花瓣较大;赤芍的药用部位——根外皮粗大,纵纹较深成黄白色,白芍根外皮比较光滑一些,没有纵纹,为白色;在主产地方面,“白芍以四川中江、安慰亳州和浙江杭州为道地,赤芍产四川及北方各省。”[5]而对于二者性能的区别,李时珍分析道:“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6]《本草分经》言:“赤芍泻肝火,散恶血,利小肠。白补而敛,赤散而泻;白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能行血中之滞。”[7]就是说,赤芍主通利而散,白芍主补益而敛。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详细分析说:“芍药原有白、赤二种,以白者为良,故方书多用白芍。至于化瘀血,赤者较优,故治疮疡者多用之,为其能化毒热之瘀血不使溃脓也。”[8]可见,赤芍药通瘀除浊与其粗壮的根茎有关系,其味苦而寒,其药气降下可入肝气破瘀血,防止肝气过于上亢。张璐先生在《本经逢原》曰:“赤芍药,酸苦微寒,无毒。……赤芍药性专下气,故止痛不减当归。”[9]《神农本草经疏》也言:“(赤芍药)主破散,主通利,专入肝家血分,故主邪气腹痛。其主除血痹,破坚积者,血瘀则发寒热,行血则寒热自止。血痹疝瘕,皆血凝滞而成,破凝滞之血,则痹和而疝瘕自消。凉肝故通顺血脉。肝主血,入肝行血,故散恶血,逐贼血。荣气不合则逆于肉里,结为痈肿,行血凉血则痈肿自消。”[10]方中用赤芍治疗眼睛诸疾即是运用其药气通瘀散浊、清热凉血之力来畅通眼部的血脉、气脉。

方中所用黄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别名腐肠、空肠、子芩、鼠尾芩、条芩、宿芩、西芩、北芩、黄文、妒妇等,今以黄芩为正名。《本草纲目》阐释其名内涵曰:“时珍曰:芩,《说文》作菳,谓其色黄也。或云芩者,黔也,黔乃黄黑之色也。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故又有腐肠、妒妇诸名。妒妇心黯,故以比之。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或云西芩多中空而色黔,北芩多内实而深黄。”[11]可见黄芩的诸多名称皆与其形态密切关联。黄芩药用功效的明确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12]黄芩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及东北等地,其中河北所产质量优,是为道地药材。黄芩性喜温暖凉爽气候,耐寒、耐旱、耐贫瘠,故最适宜于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的向阳山坡、荒地上。其味口尝较苦,可见性显寒。缪希雍说:“黄芩为苦寒清肃之药,功在除热邪而非补益之品,当与黄连并列。虽能清湿、利热、消痰,然苦寒能损胃气而伤脾阴,脾肺虚热者忌之。”[13]这就是说,黄芩清利之性可除虚热,但苦寒之性会伤害脾胃之气,故要多味配伍。值得注意的是,黄芩的形态有一显著的特征——中空,这就提示我们其药气可入肠道除瘀浊如肠痈(即肠道长肿瘤)。对此,《本草乘雅半偈》阐释曰:“黄芩一曰腐肠,一曰内虚,有黄离之象。柔得乎中,体虚而用实也。荄(gāi)中腐,乃腐化耳。故主腹肠诸热,实满于中,为黄疸澼痢,水停血闭失于腐化,反现腐败者,对待治之。恶疮、疽蚀、火疡,实者虚之,热者平之,若厚肠腹,并厚肌肉矣。”[14]当然,黄芩的“厚肌肉”是其通过吐故除浊为脾气的纳新体现出来的。张志聪在《本草崇原》也云:“黄芩色黄内空,能清肠胃之热,外肌皮而性寒,能清肌表之热,乃手足阳明兼手太阴之药也。”[15]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对于其功能也以药象理论进行解释:“此以形色为治,黄芩中空而色黄,为大肠之药,故能除肠胃诸热病。黄色属土属脾,大肠属阳明燥金,而黄芩之黄属大肠,何也?盖胃与大肠为出纳水谷之道,皆统于脾。”[16]《本草思辨录》言:“金以黄为贵而黄属土,黄有土金相兼之德,故黄芩亦入肺胃与大肠,表里之热无不能解,《本经》所以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也。”[17]可见,黄芩药气主要入大肠、肺气和胃气,其性降下通利而除浊。

