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没有分南北、没有分炎黄两系

上古历史
     祝融部落从伏羲至夏朝的不同记载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自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但有了火种不会保留和使用,后由祝融发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种的方法后。 祝融氏早在神农氏时代、甚至在伏羲氏时代就以善于取火管火用火而闻名的部落,对中华先民用火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到五帝时代,"祝融"既是部落的名称,被称为“神”;有以此作为“管理天文、祭祀、冶炼”的“巫”等官职代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管子·五行》:“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祝融而辩于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祝融部落先后在炎帝部落联盟、蚩尤部落联盟、黄帝部落联盟。都是文化的先进传播者。《路史·国名纪》:"今郑州有祝融冢”,祝融部落的先进的文化中心,无疑成为黄帝、颛顼的都城所在地。故有:皇甫谧《帝王世纪》:“或曰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所指说的“有熊氏之墟”。
 祝融不存在黄帝或颛顼世系的祝融与炎帝世系祝融的不同派系,也不存在南祝融、北祝融的划分。只是祝融部落的不同的分部落,也是以部落“祝融”称呼;有时候以祝融部落的首领或某一分部落首领的名字称呼。祝融部落在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都是倚重的部落。
伏羲女娲时期: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 》载:“盖宓犧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炎帝时期:《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补史记·三皇本纪》里记述:“炎帝神农氏,……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以及《路史·后纪三》注说的“炎帝神农氏,葬长沙”,实际就是炎(帝)人群群体迁徙到了今湖南省长沙市周边地区,后世流传下有“祭奠”最高首领炎帝的遗址遗迹。其实,炎帝不是仅仅一位。
蚩尤时期与三苗:“祝融”别称“蚩尤”为祝融部分东迁后与土著蚩尤部落融合形成的新东夷部族集团以后称谓。《大荒东经》曰:“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凶犁山”地望当与哀十年《传》齐之犁邑(即哀二十三年《传》之犁丘,亦即哀二十三年《传》之隰)相关,“犁”与“黎”古音同,“黎”本从“邑”(《说文》),则齐之“犁(黎)”邑当以“凶犁山”而得名。《历书》裴骃《集解》引应劭曰:“黎,阴官也。火数二;二,地数也;故火正司地以属万民”;“九黎”氏族首领名均曰“黎”;甚至在“夏、商之季”依然有所谓“黎、苗之王”(《周语下》),盖其后裔以先祖名“黎”而命氏族部落曰“黎”。黄帝时期,祝融部落的一部分加入黄帝的部落联盟,至颛顼时期,祝融部落也有分化,《国语楚语》:“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曰:'重实上天,黎实下地。’遭世之乱,而莫之能御也。不然,夫天地成而不变,何比之有?”;舜帝时期,《舜典》:“(尧)流共工于幽州,放讙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五帝本纪》裴骃《集解》引贾逵说以讙兜当浑敦,以崇山为南裔;以饕餮当三苗,以三危为西裔;文十八年《传》杜《注》、《五帝本纪》裴骃《集解》引贾逵说均以鲧当梼扤,以羽山为东裔。又案:昭九年《传》载周大夫詹桓伯辞于晋曰:“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御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杜《注》:“言梼杌,略举四凶之一。下言四裔,则三苗在其中”;《淮南鸿列集解》:“三苗,盖谓帝鸿氏之裔子浑敦,少昊氏之裔子穷奇,缙云氏之裔子饕餮,三族之苗裔,故谓之三苗”。《五帝本纪》裴骃《集解》引贾逵云:“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既然“饕餮”(“三苗”)为缙云氏后裔,则当为姜姓;故襄十四年《传》杜《注》谓允姓为姜姓之别。《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苗民厘姓。”