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听过的我们青春中飘过的TVB女王
尽管作为一代影视巨擘邵逸夫的遗孀,响彻香江的TVB女王,但是方逸华在上周去世后,受震动的范围也仅仅局限在港澳一带。
对于以90后为主体的消费人群来说,香港影视已经是上个世纪的老古董了,因此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方逸华的离开迄今都没有泛起什么涟漪。
但对于70以及一些80后来说,方逸华以及她代表的邵氏以及香港无线电视台,还是一个能泛起无限情怀的符号。
对于港人来说,方逸华的离世更是吃惊不小。
相对于107岁才逝世的六叔邵逸夫来说,执掌整个TVB短短七年的六婶还很年轻,尽管她的生命最后定格在了83岁。在她去世的前几天,TVB刚刚搞了一场盛大的50年庆典,而突然失去了掌门人,对于已经渐走下坡路的无线不啻于一场巨大的打击。
不管哪个世代的人,对邵逸夫还是不陌生的。
就算你没看过港剧,不知道TVB,不晓得“邵氏出品,必属佳片”,也应该在大学的逸夫楼看过书、上过自习。
就算你所在的学校没有逸夫楼,也应该知道全国3万多座逸夫楼中有不少是没有“逸”字那一点儿的逸闻。
以其名字命名的“逸夫楼”,在当地核算所需费用如果超过他的预算,“逸”字的最后一个点会缺笔。
我所在的城市里就有一座因为超过预算而被扣掉一“点”的逸夫楼。方逸华就曾经是邵氏基金会的主席,你曾经待过的每一座逸夫楼能够顺利落成都和她有关。我们的天空中都飘过一个叫作方逸华的名字,现在它被风带走了。
而对于至今仍以TVB提供的娱乐作为主要生活方式的绝大多数港人来说,方逸华的名字飘荡了不止一代人的青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新加坡夜总会舞台上与邵家六爷邂逅开始,方逸华的名字就在整个南洋开始成为传奇。
对于已经过世的二人来说,有太多“不解之谜”留给世人。
方逸华曾用名李梦兰,后随母姓改名,可她的父亲是谁没人知道。大众只知道Mona小姐(方逸华英文名)的母亲方小姐曾经是旧上海十里洋场的红歌星,却到底叫方文露还是方文霞,也搞不清楚。
天资聪颖的方逸华从小随母亲来到香港,十几岁就凭借着一副好嗓子红遍东南亚。那时候华人世界的娱乐业重心在新马泰,于是她就在新加坡邵氏的夜总会驻唱,直到碰上人到中年的邵逸夫。
后来邵家开拓香港市场,邵逸夫猛龙过江,开辟了邵氏兄弟影业。而后来到香港的方逸华是以什么身份来到香港的?
今天的网络上充斥了大量博人眼球的糙文,不加考证的直接写到“妾室”。当时的香港还延续着大清律例,纳妾是合法的,可但是在新加坡二人相熟后,公开的介绍里梦娜小姐都是邵六爷的干女儿。
对于“干爹”这个现已变污的词汇,我们是可以想象到背后的关系的。但就在方逸华回到香港之后待到30岁依然孤身一人,邵逸夫还曾公开为她“招婿”。
尽管大家都知道最后的结果,不过“妾室”一闻看起来杜撰的成分比较大。
只是后来内陆人祝春亭、祝敏娟合著的《邵逸夫传》中仍采用了此说法,但注明来自2002年出版的《信息时报》,并说明具体注册日期为1951年10月7日,可大家不是说1952年二人才初次相遇吗。
甚至在网络上你很难查到1969年后,那个曾经以歌喉傲立香江的梦娜小姐怎么就抛却了浮名,甘当了邵逸夫背后的女人。
要知道还不是金屋藏娇,而要从邵氏公司采购部的一个普通小职员做起。
那之后的邵氏出品影片中还偶尔能看到方逸华的身影,能听到她配唱的电影主题歌,可跳过那个时代,我们已经不太容易看得清她演唱事业的整个脉络。
但这不影响衔娱翻生为你奉上方逸华经典的歌声。
不要以为邵逸夫背后的女人有的只是美貌。在认识邵逸夫之前,方逸华已经是很红的夜场歌手了。
著名报人、作家的前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曹景行的父亲曹聚仁,在当年流落到香港后曾经教过方逸华读书写字。她十几岁出来唱歌又独辟蹊径只唱西洋歌,成为当时歌手中出类拔萃的英文歌演唱者。
观众都熟知的她在邵氏新加坡的夜总会里唱歌,靠着一曲英文歌《花月佳期》倾倒了台下不经意听歌的邵逸夫。