方中“木通”是落叶木质藤本植木通科的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或毛莨科川木通的木质藤茎,别名通草、附支、万年藤等,今以木通为正名。李时珍分析其名称内涵:“时珍曰: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18]可见是根据外观形态命名的。木通药用功效的最早记载是以“通草”和“附支”为名见于《神农本草经》:“通草,味辛,平。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一名附支。生山谷。”[19]在主产区方面,原植物“木通主产于陕西、山东、江苏、安徽等地;三叶木通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白木通主产于西南地区”[20]。毛莨科川木通主产于西南地区,其中以四川所产为道地药材。木通为藤茎可长达10米,且为木质,可见其通络的力道较大;另一方面其味苦而淡故性微寒,药气以降下为主。《本草崇原》解释说:“木通藤蔓空通,其色黄白,气味辛平,禀土金相生之气化,而通关利窍之药也。禀土气,故除脾胃之寒热。藤蔓空通,故通利九窍、血脉、关节。血脉通而关窍利,则令人不忘。禀金气,故去恶虫。”[21]可见,木通可入胃气、小肠除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更指出其有从上到下一路通下之效:“木通,手厥心包络、手足太阳小肠、膀胱之药也。故上能通心清肺,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22]《本草分经》也说:“(木通)上通心包,下通大小肠、膀胱,降心火,而因清肺热,导诸湿热由小便出,兼通大便,利九窍、血脉、关节,治上中下三焦火症及脾热好眠。”[23]张锡纯也分析说:“木通,味苦性凉,为藤蔓之梗,其全体玲珑通彻,故能贯串经络,通利九窍。能泻上焦之热,曲曲引之下行自水道达出,为利小便、清淋浊之要药。其贯串经络之力,又能治周身拘挛,肢体痹疼,活血消肿,催生通乳,多用亦能发汗。”[24]总的来讲,木通质地较坚韧、色黄,味苦,故以入胃肠之气为主,其降心火、下膀胱利小便都是其降下的作用。也因为其通利力道较大,故阳气不足者与孕妇禁用,《神农本草经疏》曰:“木通性通利,凡精滑、不梦自遗,及阳虚气弱,内无湿热者,禁用。妊娠忌之。”[25]方中用木通配伍,主要是通肠胃之瘀浊,为脾气腐熟运化食物奠定基础,同时眼睛也为九窍之一,以空明为体,适当地通利有利于肝血的柔润温升。

方中“桑白皮”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桑树的干燥根皮,别名桑根皮、桑根白皮、桑皮、白桑皮等,今以桑白皮为正名,以其色白而得名也。桑白皮药用功效的最早记载是以“桑根白皮”为名见于《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26]原植物桑树在我国南方分布广泛,性喜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耐旱,不耐涝,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高,只要排水性好,一般均能生长良好。桑树的桑叶和根皮都是良药。由于桑白皮的药用部位是根部之皮,故有清凉敛降之性,且颜色黄白色,加上其味甘、淡,故性微寒主要对应肺气、旁及胃气,而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效。《神农本草经疏》曰:“桑根白皮得土金之气,故味甘气寒而无毒。”[27]《本草纲目》云:“桑白皮专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28]黄宫绣在《本草求真》则分析说:“桑白皮专入肺。辛甘性寒,善入肺中气分,泻火利水,除痰泄气。”[29]《本草分经》言:“甘、辛,寒。泻肺火,散瘀血,下气行水,止嗽清痰。”[30]周岩在《本草思辨录》云:“桑根白皮甘辛入脾肺,而气寒复入膀胱,能驱脾肺中之水气从小便出,故水肿、腹满、胪胀胥治之。”[31]就是说,桑白皮有利尿之功主要是入肺气和胃气去湿的自然结果。方中用桑白皮治疗眼疾主要是借助其入肺气敛降以平肝气的上亢之偏和入胃气除湿排浊的功效。