《海内经》:“有人曰苗民……名曰延维……伯天下。”郭《注》:苗民即“三苗之民”。《大荒北经》曰:“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大荒北经》又曰:“颛顼生讙头,讙头生苗民”,文十八年《传》亦以梼扤(即“讙兜”)为颛顼之子,昭二十九年《传》则曰:“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那么,三苗与祝融同为高阳氏后裔。其二,三苗与祝融、蚩尤具备氏族融合的地缘条件。《舜典》曰囧:“(尧)放讙兜于崇山”,《周语上》则曰:“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那么,三苗与祝融先后同居于崇山;陶唐氏迁三苗于三危后祝融八姓支族继续南迁成为苗蛮氏族部落集团的新氏族者,目前我们可以考知的的主要为芈姓(季连)、董姓(惠连)、彭姓(篯)三支族。大约在夏后氏时期,芈姓因参加夏禹征伐有苗(三苗)之功,被分封从东夷故地南迁到了江汉流域;大约在商代末期,董姓参胡(惠连)以及董父后裔鬷夷迁于山西、山东以及湖北等地,甚至南抵云贵,有学者何光乐《楚源流考》考为“湖北省孝感县”;大致在周公旦东征淮夷之后,芈姓夔越、蛮申、荆诸支族南迁至江汉流域。
黄帝时期:《管子·五行》:“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大常察乎地利,故使为廪者:奢龙辩乎东方,故使为土师,祝融辩乎南方,故使为司徒;大封辩于西方,故使为司马;后土辩乎北方,故使为李。是故春者土师也,夏者司徒也,秋者司马也,冬者李也。”;《汉书·扬雄传上》:“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 ”,颜师古注:“祝融 ,南方神。”  ;《史记·五帝本纪》里说:“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东汉王符(约85—162)《潜夫论》:故志曰:“黄帝师风后,颛顼师老彭,帝喾师祝融,尧师务成,舜师纪后,禹师墨如,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山海经·大荒西经》云:“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太平广记》云“祝融栖息于衡阜(即衡山)”;《水经注》云“衡山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邱九头图。”;《总胜集》云“昔炎黄之时,祝融君游息于此,峰因以名焉(指祝融峰)”等,记载了火神祝融与南岳衡山之间的渊源。南海神庙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惟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建筑群。该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唐韩愈 《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在少昊时期,《山海经·大荒东经》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大荒南经》:“东(南)海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史记索引》曰:“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降居江水……即所封国也。” 其实,该昌义,即嫦羲,《尚书·孔氏传》:“重即羲,黎即和”。《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余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余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余冬月皆然。” ;《吕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朱熹注曰:“大皞伏牺,木德之君。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圣神继天立极,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孔子家语‧五帝》:“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可见,少昊时期,以重、羲、和称呼为主,属于祝融部落的分部落的名字变化。羲、和属于重黎的不同称呼,也证明有分化的小部落存在。
