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自己从一无所有走过来,对于自己的现状,总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总是感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事业的护城河不够宽,时时刻刻总想着提高自己,不要让自己掉队,被社会抛弃。无大志者常立志,因此自己每个阶段都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一路走来,也让自己的心慢慢踏实起来。PS:今天自己又开始跑步啦,于自己而言,从控制身体开始,day day up!
万物生长,又何曾顾及他人的目光,有着自己的个性和观念,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事,当随大流已成常态,有着批判性思考能力,是一种幸运。本文主要分享在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中,处于关键地位的电子电子架构,这也是各家OEM都在更新自身架构平台,加大对电子电气架构的投入的原因。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大变革背景下,软件定义汽车理念逐步成为汽车业内共识(这也是国内诸多互联网公司迈入汽车赛道的原因,他们自身有较强的软件代码能力)。传统汽车采用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以下因素:不能满足现阶段汽车发展的需求,E/E 架构升级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经过较长的探索后,汽车 E/E 架构升级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好处在于:随着芯片技术的提升,通过升级硬件用于提升计算能力。数据统一交互,实现整车功能协同;通过Autosar软件架构提供标准的接口定义,模块化设计,促使软硬件解耦分层,实现软硬件设计分离,便于对软件的复用。而对于代码,市场上现状是Classic AutoSAR 架构逐步向AutosarCP/AP 混合式架构。车载网络骨干由 LIN/CAN 总线向以太网方向发展。新能源车特斯拉 E/E 架构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硬件架构为中央集中式架构(分区域控制),采用中央计算平台+三大区控制器方案。核心是中央计算平台(最高决策模块),域控制器是按照车的位置划分,受中央处理平台管控指挥。软件架构按照不同层级分层解耦,采用开源软件平台,用户数据驱动软件更新,实现不断 OTA 升级。通信架构部分应用以太网,核心控制器之间总线环状连接实现冗余。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示意图如下:硬件方面从分布式升级域控制,这也是最近域控制器概念很火,近来很多高科技公司迈入汽车行业,多数都在域控制器发力,要不实现ADAS在L3\L4 level发力,要不就是在商用车固定行车轨迹上做无人驾驶发力。软件架构采用 Autosar AP/CP 混合式架构,便于软件层面管理;造车新势力不涉及尾大难调现状,这方面是域控制器与分布式并存。但是传统 Tier 1 级供应商以及华为等纷纷加入E/E 架构升级赛中,由主机厂主导的电子电气架构的格局或许会迎来不一样的变化。
新的变化总会带来新的机遇,在这样的现状下,谁可以脱颖而出?
在此次大变革中成功切入智能汽车领域,并构建庞大的生态体系的高科技公司将扮演重要角色。传统汽车产业链中依靠产品升级、新业务拓展或绑定技术优势巨头带来单车价值量提升,从而也可以在此次变革中把握先机。华为(跨界企业):从EE到CC的“计算+通信”架构,华为的电子电气架构大概等同于博世所说的跨域集中架构。作为一个国家工业皇冠上那颗明珠,汽车行业对一个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影响不言而喻。国内诸多高科技公司加入造车行列,或者想成为OEM的核心供应商的动机就不难理解。对于个人而言,也希望国家蒸蒸日上,汽车行业不是一个泡沫,大家都是踏踏实实在做技术沉淀。
-----------------------------------
作者简介 | 穿拖鞋的汉子
汽车电子工程师
公众号:车载诊断技术
chuantuoxiedehanzi@163.com
来,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