方中“龙胆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的干燥根、根茎,又称龙胆、凌游、草龙胆、地胆草、胆草、苦草等,今以龙胆为正名。《本草纲目》受载其药名的由来:“叶如龙葵,味苦如胆,因以为名。”[32]龙胆草药用功效的最早记载是以“龙胆”和“陵游”为名见于《神农本草经》:“龙胆,味苦,寒。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盅毒。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一名陵游,生山谷。”[33]龙胆草原植物龙胆今天常用有三种:关龙胆、条叶龙胆、坚龙胆。其中“关龙胆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条叶龙胆亦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坚龙胆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34]龙胆多系野生,主要生于路边、山坡草地或灌丛中,其性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忌强烈日晒。由于龙胆草苦味很重,且根茎多细小,故通利较强,以降下为主。药名直接点名了其可入胆之性。我们知道,肝与胆相表里,而胆气以降为顺,与容易上亢的肝气相辅为用。《本草乘雅半偈》阐释言:“细详名义,合甲胆之体用。宜入肝之府,少阳之枢药也。其气寒,逆治热为本,阳为标,相火为化者也。其味苦,苦曰炎上,苦性走下,苦能入骨,故主骨间寒热,及惊则气上,痫则气下,不循枢象者也。”[35]胆气为少阳,足少阳胆经从头至足循行于人体两侧,有沟通阴阳之妙,故胆气的下降有枢纽之功。《本草崇原》也曰:“龙胆草根味极苦,气兼涩,性大寒。茎如竹枝,花开青碧,禀东方木气,故有龙胆之名。龙乃东方之神,胆主少阳甲木,苦走骨,故主治骨间寒热。”[36]龙胆草入胆气退肝气之邪热,故有明目之效。《雷公炮制药性解》分析说:“龙胆草,味苦涩,性寒,无毒,入肝、胆、肾、膀胱四经。退肝经之邪热,除下焦之湿肿,明目定惊,治疸止痢,能杀疳虫。……《图经》龙胆秋令开花,冬间结实,属金与水,金能制木,水入肾家,胆与膀胱乃肝肾同步之腑也,故均入焉。夫目得肝血而能视,肝得肾水而后生,今益肾清肝,目之受明所自来矣。惊、疳、疸、痢,皆肝胆症也,何弗治耶。”[37]可见,龙胆草亦能入膀胱以使得湿热之邪顺畅排出,故《本草分经》曰:“大苦,大寒,沉阴下行。入肝胆而泻火,兼入膀胱、肾经,除下焦湿热。”[38]《药鉴》则总结其四大功效:“除下部风湿,一也。除下焦湿热,二也。除脐以下至足肿痛,三也。除寒湿脚气,四也。又曰:益肝胆气,凡跟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者,以柴胡为君,胆草为使,此又眼病必用之药也。小儿惊病,亦多用之。”[39]但总的来讲,龙胆草是以入胆气降下为主的,故张景岳云:“味大苦、大寒,阴也,沉也,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40]要言之,龙胆草主要入肝胆气系统,清热燥湿、降火通瘀,方中用此药主要是驱除连于肝气的眼部血气的湿热瘀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龙胆草味道大苦,寒性甚大,故亦需防止其伤害脾气腐熟水谷。《神农本草经疏》提示说:“草龙胆(即龙胆草)味既大苦,性复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凡病脾胃两虚、因而作泄者忌之。凡病虚而有热者勿用。亦勿空腹服,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41]

方中“防风”是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别名屏风、铜芸、回草、百枝、百韭等,今以防风为正名。李时珍分析其药名的功效内涵:“时珍曰: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屏风者,防风隐语也。”[42]可见防风乃风药。不过,其药用功效的最早记载则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记载说:“防风,味甘,温。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43]防风主产于北方地区,其中以东北所产的关防风和以及内蒙所产的防风为道地药材,特别是黑龙江所产质佳量大。此外,四川所产的川防风、云南所产的云防风在西南地区使用较多。防风性喜凉爽气候,耐寒耐旱,最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层疏松的砂质土壤,以砂土排水较好之故也,其味稍辛而带甘,故药气以升散为主,而显温性。《本草分经》分析其药性曰:“辛、甘,微温。搜肝泻肺,散头目滞气、经络留湿,主上焦风邪、膀胱经症。又为脾胃引经、去风胜湿之药。”[44]可见防风散风邪的功能较为突出,名为“防风”可谓顾名而思义。张志聪解释说:“防风茎、叶、花、实兼备五色,其味甘,其质黄,其臭香,禀土运之专精,治周身之风证。盖土气厚,则风可屏,故名防风。”[45]可见,防风可入肝气和脾气,以调和木土之性而除风湿邪气见长。叶天士也云:“防风气温,秉天春和风木之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46]《本草乘雅半偈》则对其为何有调和木土的原理详细阐释道:“防风黄中通理,鼓水谷之精,以防贼风之来,命名者以此。……动摇飘拉,风木之本性也。土失留碍,致风木变眚,亦有风木变眚,致土失留碍者。如风在头则掉眩,在目则瞀盲,在骨节则疼烦。而疼烦、瞀盲、掉眩,政风木动摇飘拉之性耳。风行周身,亦善行数变之用也。臭味甘芳,黄中通理,敦九土之精,以防八风之侮。彼以巽入,我以艮止,在土转而为吐生,在木不得不转为戴土而出矣。”[47]卢之颐先生此论以巽卦、艮卦之理解释防风药性,颇为深刻。方中用防风治疗眼疾就是借助其温散之性驱除眼睛的风湿之邪,故张介宾言:“(防风)气味俱轻,故散风邪,治一身之痛,疗风眼,止冷泪。”[48]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也说:“风伤阳位,则头痛而眩;风伤皮毛,则为恶风之风邪;风气害空窍,则目盲无所见。”[49]