颛顼时期,《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老童不是颛顼所生,只是其管理的部下,祝融部落首领老童,深得颛顼倚重。《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尚书·吕刑》:“乃命重黎,絶地天通,罔有降格。”《国语·楚语下》:“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月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周礼》:“灶神”条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这是火神为灶神。颛顼时期,祝融常分化为重、黎两部分称呼。
帝喾时期,祝融部落经过多年与帝喾的征战,终于被肢解分化为六姓或八姓,其实就是分化瓦解,甚至分化更多小部落,很多的姓氏从此分化而成。《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琇姓,楚其後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大戴礼记·帝系·第六十三》:“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緺,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氏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籛,是为彭祖;其四曰莱言,是为云郐人;其五曰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季连产什祖氏,什祖氏产内熊,九世至于渠,娄鲧出。自熊渠有子三人,其孟之名为无康,为句亶王;其中之名为红,为鄂王;其季之名为疵,为戚章王。昆吾者,卫氏也;参胡者,韩氏也;彭祖者,彭氏也;郐人者,郑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连者,楚氏也。 ”。北宋晚年在今湖北省嘉鱼县出土的楚公逆镈铭文曰:“惟八月甲申,楚公逆自作吴雷(回)钅父(镈)”,曹姓邾国始祖安为陆终之子,故邾以陆终为先祖。吴回。岭南俚人历来有崇雷的习俗。方志记载,岭南的雷公庙以西江以南,高、雷、钦、廉等地为多,远达海南岛,其中最著名的是雷州雷王庙。“六月二十四日,雷州人必供雷鼓以酬雷”,崇拜雷神,家家户户都挂雷神像,铸造铜鼓乃雷的象征,铜鼓上的文饰、蹲蛙、羽人都有祀雷有关,壮族巫师跳神时唱的《九天赞》云:“我是上天雷王子,显圣生化在云头....家住雷州雷王庙,年年行鱼教田畴”。《淮南子》注曰“祝融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祀于灶。”这也是火神兼做灶神。但吴回也是祝融,黎也是祝融,祝融在此处为火正官名。其实,祝融不是帝喾时期才存在,也不是颛顼后裔,只是颛顼时期,祝融部落首领老童,深得颛顼倚重。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先祖季连与“盘庚”即商王盘联结,此季连属于祝融八姓的分部落,以季连部落名称称呼历经百年。
祝融部落在帝喾时期被肢解分化:《国语·郑语》载“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云姓邬、郐、路、逼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而又无令闻,必不兴矣。斟姓无后。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越不足命也。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姜、嬴、荆、芈,实与诸姬代相干也。姜,伯夷之后也;嬴,伯翳之后也。伯夷能礼於神以佐尧者也,伯翳能议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后皆不失祀而未有兴者,周衰其将至矣。”祝融由火神升格为雷神的证据。己姓:昆吾,有二地,一在今河南许昌县境,一在今河南濮阳县;苏,当在今河南温县附近;顾,有二说,一说在今河南范县东南五十里,一说在今河南原阳县;温,在今河南温县;董姓:(宋)郑樵著、(明)陈宗 校 《通志卷三十·氏族畧第六·同名异实第一》:“董氏有二:董父之后,以字为氏;又有陆终之子参胡姓董,以姓为氏。”,六姓分化至参胡,封于韩墟。周时为胡国,参胡为天文观测地,参胡其实是董姓部族天文观测活动在一定区域(包括韩原、新郑、大夏即夏县、曲沃等地),非仅指封地。《括地志》载: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昆吾故城在县西三十里。《竹书纪年》:“昆吾氏迁于许。帝癸二十八年,昆吾会诸侯伐商。三十年,汤乃兴师率诸侯自把钺以伐昆吾。”于是,昆吾为汤所灭。昆吾氏在参胡国(此国有南陆氏及有惠氏)在新密与新郑之间有大隈地名,近些年考古发现新密县古城寨遗址,最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祝融之墟。《新唐书·天文志》:“参、伐(伐也称罚星,在参星三星中间)为戎索,为武政,当河东(崔恒昇:《简明甲骨文词典》曰:'河东,地名。在今山西省西南部夏县一带。’),尽大夏之墟。”