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们看透人性的最阴暗面
一年前也是8月份的时候,我解剖过《阳光普照》,这两天打算写《步履不停》,写到一半的时候,发现《阳光普照》本质上也是在是揭示同一个人性,于是又看了一遍《阳光普照》。
我喜欢用”旧瓶装新酒“,特别是,近几个月来,我越来越能琢磨了,不管是琢磨什么,包括重新琢磨我以前写过的东西,比如《阳光普照》这篇文章,这种前后不同的创作状态虫以及它所呈现出来的结果,让我有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让我意识到:
我对创作本身的态度更接近”天道“了,我的纯粹度更高了,我更能纯粹的打磨了,换句话说,境界提升了,而这个状态,正是我一直试图达成并且展现给读者的,因为我想要教授给大家的,就是让更多的朋友可以向这个状态靠拢。
其次,有了这个状态,当我处在”旧内容“里面时,处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时,我的大脑依旧是新奇的,因为我发现,以前的我,依旧是”在里面而创作“,它表达为,我创作的内容依旧不够”精致“,即使我现在回头看当时的这篇文章,它对人性的解剖依旧是相当深刻与全面的。
但我依旧是在里面,在单个点上,不够深入,或者对《阳光普照》整部片子的最核心点,并没有作细致的展开与分析。
而这个点,就是我们人性里面的恐惧驱动力,它是一股极具破坏性的力量,它全面存在我们的人性里面,我们生活里面的每一个决策背后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可以说,我们的所有负面情绪都是它导致的。
甚至可以说,所有的修行文化,修的目标也正是它,比如老子的无为,以及佛陀的整个佛法体系。
我在无数的文章中强调,对它的理解与感知是我们一辈子的难题,我最近的所有文章几乎都是在解剖它,只是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而已,,而我的状态之所以能够提升,也正是对它的觉察与修正后的结果。
《阳光普照》背后的阴暗人性
影片中的父亲阿文,就是这股黑暗力量的一个体现,他自己首先就是这股黑暗力量的受害者,他在2个孩子的身上的”非黑即白“的教育原则,正是最终所有悲剧的“因”。
阿毫的遗言是,大夏天很热,,动物们热到受不了,都会跑到树阴下乘凉,司马光受不了,有他的水缸可以躲避,阿和也可以有他的阴影,所有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阴影,可以歇息歇息,可以喘口气,而我没有,我24小时都被阳光暴晒着,没有任何一个可以让我”乘凉“的阴影。
他的这段话,言外之意就是,他时刻都被恐惧驱动着,他的一言一行,都是被外在塑造着的。
阿和:
- “他功课好,长得好,什么都好,好到所有人都喜欢他,他很厉害,厉害到我越来越讨厌他,厉害到考不上第一志愿的医学系也要重考。”
- “他们都说我很烂,很不好,但至少我现在还在这里,但我哥呢?厉害到这辈子只做错一件事,就是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去。”
从阿和的这段话可以看出,阿毫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好孩子“,懂事听话不给父母惹麻烦学习也极优秀,可以说,他完全没有一点自我,他完全就是被外在束缚着,完全是在按所有人的期待活着,因此他才符合所有人的要求,才会被认为是“好孩子”。
特别是他的父亲对他的”厚望“,这种非黑即白的过程期待反过来就是一股强大的恐惧力量,正是这股力量时刻在背后推阿毫。
这股恐惧感是刻骨铭心的,因为弟弟正是那个对立面的例子与教训,对他的父亲来说,不是好,就是坏。
父亲阿文的这种强烈的执念,使得他甚至不承认他还有阿和这个儿子,可见阿文有多么强大的自我与自私。
这种强大的执念不仅会强加给自我,更会强加给孩子,特别是强加给已经变成只会听话的“温顺的”好孩子阿毫,当阿文自己无法去实现他的“雄心壮志”时,这种执念就被转移到孩子身上,成为阿毫的恶梦。
阿毫把这股力量描述成他是一个一直被太阳炽烤着的人,从小到大,没有任何一点阴影可以躲避,他的内心时刻被这些恐惧煎熬着,这就是他所有的”好“背后的东西,正是这股无形的力量在鞭策着他。
这股力量成就了阿毫,成就了阿和,也成就了阿文,所有一切的展开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阿文被这股力量束缚着,他同样用这股力量束缚他的两个儿子,并且最终造成了他所面临的那些结局。
表面上,这只是一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却极为真确地展开这股人性力量,以及由它而铺垫开的所有因果轮回。
比如,在判决是时,阿和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了菜头,这为他后来的果报种下恶因,而这笔债最终是阿文自己来还,因为他就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此外,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它还展开为人与人之意的隔阂,影片中的全家人相互之间,几乎都是彼此不知道彼此,他们表面上是一家人,而实际上跟陌生人无区别,相互之间都不清楚对方的情况。
比如母亲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变坏,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会偷车,不知道儿子有女朋友,而且还怀孕了。
阿毫更是一个极端,完全封闭起自己的内在,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外在完全是被一股力量强制着活成他人想要的样子,而内在完全被压制着,从小到大!
小务虚之所以重写《阳光普照》,核心在于这部片子在揭示这个人性黑暗层面确实相当精妙,我再次琢磨它时,也被震撼到了。
对于有限的这辈子来说,把它琢磨透,应该就是这辈子最大的事情了!
以下是2020年8月份写的解剖,较为全面,供大家参考:
关于这个人性的相关大脑原理,请参考《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它几乎就是围绕这个决定点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