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痹证医案 10
甘草附子汤加味(风湿性关节炎)
汤某,女,37岁,1965年10月31日就诊。
患者1964年起经常头痛,乏力,周身关节疼痛,1965年10月30日晚,突然觉得肢体沉重,不能转侧,手不能握物,足不能移步,衣食住行均需他人料理。次日急送某医院,确诊为:“风湿”。现症见:两人搀扶前来,全身关节剧痛似鸡啄,游串不定,头晕,耳鸣,四肢不温,畏寒恶风,口干少津不欲饮,舌质偏淡,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苔薄白,寸关脉浮,尺微弱。证属太阳证,风寒湿郁久成痹,治以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方用甘草附子汤加味。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处方:
炙甘草30g,炙附子60g(久煎),白术12g,
桂枝18g,生姜30g
水煎服,日一剂。2剂。
二诊:服药后,关节痛减轻,稍可转侧行动。上附加麻黄、细辛,以增强祛风散寒、开闭止痛之效,续进5剂。
三诊:自拄拐杖前来,关节疼痛及全身串痛显减。头晕、耳鸣、畏寒、恶风亦明显好转。上方加茯苓以渗湿,5剂.
四诊:全身活动已较自如,精神好转,但腰腿尚觉疼痛、重着,虽见初效,一时难收全功。须培补脾肾,通窍除湿,以清余湿,拟理中丸加味续服。
处方:
党参60g, 干姜120g,白术60g,炙甘草60g炙附子120g
茯苓60g,肉桂30g, 桂枝15g,枸杞60g,琥珀60g
极末,水丸,3g,2/a。
随访:连服3个月,基本痊愈,恢复正常工作。
八.四妙丸加味(风湿性关节炎)
张某,女,25岁,1993年8月10日初诊。
患者四肢关节红、肿、热、痛,呈游走性疼痛,曾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在他处治疗疗效不佳,现症见:腕关节痛不可忍,手不可触及,触之痛甚,痛处红肿且热,两踝关节不能着地,膝关节伸缩受限,腰痛不能转侧,一切活动不能自理,呻吟不止,伴发热、头昏、纳呆,大便稀溏,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痹症,治宜清热利湿,佐以通络,方用四妙丸加味。
处方:
川乌30g,草乌30g,生姜30g,黑豆30g,苡仁60g
苍术10g,黄柏12g,赤芍15g,鸡血藤15g,海桐皮15g
五加皮12g,杏仁10g,竹叶10g,滑石30g,生石膏30g
连翘15g,白蔻仁9g,大腹皮15g,忍冬藤30g,鲜桑枝60g
前四味药先煎2小时后,再下余药;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用,每6小时1次,3剂。
二诊(8月14日):服药效果明显,上次就诊需人抬,现在由人搀扶走进诊室,红肿已消大半,关节也不甚痛,四肢关节可以屈伸,饮食增加,大便仍溏薄,舌质厚腻减轻,时有欲呕,上方加竹茹30g,3剂。
三诊(8月20日):饮食增加,精神清爽,生活可以完全自理,诸关节痛已经消失,唯有肌肉酸软,此乃湿邪未尽之象。原方二乌用量减至各15g,共服15剂,病愈,健康如初。
按语:患者乃为湿热之痹症,仍然用大剂川、草乌,原因是湿邪需要温化,热邪则需用清利,若单独用清热利湿之剂,恐怕热清而湿难化。因为湿为阴邪,非温不化,在大剂清热利湿药物协同下,湿邪祛,热邪清,如果没有大剂二乌之佐,恐怕在短时间内治愈这样的痹症,是难以想象的。
九.附子八物汤加味(双膝关节炎)
张某,女,56岁。1993年9月24日就诊。
患者双下肢关节疼痛多年,加重1周。现症见:左膝关节有外伤史,现双膝关节疼痛,痛处固定,畏寒肢冷,逢寒则加剧,遇热则痛缓,日轻夜重,行走困难,痛处无红肿,但有明显重着感,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缓。证属寒湿下流,湿痹关节,治宜温经通脉,方用经验方附子八物汤加味。
处方:
制附片30g(先煎),防已15g,白术20g, 茯苓15g
桂枝30g,甘草6g,苡仁30g, 怀牛膝20g,伸筋草30g
独活12g,苍术12g, 威灵仙10g,续断12g
水煎服,日一剂。
复诊:上方服用3剂,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冷感消失。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续进9剂,关节疼痛消失,痹症痊愈。
按语:仲景苓桂术甘汤本为中阳不足、水气为患而设,陈氏则活用经方,将附子与桂枝同用,功能温经通脉,逐湿散寒,且两者皆重用至30g,力大势宏。并同时加用利湿散寒、宣痹止痛之品,皆在增加主方之功效,共奏温经通脉,逐湿散寒,蠲痹止痛之功,多年应用,屡试不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