。又有昆吾分部落分化董氏,源于舜帝赐姓董父为豢龙氏,《后汉书·郡国志第十九》:“闻喜,邑,本曲沃。有董池陂,古董泽。有稷山亭。有涑水。有洮水。”;《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上》:“左邑,莽曰兆亭。汾阴,介山在南。闻喜,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分化鬷夷、豢龙,距今山东定陶县不远。彭姓:彭祖,在今江苏铜山县;豕韦,在今河南濮阳一带;诸稽,在今河南嵩县西南。秃姓:舟人,在今河南温县左右。妘姓:邬,在今河南偃师市境内;郐,今河南新密市东;路,未知所在;偪阳,在今山东枣庄市南。曹姓:邹,邹即邾,在今山东邹城、滕州、枣庄三市境;莒,在今山东莒县。斟姓:在今河南近洛河处。芈姓:夔、越、蛮芈、荆在今江汉地区。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商末,吴太伯的句吴在今苏、锡、常一带,那里正是楚人先祖吴回的食邑。
尧帝时期,且该时期,多以羲、和为祝融的部落新兴代表。《尚书·尧典》有“分命羲仲,宅隅夷日崵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史记 ·五帝本纪第一》:“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鸟兽氄毛。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文中的“乃命羲、和,”◇集解孔安国曰:“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世掌天地之官。”正义吕刑传云:“重即羲,黎即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也。”,《尚书·孔氏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于天,明不相干。” 。
因此,祝融属于部落,在炎帝、蚩尤、黄帝、少昊、颛顼等不同时期的迁徙,造就先进的天文、祭祀、冶炼、制陶文化。他不是颛顼所生,也不是蚩尤所生,只是归属于其统领。 融并不是人名,而只是一个号。而祝融名字不同的变化,如重黎、重、黎、吴、回(雷、韦)或者重、和、羲、黎,因此,不论在少昊时期的天文观测,还是尧帝时期的羲和,都是重黎的不同分化。时而分称呼,时而合称。不同时期的称谓,以及不同时期的部落分化。
祝融部落分化肢解之后,大禹时期,《墨子·非攻下》载:“昔者三苗大乱, 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拆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袛,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 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附五帝纪九》亦言:“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禹征三苗时,天下发生了洪水。在“人面鸟身”的“四电诱袛”雷神帮助下,禹打败了三苗。雷神是祝融。也就是大禹时期,昆吾、董姓鬷夷氏与豢龙氏、彭姓彭祖、豕韦、诸稽等,依然作为主要文化传播力量。
祝融在夏商革命时也偶尔出现过。《墨子·非攻下》载:“少少有神来告曰:'夏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予既受命于天,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间西北之隅。’汤奉桀众以克有,属诸侯于薄,荐章天命,通于四方,而天下诸侯莫敢不宾服”记载“天帝命令商汤攻打夏桀,同时让祝融降火在夏都的西北角,从而摧毁了夏都的城池。这就是汤诛灭夏”,《竹书纪年》载:“夏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国语·郑语》亦言:“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曰:“融,祝融也。”。证明,商朝时期,大彭、豕韦为商伯,属于祝融部落分化后的小部落,作为商朝记载历史、传播文化、祭祀、天文、冶炼、制陶的管理部落。
春秋邾公釛钟中邾公自称“陆融”之后,这个“融”字与楚帛书、包山楚简“祝融”的“融”都从虫从庸,仅左右互置。郭沫若、杨宽、童书业等均认为陆终来源于祝融的分化。郭沫若在《金文丛考》中指出:“陆、祝古同幽部,终、融古同冬部,疑陆终即祝融。”。由于祝融不同时期的延续、祝融部落与部落首领名字的不同变化,以及祝融大部落与分部落,都以祝融称呼。太子长琴并非仅指鬻熊;至于季连、鬻熊、穴熊,有的学者探究,把此三人或两人,作为实际的一人,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楚先祖也是把往上推的三位不同时期的楚国先祖的比较有名望贤德的三位。并不等于楚国先祖仅仅是三位。