方中“羌活”也是一味去风湿要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的根茎,别名羌青、羌滑、长生草、护羌使者等,今以羌活为正名。古代本草大都将羌活与独活混用,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将羌活与独活合并记载:“独活,味苦,平。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贲豚,痫痓,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生川谷。”[50]李时珍指出:“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51]清代医家汪昂也分析说:“《本经》云:独活,一名羌活。古方惟用独活,后人云是一类二种,遂分用。以形虚大有臼如鬼眼、节疏色黄者为独活;色紫节密,气猛烈者为羌活。并出蜀汉。又云自西羌来者,名羌活。”[52]此处西羌现在为我国西部地区,系羌族的发源地,《说文解字》解释曰:“羌,西戎,羊種也,从羊、儿。”[53]《本草图经》《本草蒙筌》也是记载羌活、独活主要生于川蜀地区,而且二者功效也很相似,《本草纲目》记载:“好古曰:羌活乃足太阳、厥阴、少阴药,与独活不分二种。后人因羌活气雄,独活气细。故雄者,治足太阳风湿相搏,头痛、肢节痛、一身尽痛者,非此不能除,乃却乱反正之主君药也。细者,治足少阴伏风,头痛、两足湿痹、不能动止者,非此不能治,而不治太阳之证。时珍曰:羌活、独活皆能逐风胜湿,透关利节,但气有刚劣不同尔。”[54]可见羌活、独活均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功效相似度很高,只有细微区别,二者相比而言,独活入肾气更多一些,缪希雍也辨析说:“羌活气雄,独活气细。故雄者治足太阳风湿相搏,头痛肢节痛,一身尽痛者,非此不能除,乃却乱反正之主君药也。细者治足少阴伤风头痛,两足湿痹不能行动,非此不能除,而不治太阳之证。名列君部之中,非比柔懦之主。小无不入,大无不通,故能散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百节之痛。”[55]《本草备要》也云:“独活,宣,搜风,去湿。辛苦微温。气缓善搜,入足少阴气分(肾),以理伏风。……羌活,宣,搜风,发表,胜湿。辛苦性温,气雄而散,味薄上升。入足太阳(膀胱)以理游风,兼入足少阴、厥阴气分(肾、肝)。泻肝气,搜肝风,小无不入,大无不通。”[56]这就是说,二者均辛苦性温,但羌活力大而雄,行气快,只能进入较浅的足太阳膀胱经,多用以治疗外感风寒;独活力小而细缓,却能入较深的足少阴肾经。方中用羌活,不用独活治疗眼疾,主要是因为足太阳膀胱经直接入目内眦,因而可以借助羌活的药气来散寒除湿。

方中“当归尾”的功能是活血生血(前文已分析),以活血为主、生血为辅,这样可以较好地通畅肝气眼部的血脉。

方中大黄是植物大黄的根茎,别名黄良、锦文、火参、将军、川军、生军等,今以大黄为正名,以其形大色黄而而命名也。其原植物大黄主要有南大黄、北大黄两种,前者以四川所产为道地药材,后者以甘肃、青海所产为道地药材[57]。《本草纲目》收载了其药名蕴含的功效内涵:“弘景曰: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杲曰: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军之号。”[58]“推陈致新”说明大黄力道之大,此词在最早记载其药用功效的《神农本草经》就已出现:“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59]“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说明大黄以其力大无比的降下排瘀之力能够扫荡肠胃的瘀浊。对其原理,缪希雍分析说:“大黄禀地之阴气独厚,得乎天之寒气亦深,故其味至苦,其气大寒而无毒。入足阳明、太阴、厥阴,并入手阳明经。气味俱厚。味厚则发泄,故其性猛利,善下泄,推陈致新无所阻碍。所至荡平,有戡定祸乱之功,故号将军。味厚则入阴分,血者,阴也。故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通利水谷。其曰调中化食,安和五藏者,概指脏腑积滞既去,则实邪散而中自调,脏自和也。”[60]将大黄称为“将军”可谓精准。方中用大黄正是为了驱除肠胃的一切瘀浊,包括症瘕、积聚等,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吐故以为纳新作铺垫。尽管本方是针对眼疾,但脾胃之气是人体一气周流的后天枢纽,只有脾胃升降有序,肝气才能温升而上,使得目受血而明。