方逸华的歌声温润醇厚,听来兼有蔡琴与徐小凤的磁性,音色又更为明亮,早有评论其歌声“甜润嘹亮”,更因舞国歌后的母亲教歌,因此她的歌声也沿袭了旧上海舞厅演唱风格,爵士味道更为浓郁。
在当时的香港,能像她一般可以中英文唱歌并有着独特歌风的并不多见,因此在她重返香港后成为各家夜总会争相邀请的红歌星,被誉为东方的“比蒂比芝”。
帕蒂·佩奇
比蒂比芝即5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女歌星帕蒂·佩奇(Patti Page),在整个50年代她都是唱片销量最高的歌星。
1950年推出的神曲《Tennessee Waltz》是她的代表作,曾经登上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三十多周,令她红透半边天。
拿方逸华比作帕蒂·佩奇,可见梦娜小姐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唱功不俗,她也曾被香港报纸评为最会唱英文歌曲的歌星。
《花月佳期》后来也成为电影《小云雀》插曲,方逸华有客串演出。
方逸华后来的演唱也多为邵氏电影的主题歌等,如《蓝与黑》的同名主题歌,《云泥》主题歌《问白云》等。
最脍炙人口的则是曾被“小云雀”顾媚和静婷唱红的《不了情》和《痴痴地等》。这两首曾经被誉为“时代曲神作”,曾经是60年代著名影星林黛主演的电影《不了情》和《蓝与黑》中歌曲。
四届影后林黛
到70年代邵氏翻拍《不了情》作《新不了情》(是1994年尔冬升翻拍之原版)时,因邵逸夫特别钟爱林黛和此歌,当然也是从收紧银根角度出发,特地安排了他心目中的“比蒂比芝”重返录音室,留下了这一经典版本。
纵观方逸华演艺生涯,虽然录了不少唱片,但并没有自己专属的代表作品,虽然《花月佳期》等歌流传到已经忘了原唱是谁。
这与她并不着力发展歌唱事业的人生规划有关,与后来成为香港娱乐帝国的女王相比,唱歌带来的光环不值一提,甚至后来她很不愿别人提起做歌星的经历。
以她的自然条件是可以成为歌坛天后级人物的,但最终她看得更远,在八九十年代更是统领无线几乎控制了香港歌坛。
鼎盛时期,张国荣、许冠杰、梅艳芳等天王天后都是邵氏旗下唱片公司的招牌,治下更是“猛将”如云。据说,四大天王的称号与包装设计就是她的主意。
张国荣曾是方逸华力捧的华星唱片当家歌手。
在她当红的年纪,对于出来唱歌赚钱的女生,人们更习惯称之为“歌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一个充满善意的称呼。
于是在有可能脱离这个行业的时候,她们都会奋力抓住救命稻草。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嫁入豪门,这与当下的女明星最终出路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可横在方逸华面前的事实是,六叔的身边早已有了六婶,尽管如传言她已是邵逸夫的妾室,但相对正室的红玫瑰,她只能作六叔身边的白玫瑰。
邵逸夫与他的红玫瑰白玫瑰。
历史也证明了她的正确选择。她坚忍地从邵氏底层员工一直干到高层,成为邵逸夫真正的左膀右臂。
尽管六叔是名义上的话事人,但在邵氏以及无线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清楚,勤勉尽职的方小姐才是统治整个影视帝国的真正掌权人。
尽管无名无分地追随邵逸夫四十年,成为他的合法妻子不过17载,但她从不抱怨,甚至只有感激。在她眼里,“邵老师是个与众不同的男人啊。”
幸好方逸华赌上一生。
我们从青春年少看到了那么多可以不住流连的无线长剧,听到了那么多总会不经意哼出的粤语老歌。
幸好邵逸夫有情有义。
我们能看到方逸华这么多面精彩的人生,尤其是他出资发行的黑胶唱片,在半个世纪后我们仍能听到那个“甜润嘹亮”的歌声。
写了一周,听了七天,时光已老,经典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