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重回20世纪30-40年代的延安中学
如果没有书本,有些日子必将随着记忆的衰退而消失;如果没有记忆,有些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经验教训必将付之东流。书本让记忆变得更确切,延续的时间更久远。对于一所迈入83年历史的中学来说,回顾抗战时期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似乎并不久远。而对于那些已经迈入耄耋之年的老校友们来说,这将是他们留给这所学校、这个世界的那些丰富的精神财富中的一种。
当我翻开曾在延大中学部(延安中学)生活和工作了多年的贾芝主编的这本泛黄的《延河儿女》时,我的思绪就跟随着他一起潜入到那战火纷飞,边备战边学习的历史情境中。
陕甘宁边区延安中学,是党中央和边区政府于1938年8月在陕甘宁边区最早创办的一所普通中学,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所中学。根据战争形势变化结合边区实际需要,从最初的陕甘宁边区中学、边区师范、延安师范、陕甘宁边区延安中学、行知中学、第四后方医院、延属分区党校,发展为陕西省延安中学。先后15次易名,14次搬迁校址,如今的延安中学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北关大街,是全国首批重点中学,陕西省省级示范高中。秉承“为革命战争服务、为边区人民大众服务”的办学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边区的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毛泽东曾为学校题词“光明在前”,周恩来题词“艰苦奋斗,努力学习”。1998年8月,江泽民同志为学校建校60周年题词“发扬革命传统,办好延安中学”。建国前,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校就读。建国后,蒙哥马利元帅、李政道博士、郭沫若先生等知名人士曾来校访问。
延安中学的条件是艰苦的,但延中师生的学习状态是积极乐观向上的。贾芝先生写的序中这样描述他们的生活:“烈日炎炎,孩子们坐在窑洞门前,木板在膝头,这就是课桌;寒冬腊月,北风夹着雪花吹打着窗户,他们哈着气,手握着用废弹壳做成的钢笔在记笔记;在饭场上,男同学脖子上吊个瓦罐盛饭菜,女同学束腰打扮,有的成了’假小子’;革命遗孤们到首长家里,他们成了‘座上宾’;总理送给他们几个桔子,大家分而食之,分不到的为争一块桔皮发生了一场欢乐的‘战争’;有人摘酸枣跌下了山崖,险些丧命,身上带着伤又去参加挖土豆;他们进山烧木炭,有人又用蛇皮、青蛙皮作成了二胡,还砍松木硬抠成一把小提琴;夜行军竟有人没顾上穿鞋,光着脚去行军,回来还没敢做声------”
为了解决个人“零食”问题,几乎每个同学都开了一小片荒地,那是大家的“自留地”。大家喜欢吃什么就种什么,长势特别好。就连桥儿沟的老乡们也常来取经,见人就夸:“延中娃,呱呱叫。”
他们在延安中学读书时,享受供给制待遇,吃的、穿的、用的,全都由学校供给。其中干部子弟约占2/3,干部子弟每人每月供给3斤肉。还有不少学生中有很多是烈士子女,供给不足时,就有高年级的同学帮助着给自做鞋子。由于经常随军行军转移,鞋子常常不够穿。“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河水冰凉。我脱下鞋淌水过了河,淋淋脚上的水滴又穿上了鞋。可是走不多远又要过河,刚淌水的脚是会把鞋弄湿的。我怕鞋湿绳断鞋帮离开鞋底,只得一只手拿着枪,一只手提着鞋,光着脚一会儿淌水,一会儿上岸。刚出水的脚经北风一吹,没想到冻得很快裂开口子,疼痛难忍,血也从裂口中慢慢地渗出来,可是还要过河------。我的脚一次又一次地淌过冰凉的河水,北风不停地刮着,脚上的裂口一次比一次更多,渗出的血滴凝固了又溶不开------”
在行军的过程中,没有正式宿舍,没有教室,没有食堂。他们就在校长的发动下,从老乡家里借来镢头和锹,把土崖劈开,挖出一个又一个窑洞来。
延安中学具有干部学校的性质,学生随时要听候调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去。因此他们不仅需要深入群众,学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还要到农村去教冬学,参加乡政府的会议,参加群众的节日活动,过年给群众写春联。
“那正是抗日战争最吃紧的年头,也是蒋帮30万大军包围陕甘宁边区,蠢蠢欲动的年头。比较起来,教学条件还算不错。像鲁艺这种‘高级学府’,上课多半在露天,每人一张木凳,膝盖则是自己的课桌。当然也都没有现成的教材。中学各年级则都有课堂。当然是窑洞,光线不好,但是不受日晒雨淋、风雪严寒之苦。又有长木板凳和长木板桌,又有鲁艺的图书馆可资利用,幸福得很呐。不知当今的中学生——他们有完备的教科书,有光线充足、桌椅完备的教室,有较齐全的教学用具,以至于电化教育设施——见了,会作何感。”
视频:延安中学校歌
《延河儿女——当年延安的中学生们》;贾芝 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12月北京第1版;1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