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中国情人节的七夕,到底是哪里来的?七夕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宋朝诗人秦观《鹊桥仙》中的名句,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这是一首描写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诗词,正好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所以显得特别应景。如今,七夕节早已成为中国的情人节,虽然无法与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相媲美,但七夕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年轻人。西洋节日逐渐退却,而中华传统节日正在兴盛,这一趋势无法逆转。

国人的传统节日的重视,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但是很多年轻人似乎只注重七夕节这个名称,却不愿意去深究七夕节背后的故事以及历史传承。本质上,很多年轻人只不过是打着七夕节的名号,依旧过着西方情人节的事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七夕节的传统,看看在中华文明传承下的七夕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七夕节最早称之为七姐诞,是民间为了祭拜七姐,而举行的一种节日庆祝活动。七姐的生诞在7月7日,而庆祝活动又在晚上举行,所以称之为七夕。

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七夕节又叫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娘会等多个称谓。它最早起源于上古时代,依靠着星宿崇拜而来,到了两汉时期,已经在民间普及,至宋朝时,七夕节已经非常隆重。也正是在这一时间段内,有历史文献记载的“七夕节”三个字,正式出现。按照现在的说法,宋朝的七夕节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会举行各种娱乐庆祝活动和商业集市售卖,是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都会参与的重要节日。

至于说牛郎织女在7月7日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典故,其实是经过历史上多代文人逐渐加工之后的产物。在宋朝之前,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并不是特别流行,到了明朝之后,才开始普及。至于说将7月7日七夕节定为中国情人节,这是近代以来的产物,而且是民间的叫法。

七夕节传统习俗

七夕节传承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古今多少代人的补充,如今已经形成了数十种传统习俗。在浙江农村,村民们会在七夕节当夜,用脸盆接露水,传说只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在江苏宜兴,很多年轻人都会搭制香桥,然后焚烧并祈祷,求牛郎织女保佑。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习俗。

1.拜七姐

7月7日。是民间传说中七姐的诞日,当然有些地方又称之为“七娘”,叫法不同,但意义大抵相同。以前在全国流行,现在大多在广东和福建台湾等华南地区流行。据说,在七夕节当天,很多年轻女孩子都会向七姐祈求,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

所以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并如此延伸出斗巧的娱乐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年轻姑娘们把自己最擅长的手艺都拿出来,大家进行比较,看谁的手艺更加心灵手巧。在广东地区,称之为“拜七姐”,而在福建和台湾地区称之为“拜七娘妈”。如今在东南亚地区,这一传统节日随着华人的传播,也非常盛行。

2.晒书晒衣

在古代,七夕节不仅仅是俊男靓女相会的情人节,更是读书人晒书晒衣的重要节日。相传这一天是龙王爷的晒鳞日,天光大开,阳光最为强烈。老百姓趁着龙王爷晒自己的鳞片的大好时机,把家里的衣服书籍,都搬到院子里来暴晒。因为这一天的阳光,虫邪不侵,晒过之后书籍不会被虫咬,衣服不会发霉。

而这一习俗,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但真正开始被重视起来的,仍然是宋朝。据目前的史料记载,宋朝晒书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民间,而是由官方图书馆来举办,是一场大型的具有官方背景的社会活动。七夕节晒书从5日开始一直延续到7日,共三天,具体由临安府来承办,规模浩大。

可惜这一习俗没能延续下去,到明清时代官方的晒书活动就已经被取消了,只有民间还有零散的读书人仍在坚持这一习俗。

3.祈求姻缘

这一习俗是根据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典故演化而来的。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星名演化而来。早在《古诗19首》中,就有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在那个时候,古人还没有将其凑成一对。

到南北朝时,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传说开始盛行,后来经过唐宋多代补充,到明朝时已形成非常完整的“牛郎织女”传说。所以民间结合牛郎织女和七夕节来表达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忠贞爱情。因此,很多年轻男女都在七夕节这天向上天祷告,祈求可以与心爱的人白头偕老。

当然,除了这些习俗之外,七夕节还有很多习俗,穿针乞巧、对月穿针、喜蛛应巧、投针验巧、兰夜斗巧、游七姐水、储七夕水、迎仙拜神、拜牛郎、拜魁星、七夕观星、结红头绳等等。你们当地有没有这样的习俗,今年七夕节,你打算怎么过?欢迎在下面留言,说说你的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