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道德经》《金刚经》开篇首段话,暗藏儒释道第一智慧
高尔基曾说:“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01
《论语》首段话,教你做君子
《论语》的开篇第一句大家都很熟悉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读完就会发现,三个问题孔子他老人家说得一点也不深奥,一点架子也没有,简而言之讲的就是君子之道。
单句单句来看,孔子先说学习了知识,常常习诵,这难道不是件开心的事情吗?
孔子开篇第一句话就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君子能够保持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再加之实践,便能够保持自我内心的平和和沉静。
同时,孔子也并不提倡荀子较为迫切和强制的学习理念,而是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够让人乐在其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的知识为乐,赋予自己所得所获以价值,这才是君子该有的学习态度。
第二句说的是有朋友远道而来,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
当一个人自修自得获得乐趣之后,便需要有二三好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共同成长。人类是群居性动物,单打独斗并非君子所好。曾子云,“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就是此意,彼此之间交流合作,这是君子所推崇的朋友之道。
第三句说得更高,说别人不了解你你也别生气啊,这样不才是个君子吗?
这里就提出了君子的核心概念,“人不知而不愠”。孔子希望人能够做到谦卑、温柔、恒忍,别动不动地跟这个置气、和那个斗嘴,常保君子之风。
别人不了解你,经常背地里说你坏话,那又如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如玉,有更高的趣味、更广的眼界,没空恩恩怨怨,也没心死缠烂打。
02
比起孔子《论语》平易近人的开篇,《道德经》的开头一句话就显得不是那么“友好”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乍眼一看,谁也不知道老子他老人家说的是什么。
这话的大致意思是,可以用言语阐述的道理,就不是恒常的大道;可以用文字说明白的概念,就不是恒常的概念。
老子开篇其实讲的是有关整个世界的大道理,也就是“道”。
老子把他的哲学最高范畴命名为“道”,是由于这个东西过于玄妙实在没发准确命名,只好勉强称之为道,“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指的就是最根本的道理和规律,是天地的开端,万物之母。老子的道是自然之道,无论是自然之物还是社会之物,它都能与之构成关系,一通百通,融通万物。
针对“道”的方法论,就是《道德经》后来所讲的“载营魄抱一”,即“与道合一”。
所谓“与道合一”,是指遵从“道”的规律办事,圆融地保持本真和天然的自我。而一个人如果真正理解懂得“道”的本质,看懂大自然的本质特征,那么很自然的就会思想深度进一步加深,更加高等的心灵品质也就不唤而出,清净无为的本性就会愈发彰显。
03
《金刚经》在中国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教经典,“金刚”即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金属,能断万物,所向披靡;“般若”是梵语音译,意为大智慧;“波罗蜜”也是梵语音译,就是摆脱烦恼,到达彼岸。
因此,《金刚经》的经名含义就是以金刚般无坚不摧的大智慧斩断人生的种种烦恼,到达清净的彼岸。
在《金刚经》的第一句中,并没有深奥的语言,而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了佛陀的一段生活场景。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到午时该吃饭了,世尊(释迦牟尼佛祖)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在城中按顺序挨门挨户化缘完毕,然后回到原来的地方吃饭,饭后,收好袈裟和钵盂,洗净脚,整理好座位,便盘坐在座位上。
乍看上去,这段话并无奇妙之处。可细想一下,像佛这样具有大智慧、超凡脱俗、德高望众的人,其平常生活与普通僧人并没有两样,也要自己化缘,自己洗脚,吃完饭就打坐休息,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
按说,佛陀身边有这么多的弟子,有这么多的护法,如果佛陀稍稍摆个师父的架子,他身边的弟子一定很乐意供养他。可是佛陀没有这么做,这是佛陀慈悲,让众生有机会种福田,并且以身作则,将真理介绍给世人。
真正的真理就在最平凡之处,就在最平常的事物之上,平凡到极点,亦是伟大到极点。真正的圣人都是于平凡处见伟大,在平常中修行而体悟境界。正所谓“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那么,如何从生活中去体会道呢?
《金刚经》告诉我们,要拥有平常心,所谓穿衣吃饭即是道,平常心是道。真的平常心就是心止于至善,而不是忐忑不安,就是不计较输赢,从容不迫,就是干净而温和,宽容而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