方中“枳壳”是芸香科植物酸橙的果实去瓤后的外壳。枳壳以四川所产的川枳壳和江西所产的江枳壳为道地药材,湖南产的湘枳壳、福建产的建枳壳和江苏产的苏枳壳质量次之[61]。需要留意的是,枳壳与枳实均是芸香科植物酸橙的果实,只是前者为老者为壳,后者为幼果。清代医家周岩在《本草思辨录》中指出说:“枳壳乃枳实之老而壳薄者,既名枳壳,须去穣(瓤)核用之。壳、实古原不分,性用亦无所异。”[62]周岩先生指出枳壳乃是果实老者去瓤所用。当然周岩先生所言前半句对,后半句不对。因为《仙传外科秘方》成书早于周岩时期不少,故在周岩之前枳壳与枳实已经区分使用。虽然《神农本草经》中只有“枳实”,没有“枳壳”,不过《本草纲目》已经明显区别了二者的不同功效:“宗奭曰: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详而缓。故张仲景治伤寒仓卒之病,承气汤中用枳实,皆取其疏通、决泄、破结实之义;他方但导败风壅之气,可常服者,故用枳壳,其义如此。……时珍曰:枳乃木名。从只,谐声也。实乃其子,故曰枳实。后人因小者性速,又呼老者为枳壳。生则皮厚而实,熟则壳薄而虚,正如青橘皮、陈橘皮之义。”[63]可见枳壳与枳实功效相近,但药气运行速度不同:前者老,力道缓;后者嫩,力道大,犹如陈皮与青皮。《本草从新》指出枳壳与枳实皆有降气化痰之功,只是力道不同:“(二者)泻、破气行痰,苦、酸,微寒,皆能破气,气顺则痰行喘止,痞胀消。……枳壳宽肠胃,枳实力猛。”[64]本方用枳壳即是为了增强化痰浊的力道,但又不能过大,所以选枳壳而不用枳实。方中特别标出要枳壳“去瓤”是为了使其力道更为专一,因为瓤肉含有精汁会使药气趋于和缓。

整方来看,本方采用赤芍入肝气系统借其通瘀散浊、清热凉血之力畅通眼部的血脉、气脉;当归尾以活血为主、生血为辅通畅肝气眼部的血脉;龙胆草入肝气系统胆气降火去除眼部湿热瘀浊;防风入肝气系统温散驱除眼睛风湿之邪,同时入脾气系统调和木土之性;桑白皮入肺气系统敛降以平肝气的上亢之偏;羌活入肾气系统的足太阳膀胱经入目内眦搜肝风、散寒除湿;木通入胃气通利疏窍;黄芩入肺气和胃气降通瘀浊;大黄以大刀阔斧之力入胃气荡涤肠胃、推陈出新,枳壳再入胃气降下通利除浊。如此寒温并用、标本兼顾,使得眼部瘀浊得除,血气升降有序,一气周流复原而眼疾得愈。此外,方中还特别对两种突出的眼疾进行化裁加减:“目赤障厚加生蚌粉”,这是为治疗眼睛长息肉的病症增加药力;“痛肿者加生地黄”这是对眼睛肿痛比较厉害的情况而言,因为凡是眼疾多多少少都会有肿痛之感。

蚌粉,又称为蚌蛤灰、蚌壳粉、蚌壳灰,是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贝壳研制成的粉,一般做法是先洗净蚌壳,刮去外表粗超的黑皮,研末或煅灰用。由于蚌蛤生长于风浪较平静的海湾中或岩礁、沙砾较多的海底,禀赋了海水的咸寒之气而味咸、性寒,且为金石之物,故能软坚化痰、清热除湿。《本草从新》曰:“咸寒,解热燥湿、化痰消积、明目疗疳,治反胃、心胸痰饮。”[65]《本草撮要》也云其“味咸寒,入手足太阴足厥阴经,功专解热、燥湿化痰、消积明目”[66]。可见,文中所用是生蚌粉,没有煅烧过,故通利性较好,主要入肾气、旁及肝气,其气降下敛藏,并于收敛之中带有软坚通瘀之力。用于治疗眼睛长息肉,可谓切中病机。因为息肉是眼部血气不通、湿浊缠绵不去久之凝结而成,蚌粉入肾气、肝气,可将湿浊息肉敛住固定,而后以其咸寒药气慢慢软化消磨,从而收除障复明之神效。