近年出土战国的荆门包山楚简、江陵望山楚简、新蔡葛陵楚简中,从楚墓竹简、帛书看,楚人祭祀的祖先有老童、祝融、鬻熊。如,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楚简:“举祷(这是楚简卜辞中用得最为频繁的宗教术语之一,指楚人所进行的禳灾之祭)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各一牂(即母羊)。”湖北江陵望山楚简:“先老童、祝融、鬻熊各一牂。”河南新蔡葛陵楚简:“举祷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各两牂。”而清华简《楚居》中则记载:“季连初降于騩山……”騩山在传世文献中为老童所居。

祭祷简中多处提到“三楚先”

⑴ 荐三楚先各 (《新蔡》甲三105)

⑵ 就祷三楚先屯一牂… (《新蔡》甲三214)

⑶ 就祷三楚先屯一牂… (《新蔡》乙一17)

⑷ 就祷三楚[先] (《新蔡》乙三31)

⑸ …举祷三楚先各一牂… (《新蔡》乙三41)

⑹ 三楚先、地主、二天子、 山、北[方] (《新蔡》乙四26)

⑺ …就祷三楚[先] (《新蔡》零314)

另外楚简中还有多处提到“楚先”。一种是“楚先”後列出先祖名号的

⑻…举祷楚先老僮(童)、祝 (融)、 (鬻)酓(熊)各一牂。…(《包山》2·217)

⑼…举祷楚先老僮(童)、祝 (融)、 (鬻)酓(熊)各两 。…(《包山》2·237)

⑽ …举祷楚先老童、祝 (融)、 (鬻)酓(熊)各两牂。… (《新蔡》甲三188、197)

⑾ …就祷楚先老 (童)、祝[融] (《新蔡》甲三268)

⑿ 先老 (童)、祝[融]、 (鬻)酓(熊)各一牂 (《望山》一·120+《望山》一·121[13])

⒀ [楚]先老 (童)、[祝]融各一牂 (《望山》一·122+《望山》一·123[14])

另一种是“楚先”後不列出具体的先祖名号

⒁ …楚先既祷 (《望山》一·124)

⒂ 甲戌 乙亥祷楚先与五山… (《新蔡》甲三134、108)

⒃ 於楚先与五山 (《新蔡》零99)

(17) [老]童、祝 (融)、穴熊□屯一 (《新蔡》甲三35)

(18) [祝] (融)、穴[熊]、卲(昭)王、献[惠王] (《新蔡》甲三83)

(19) 有祟见於司命、老 (童)、祝 (融)、 (穴)熊,癸酉之日举祷 (《新蔡》乙一22)

(20) 祝 (融)、 (穴)熊各一牂… (《新蔡》乙一24)

(21) [祝] (融)、穴熊,就祷北 (《新蔡》零254、162)

(22) [祝] (融)、 (穴)熊各 (《新蔡》零288)

(23) [祝] (融)、穴熊、卲(昭)[王] (《新蔡》零560、522、554)

《离骚》是楚人的诗歌,其称“三后”,也应该是指楚人的先祖,戴震《屈原赋注》得出结论:“三后,谓楚之先君贤而昭显者,故径省其辞,以国人共知之也。”,毕竟诗经·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于京。”“三后”指周之先祖太王、王季、文王;《大雅·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二后”指周文王、周武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史墨与赵简子的对话说:“三后之姓,於今为庶,王所知也。”杜预注:“三后,虞、夏、商。”孔颖达疏:“从周而上,故数此三代。”都是把这里的“三后”理解为虞、夏、商的贤王舜、禹、汤。三位贤君。因此,楚先,不是仅仅三位先祖,而是多位先祖中比较突出的三位君贤而昭显者。凡是前面标明“楚先”的,後面出现的先祖名都是“老童、祝融、鬻熊”这样的组合(包括包山简和新蔡简);而凡是出现“老童、祝融、穴熊”这样组合的简文,前面都没有“楚先”两字,这説明“三楚先”只能是老童、祝融、鬻熊三位先祖的组合,而不是老童、祝融、穴熊三位先祖的组合,因为后者并不被称作“楚先”。“老童、祝融、穴熊”的组合可以和昭王以下的先王合祭,三楚先或“楚先老童、祝融、鬻熊”这样的组合并没有与其他先王合祭的现象。三楚先和“楚先老童、祝融、鬻熊”这样的组合前面从不出现其他神灵。这些情况都説明穴熊所在的组合与“三楚先”或鬻熊所在的组合是不同的。説明“穴熊”和“鬻熊”是两个不同的先祖,楚简中的“三楚先”包括鬻熊,而不包括穴熊。

