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风栉雨曾家寨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湮没于历史尘埃的寨子,曾经历过风雨洗礼,徒留残垣断壁,但总会停驻在流连者的心里,遗忘的不是全部,古风印记依然在耳畔和身边。我们满眼的都市霓虹,可曾有过擦肩古寨的热泪盈眶?
文/律林好汉
老家村旁有一条河,名叫“西江河”,过河几公里外的姚渡镇光明村,有一座修建于清朝后期的老寨子,因系“湖广填四川”时从广东入蜀的曾姓后人所建,故称为“曾家寨子”。
“曾家寨子”,占地40余亩,修建耗时十年之久。整个寨子的建筑形如一个“曾”字,布局精美,细节考究。寨子外挖有深水沟,铺有桥梁,寨子从内至外分居住区、生活所需区和防卫区。居住区周围的墙是用峡石礅砌成八尺高,上面用土坯,全高一丈,厚五尺。居住区内有大小天井三十六个,瓦房超过四百间,花园四个,戏台子一个。生活所需区,内有仓房、碾坊、猪牛舍、荷花池和消防水池等。防卫区在最外层,寨墙四角都建有炮楼,以防患盗匪。“曾家寨子”,俨然一座小小城郭。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当年10月,由于不堪日寇的血腥侵扰,远在山西的山西铭贤学校(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1907年,孔祥熙在山西省太谷县创办,是一所私立学堂,由美国俄亥俄州欧柏林大学校友基金会出资设立,学校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决定搬迁,远离战火。从山西运城到河南陕县,从陕县到陕西西安、汉中、沔县,最后到四川。其间,他们一路风餐露宿,一路颠沛流离,却很少停课,总是借用途经地的教室和古庙复课,一遇轰炸或沦陷就马上离开,途中,有多名师生在日军的枪弹下不幸伤亡。这支200多人的队伍坎坎坷坷来到四川后,马上就傻了眼,这里,一时找不到校址固定上课。
学校董事长孔祥熙知道后,急忙委托于右任帮寻可供铭贤迁校的地方。这时,于右任的好友、曾家后人曾道(时任国民党中央委员、监察委员、四川省议员、川康监察史),在了解到铭贤学校的遭遇后,非常同情,他表示,可以帮忙在成都安排办校的地方。曾道与当时担任金堂县(姚渡镇1981年之前属金堂县管辖)参议长的曾绍琪商讨了一番,考虑到老家寨子房屋多,场地宽敞,族人也没有全部用完所有场地,如果缩腾一下,可以把寨子让出来的,且曾氏少年儿童入学免交学费,召集族人商议后,各户都支持这个决定。这样,很快腾出来300多间房屋。曾家老寨子、上新寨和下新寨都借给了铭贤学校迁来的师生。这座原本为住宅所用的寨子多了另一重身份——山西铭贤学校新校址。就这样,“曾家寨子”成了一所学校,写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在战火中辗转2000多公里后,1939年4月,山西铭贤学校的师生在“曾家寨子”安顿了下来,他们的书桌终于可以平静地安放在这里了。曾家老寨子作为铭贤学校的中学部,有办公室、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社团院等,大院前侧,有一个很大的运动场和器械运动场,曾家祖堂被改成了大礼堂,学校举行集会、学生考试都会选在这里。上新寨背后开辟成一个大运动场,有一百米和四百米的跑道、足球场,铁饼、铅球、标枪投掷场,跳高、跳远场地,这个大运动场也是学校每年举行中学生运动会的地方。下新寨有两个毗邻的大院子,一个院子供小学部使用,院子里也有一个大礼堂,学生在此上晚自习。
除了从山西太谷搬过来的学生外,当地和外省又有人入学铭贤学校,在此期间,高、初中学生由最初的200多人,发展到800多人。1940年,学校董事会在中学的基础上增设农工专科,有教授11人,教员10人,学生58人,农工两科共分6个系。1943年,经教育部批准,“铭贤学校”改建为“铭贤学院”,由专科改为本科,学制也从3年改为4年,其间还有不少外籍教师来授课。
抗战胜利后,1946年,铭贤学院迁回山西,校方与曾道及金堂其他人士协商后决定,将全部校产无条件送给金堂,愿意留在金堂上学的学生继续在这里读书。1946年下半年,曾道将校名改为“金堂私立蜀贤中学”,继续招收学生。解放后,该所学校与当地其它学校合并,从此,作为校园的“曾家寨子”再也听不到朗朗读书声了。
遗憾的是,“曾家寨子”作为地主财产被没收,分给了贫下中农。随后“曾家寨子”被新主人拆得七零八落。文革中,“曾家寨子”未能逃脱“破四旧”的浩劫,承载一段辉煌历史的“曾家寨子”,其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渐行渐远,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处于风雨飘摇中。后有不少国内外的铭贤学校的师生时隔几十年后来寻故地,目睹此情此景后,无不潸然泪下。可喜的是,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有志之士正在积极谋划,出手打造“曾家寨子”,努力挖掘其文化旅游资源,不忘其那段辉煌的历史。
作者:律林好汉,律师职业。跃然纸上的那抹悠然之思,只为留住经年的悠悠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