生地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块根,又称为生地、地髓、地脉等。地黄以其色甚黄可以染色,故名。原植物地黄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气候,较耐寒,多生于山坡、路旁荒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皆有分布,其中以河南所产为道地药材,故又称为“怀地黄”。地黄最早药用功效的明确记载是以“干地黄”为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67]此处“干地黄”是地黄的干燥块根。实际上,根据炮制不同,地黄主要有三种:鲜地黄、干地黄(今以生地黄为正名)、熟地黄。鲜生地黄是采挖后直接使用,由于水分汁液较多,味道较苦,寒性很大,通利性强;干地黄也称为生地黄,是晒干或焙干后使用,次之;熟地黄则是经过数次反复蒸晒后使用,寒性最小,粘滞性也较强故偏于补益。李时珍指出说:“《本经》所谓干地黄者,乃阴干,日干,火干者,故又云生者尤良。《别录》复云生地黄者,乃新掘鲜者,故其性大寒。其熟地黄乃后人复蒸晒者。诸家本草皆指干地为熟地黄,虽主治证同,而凉血补血之功稍异。”[68]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也指出说:“生地黄,味苦、甘,气凉,气薄味厚,沉也,阴也。鲜者更凉,干者微凉。能生血、补血,凉心火,退血热,去烦躁骨蒸,热痢下血,止呕血衄血、脾中湿热,或妇人血热而经枯,或上下三焦而热渴。总之,其性颇凉,若脾胃有寒者,用宜斟酌。”[69]李时珍引虞抟《医学正传》之言云:“生地黄生血,而胃气弱者服之恐妨食;熟地黄补血,而痰饮多者服之恐泥膈。或云:生地黄酒炒则不妨胃,熟地黄姜汁炒则不泥膈,此皆得用地黄之精微者也。”[70]这就指出,生地黄偏寒酒炒过则既保留其通利之性又不伤脾胃;熟地用生姜炒制则既保留补益之性又不过于粘滞。这两种炮制方法可谓深得地黄药性之精髓。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曰:“地黄,《本经》名'地髓’……唐以后九蒸九晒为熟地黄,苦味尽除,入于温补肾经丸剂颇为相宜,若入汤剂及养血凉血等方甚属不合。盖地黄专取其性凉而滑利流通,熟则腻滞不凉,全失其本性矣。”[71]《本草分经》也说:“生地,苦、甘,寒。沉阴下降,入心、肾、肝、心包、小肠。养阴退阳,凉血生血。治血虚内热,能交心肾而益肝胆,兼能行水,佐归身解火郁。”[72]从上面对生地黄性能的分析,再根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地黄”条下将“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药性分开阐释,因而笔者窃以为本方中采用的生地黄应当是指新鲜的生地黄——鲜地黄,其味甘、而苦,性大寒,其气降下可入心气、肝气以清热凉血,故对血瘀化热引起的眼睛肿痛疗效较好。当然,由于鲜地黄药性寒,故只能少用、轻用,中病即止。《本草蒙筌》曰:“味苦、甘,气寒。气薄味厚,沉也,阴也,阴中之阳。无毒。……入手少阴及手太阳,凉心火血热,俾去眼疮;泻脾土湿热,使长肌肉。”[73]《本草乘雅半偈》则详细分析了其药气的原理:“苗叶布地,高不及尺,随地逶迤,生机偏向根荄者也。根截入土,横穿直竖,绝不以坚碍妨活泼,真得色空者耳。其汁深黄,染手不落。其味甘美,着舌不散。吮拔地髓,性颇贪狼,故种植之地,土便憔苦,十年后方得转甜,功德力量,可望而知矣。先人判干者为脾之肾药,熟者为肾之脾药,明显的确。”[74]生地黄颜色深黄是吸收土气过多之故,所以周围土气十年内便无法再用,可见其气之迅猛。《本草崇原》云:“地黄色黄,味甘性寒,禀太阴中土之专精,兼少阴寒水之气化。主治伤中者,味甘质润,补中焦之精汁也。血痹,犹脉痹。逐血痹者,横纹似络脉,通周身血之经络也。得少阴寒水之精,故填骨髓;得太阴中土之精,故长肌肉。”[75]《本草分经》则指出说:“鲜生地,苦、微甘,大寒,入心、肾。泻小肠丙火,亦清胃、大肠火。平诸血逆,治热毒痢、肠胃如焚、瘟疫痘症诸大热。”[76]虽然生地也可入肾气,但还是以心气、肝气为主,而入肾气较多的当属熟地黄。