《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简·楚居》说:“季连初降于隈山,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率相,詈胄四方。季连闻其有甹,从及之盘,爰生[纟呈]伯、远仲,游徜徉,先处于京宗。潍水迟徙于京宗,爰得妣列,逆流哉水,厥状聂耳,乃妻之,生侸叔、丽季。丽不从行,溃自胁出,妣列宾于天,巫[并戈]赅其胁以楚,抵今曰楚人。”。大意是:楚之始祖季连最初降生于河南新郑、新密之间的具茨山,以后抵达淯水发源地附近的熊耳山,又到了汉水以南荆山一带,继续向西南方向进发,在汉水之滨安顿下来。他沿着汉水逆流而上均水,见到了商王盘庚的子女们,便在襄阳市区西南的万山脚下逗留。盘庚之子的女儿名叫妣隹……季连与她结婚生子后,就率先在荆山之首的景山安营扎寨。季连之孙鬻熊稍晚一些迁移到景山,娶了当地女子妣疠为妻……生下侸叔、熊丽两个孩子。生熊丽时难产,只得自胁而出,妣疠因此而丧命。有巫师把她遗体裂开的胁部用荆条缠合起来,至今人们所说的“楚人”这一称谓就由此而来……鬻熊、熊丽,直到熊狂,祖孙三代都一直住在景山。楚人的祖先来自中原,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缓慢向前发展楚文化。楚于西周初年为周成王所封,西周时期,楚文明的个性特征尚不明确,它还保留着相当大的中原文明特点,到春秋以后才逐渐形成既别于中原姬周文明又别于其它区域性文明的有自身特点的成熟的独特文化。楚自鬻熊至熊绎受封的阶段,文献均记其"居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而非"都丹阳",当时丹阳只是一个地名,而非都城,也无城邑的建制,大型礼仪建筑也尚未发现。此时,楚"辟在荆山,筚路蓝缕",楚的社会形态自然也比较原始。熊绎受封是楚立国之始,熊绎文化大道位于湖北省保康县城南牌坊湾地段,保康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楚文明更多地保留了中原姬周文明的特色,同时也吸收了少量蛮夷文化的特点;到熊渠时,楚有了第一次扩张,湖北当阳赵家湖西周晚期楚墓中出有少量铜器,并有极少量的传世铜器遗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楚青铜冶铸业的兴起。这一时期已有少量疑为楚城邑的遗址发现。而且楚的社会形态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完成了由部落联盟集团的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过渡。西周早期,随着楚第一次扩张军事行动的开始,楚人有了进一步与外围蛮夷文化接触的机会,华夏文明与蛮夷文化的交融使楚人在继承华夏文明即姬周文明的同时,也按已逐步形成的自我意识对其进行改造。楚文明就在这种既坚持主源又兼收并蓄的过程中初步兴起了,这一过程可持续到春秋初年;楚武王熊通即位后开始谋求向外发展,逐步吞并了江汉地区、南阳盆地及淮河上中游地区的数十个文化因素各有特点的国家,这一范围内各种经济、文化因素相继融入楚系。形成一种区域文化,楚文王迁都位于今荆州纪南城的郢,自此至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师攻陷郢都止,是为楚文明的成熟定型期;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楚借秦力击败吴,后昭王迁都于鄢(今湖北宜城),后又返郢,直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止,是为楚文明的繁荣鼎盛期。春秋战国之际,楚国以江汉平原为中心。战国早中期,楚国在北面与中原诸国争雄,以秦岭、巫山山脉相阻隔,并分别设立了汉中、黔中、巫郡等。南面主要是"蛮夷"之帮,楚人沿洞庭湖两侧南进,直到五岭,这一区域基本没有大的战争,鼎盛期的楚文化遗存就主要在江汉平原及楚国南部的今湖南境内发现,并向楚全境辐射;由于楚腹心地区的丧失,楚都东迁,楚文明的发展呈现出滞缓衰退的特征。(公元前278年)因白起拔郢而迁都陈城,习称陈郢。战国末年我国东南第一大都会,始筑于楚考烈王八年(公元前255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又迁都寿春城,习称寿郢,直至楚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是为楚文明的滞缓衰退期。传世文献记载楚国迁都六七次,都城先后称丹阳和郢,但清华简《楚居》则记载楚国迁都达十四五次之多,且未见丹阳名称,根据传世文献记载,楚人先祖季连活动的年代不会晚于虞夏之际。这些记载属于帝喾时期至商朝期间。清华简《楚居》中则将季连与"盘庚"即商王盘联结,那么季连属于祝融八姓的分部落,以季连部落名称称呼,起码存在七百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