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掌握!骨髓转换的影像知识
骨髓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造血器官。红骨髓参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产生。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
成分
红骨髓,含水40%,脂肪40%,蛋白质20%。
黄骨髓,含水15%,脂肪80%,蛋白质5%。
MRI信号特点
骨髓中的脂肪、水、蛋白质及矿物质等是形成MRI信号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脂肪与水含量比例也决定着MRI信号强弱。
黄骨髓:在T1加权像呈高信号强度,与皮下脂肪相近,T2加权像呈中等信号,在STIR或PD-FS成像中,脂肪被抑制。
红骨髓:T1加权像上,出生1年内信号强度与周围肌肉信号相当,随着骨髓正常转换,青春阶段,信号强度高于周围肌肉信号;T2加权像上呈中等信号强度;在STIR或PD-FS成像上,高于黄骨髓,与肌肉信号相似。
骨髓转换
1、出生时,全身均为红骨髓,逐渐向黄骨髓转换。由远端到近端和从附肢到中轴骨。
2、长骨骨髓转换顺序:骨骺和隆起,骨干,远端干骺端和近端干骺端,在长骨的干骺端可看到造血骨髓,约在25岁达到成人型骨髓。此时红骨髓主要集中在中轴骨、股骨及肱骨的近端。
(正常膝关节T1WI,男,15岁)
3、脊椎是人体红骨髓分布最多的部位,年龄超过10岁时,T1加权像椎体信号应该高于椎间盘。在随着年龄增长减少,黄骨髓逐渐增多。
40岁以后,尤其女性,椎体的脂肪含量逐渐增多,在T1WI表现椎体信号不均匀性或局灶性增高。
根据脂肪分布分三型(T1WI)
Ⅰ型 多见于20岁以下青年人,30岁以上罕见,椎体静脉上下方线样高信号。
(正常 17岁,男孩,Ⅰ型)
(正常,60岁 Ⅲ型)
骨髓逆转换
当机体红骨髓需求量增加时,可出现黄骨髓向红骨髓逆转换。一般有中轴骨向外周转换。
生理性:肥胖,高海拔,运动,中年妇女等。生理性转换一般不累及骨骺及骨突。
病理性:肿瘤,慢性贫血等。因逆转换的原因很多,诊断时要注意鉴别,需密切结合临床。T1加权像,其信号强度可以接近肌肉信号,甚至低于肌肉信号。
(女,39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T1WI椎体信号明显减低,与椎间盘信号相似;在抑脂图像上,椎体信号增高)
影像学诊断要点
1、生理性转换红骨髓不穿过骺板(图1)。
图 1 女,28岁
生理性转换(T1WI,PD-FS红骨髓信号)
图 2 女,26岁
(肱骨及肩胛骨正常红骨髓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