方中所用的一两»15.625克,二两»31.25克,八钱»12.5克,六钱»9.375克,五钱»7.8125克,水一盏半»300—500毫升。今天称取药量时可取整数,影响不大。另外,对于“蚌粉”和“生地黄”方中没有标明药量。笔者认为,由于蚌粉是作为散剂入汤熬药,故可取3克左右;鲜生地黄是根,寒性大,可取5克左右。由于今天的药店所售大多是干地黄,故可取8—10克,具体根据病情斟酌加减。从配药和操作过程上看,本方是个煮散,故每次药量多较小。全方的具体操作过程和药气运行图如下:

治疗多种眼病:赤芍药31.25克、黄芩15.625克、木通31.25克、桑白皮31.25克、龙胆草31.25克、防风31.25克、羌活31.25克、当归尾31.25克,大黄12.5克,枳壳(去瓤)9.375克。

所有药材切细、切碎、研末。每次取药末7.8125克,用水400毫升左右,再取桑白皮少许(可取约5克),一同煎煮。目测待药液剩下八成时停火,饭后服汤药。如果眼睛长息肉,每次可加生蚌粉5克一起煎煮;如果眼睛肿痛厉害就加鲜生地黄5克一起煎煮。效果佳。


[1]《仙传外科秘方》,《道藏》第26册,第713—714页。

[2](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49页。

[3](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514页。

[4](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513页。

[5]  彭成主编:《中华道地药材》(上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第181页。

[6](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513页。

[7](清)姚澜:《本草分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26页。

[8](民)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27页。

[9](清)张璐著,顾漫、杨亦周校注:《本经逢原》,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第57页。

[10](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83页。

[11](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473页。

[12](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59页。

[13](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91页。

[14](明)卢之颐著,张永鹏校注:《本草乘雅半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年,第102页。

[15](清)张志聪撰,高世栻编订,张淼、伍悦点校:《本草崇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137页。

[16](清)徐灵胎著,刘洋主编:《徐灵胎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69页。

[17](清)周岩撰,张金鑫校释:《本草思辨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18](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775页。

[19](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48页。

[20] 徐春波主编:《本草古籍常用道地药材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287页。

[21](清)张志聪撰,高世栻编订,张淼、伍悦点校:《本草崇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117页。

[22](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775页。

[23](清)姚澜:《本草分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41页。

[24](民)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49页。

[25](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81页。

[26](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83页。

[27](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308页。

[28](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1188页。

[29](清)黄宫绣编著,刘理想、潘秋平校注:《本草求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314页。

[30](清)姚澜:《本草分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93页。

[31](清)周岩撰,张金鑫校释:《本草思辨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202页。

[32](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493页。

[33](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53—54页。

[34]  彭成主编:《中华道地药材》(中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第2429页。

[35](明)卢之颐著,张永鹏校注:《本草乘雅半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年,第62页。

[36](清)张志聪撰,高世栻编订,张淼、伍悦点校:《本草崇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136页。

[37](明)李中梓撰,王艳宏、关枫、杨晓秋主编:《<雷公炮制药性解>详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年,第181页。

[38](清)姚澜:《本草分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36页。

[39](明)杜文燮著,张向群校注:《药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年,第72页。

[40](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619页。

[41](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54页。

[42](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479页。

[43](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74页。

[44](清)姚澜:《本草分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43页。

[45](清)张志聪撰,高世栻编订,张淼、伍悦点校:《本草崇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47页。

[46](清)叶天士撰,张淼、伍悦点校:《本草经解》,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60页。

[47](明)卢之颐著,张永鹏校注:《本草乘雅半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年,第25—26页。

[48](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617页。

[49](清)张隐庵,(清)叶天士,(清)陈修园注;(清)郭汝聪纂集,黄杰熙评释:《本草三家合注评释》,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第66页。

[50](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51](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481页。

[52](清)汪昂著,周慎整理:《本草备要》,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40页。

[53](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48页。

[54](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481页。

[55](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45页。

[56](清)汪昂著,周慎整理:《本草备要》,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40页。

[57]  彭成主编:《中华道地药材》(上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第820页。

[58](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664页。

[59](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239页。

[60](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244页。

[61]  彭成主编:《中华道地药材》(下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第4465页。

[62](清)周岩撰,张金鑫校释:《本草思辨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205页。

[63](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1195页。

[64](清)吴仪洛辑,曲京峰、窦钦鸿点校:《本草从新》,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103页。

[65](清)吴仪洛辑,曲京峰、窦钦鸿点校:《本草从新》,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204页。

[66](民)裴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第一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第468页。

[67](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36页。

[68](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612页。

[69](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619页。

[70](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613页。

[71](清)陈修园撰,林慧光主编,《陈修园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775页。

[72](清)姚澜:《本草分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53页。

[73](明)陈嘉谟撰,张印生、韩学杰、赵慧玲校注:《本草蒙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4—35页。

[74](明)卢之颐著,张永鹏校注:《本草乘雅半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年,第16页。

[75](清)张志聪撰,高世栻编订,张淼、伍悦点校:《本草崇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76](清)姚澜:《本草分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60页。

(0)

相关推荐

  • 胃肠型荨麻疹

    张月美 主任医师去挂号 济宁市中医院 中医内科 胃肠型荨麻疹在中药上要除湿胃苓汤加减: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厚朴.荆芥.羌活.防风.木香.陈皮.甘草.枳壳.木通.茯苓.白术健脾和中燥湿:泽泻.猪苓. ...

  • 论夏枯草代半夏秫米汤中秫米之妙

    失眠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和睡眠质量低下.中医对于失眠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治疗失眠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药对和处方,这些处方不仅疗效好,而且 ...

  • 补肝汤​

    补肝汤 作者:顔文强 补肝汤:"山茱萸.甘草.桂心各三两,桃仁.柏子仁.细辛.茯苓.防风各二两,大枣二十四枚.右九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五升,去滓,分三服."[1] 本方出自&l ...

  • 每天背方歌[微笑]21.全生白朮散(《全...

    每天背方歌[微笑] 21.全生白朮散(<全生指迷方>) 全生指迷白朮散,苓腹姜橘四皮掺, 妊娠浮肿因气虚,健脾利水功效赞. 组成:白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橘皮. 功效:健脾利水. 主 ...

  • 神奇的治眼奇药复明散

    [复明散]主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 1/2 [配方]:熟地.枸杞.桑椹子各30克,当归.白芍各15克,女贞子.丹参各30克,川芎.生大黄各10克,车前子20克,麻黄10克,制马钱子3克,麝香1.5克( ...

  • 气对人体的作用: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气,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构成,是生命活力的基本源泉,正所谓"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所以说,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中医治疗气虚证,讲究补气,首先我们要了解气是怎么样来 ...

  •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掌握正确的腹式深呼吸方法【一点资讯】

    中医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大宗师>记载:古之真人,其息深深之语,所指呼吸深长,而非常人浅短的胸式呼吸. <庄子-知北游>:"气聚则生,气散则死&qu ...

  • 阅读、思考、学习:一生的使命|室生犀星:诗塾课(382)

    点击上方"诗塾",倾听你我童年诗意 " 我的使命 [日本]室生犀星 不论对谁, 我都怀着一颗亲切而坦荡的心, 哪怕初次相逢, 只要他有长处,我就吸取, 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人 ...

  • 补肝复明散

    作者:顔文强 作者简介 颜文强,1983年10月出生,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人,现为大理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学理工科.后学文科.再学中医科,注重文理 ...

  • ​复明散】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

    ​[复明散]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 [配方]:熟地.枸杞.桑椹子各30克,当归.白芍各15克,女贞子.丹参各30克,川芎.生大黄各10克,车前子20克,麻黄10克,制马钱子3克,麝香1.5克(后入). ...

  • 复明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复明散,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于复明散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处方] 草龙胆(去芦头)麻黄(去节)各等分 [制法] 上二味,各等分,为细 ...

  • 视神经萎缩复明散

    (2016-06-03 10:58:54) 复明散 --主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 [组成]:熟地.枸杞.桑椹子各30克,当归.白芍各15克,女贞子.丹参各30克,川芎.生大黄各10克,车前子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