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法之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之“盖天”宇宙观和“归藏连山历”(修改版)

天文历法之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之“盖天”宇宙观和“归藏连山历”(修改版)

文|黄饮冰

一、大地湾时期(距今7000年以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宇宙学说——盖天说

大地湾四期彩陶,盖天说说明书。

上图形象表达了“盖天说”:外椭圆表示“天穹”,内葫芦形表示“大地”,天穹是球体,大地也是球体,这是完整的盖天说。大地湾时期的“盖天说”不是“天圆地方”,而是“天圆地圆”,大球体内含小球体。大地已经网格化了,这个大地网格,是大地测量的意思,测量大地的办法就是“割圆术”,即割圆为方,测量南北、东西距离,计算大地的面积。

后世“盖天说”,把大地湾盖天说吃了一半。

后世的盖天说不能避免天地相交的问题,原因是没有完全继承大地湾时期的“盖天说”,只继承了一半。苍穹给人的感觉是向下延伸,那么地同样要向下延伸,要避免天地相交,不可避免地发展到“天圆地也圆”。所以在汉代科学家张衡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宇宙结构学说——“浑天说”。

大地湾二期女神彩陶

大地湾二期彩陶,女神身体上的图就是“盖天说图”。说明在大地湾二期,古夏人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宇宙结构学说——盖天说。这个时期,大地没有被网格化,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没有发明大地测量技术——割圆术。“天圆地方”应该是大地湾历法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对“割圆成方”产生的误解。

四柱擎地盖天说

这个图时间不明确。同样是“盖天说图”,大地是一个平面,上为“天穹”和“太阳”,下为“两柱”。支撑大地的“柱”,是“四柱”,此图是平面图,所以看到的是两柱。有四柱的是盖天说的发展版本。

二、日出、日入与节气、时节:以陶器为证,“七衡六间”理论在大地湾-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时期是成熟的应用理论,应用于历法。

1、七衡六间理论

七衡六间图

什么是后世的盖天说呢?《尚书.天文志》云:“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其天地之间的距离八万里,天穹的中央是北极,日月星辰就围绕这个极旋转不息。

后世盖天说认为:天圆为张盖,地方为棋局,天旁转为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

为了说明太阳的运动规律,盖天说用“七衡六间图”理论加以解释七衡六间图有七个同心圆,每一个圆为一衡,衡与衡之间为一间,衡间相去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一百步,每一衡表示太阳在不同季节的运行轨道。每年冬至,太阳沿最外一个圆(外衡)运行,太阳出于东南而没于西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低;夏至,太阳沿最内一圆(内衡)运行,太阳出于东北而没于西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高;春分秋分时太阳沿中一个圆(中衡)运行,太阳出于正东而没于正西,日中时距地平高度适中。各个不同节气太阳都沿着不同的衡运动;其七个同心圆恰好对应12分节气点。(见上七衡六间图)。

七衡即是太阳运行的轨道,内衡和外衡之间这一环带涂上黄色,即所谓黄道。太阳只在黄道内运行。夏至日,太阳在内衡道上运行。从夏至日到大暑日,太阳在第一衡和第二衡的中间,即第一间运行。大暑日,太阳在第二衡上。处暑日太阳在第三衡上。秋分日太阳在第四衡,即中衡上。霜降日太阳在第五衡。小雪日太阳在第六衡。冬至日太阳在第七衡,即外衡上。从冬至开始,太阳又往内衡方向运行,于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分别经过第六、五、四、三、二各衡,在夏至日,太阳又回到了内衡的轨道上。这即是太阳在七衡六间轨道上的运行情况以及与十二节气的关系。

2、以陶器为证,七衡六间理论在大地湾、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陶器是实用历法

大地湾一期陶片上的刻画符号。大地湾一期整陶较少,所以说大地湾一期陶片。大地湾一期陶片在距今20000年到13000年已经在大地湾出现,只是数量很小。距今13000年后,大地湾陶器成为主要文化遗存。

大地湾一期陶片上的“六芒星”。“六芒星”就是“七衡六间”中的“六间”,证明此时期“七衡六间”已经是应用理论,否则不会成图。

大地湾陶器。上半部是太阳六茫,太阳运行的六条黄道;下部之三黑线表示太阳南北回归线和赤道。三黑线之间的两条黄线就是黄道。三条黑线和两道黄线,构成“三衡二间”示意图。在大地湾时期,黄道的概念就已经是定论。

仰韶文化六芒星

马家窑文化彩陶。中间图案是“太阳六茫”。三条黑线是“南北回归线”和“赤道”。黄道被描画得很形象。

马家窑彩陶,瓶颈部就是“七衡六间”示意图。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盆。新石器时代 1973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南北回归线与赤道(黄线),四节(四条黑线),七衡六间(舞蹈者两边的七条黑线和六条黄线),五人舞蹈代表数字“5”。

大地湾文化四期的轮盘和盘垫,是转轮制陶的证据。大地湾一期陶片在距今20000年到13000年已经出现。陶器是距今13000年后的大地湾主要文化遗物。西亚在距今9000年时,还无陶器。

3、“七衡六间”理论基础是“二分二至”理论,“二分二至”理论存在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了“太阳的回归运动”,认识了南北回归线和赤道。二分二至就是“三衡二间”。

二分二至历法说明图。太阳在南北回归线和赤道间做四节运动。这“衡间”解释就是“三衡两间”。

大地湾二期彩陶,二分二至历法示意图。这是七衡六间理论的起源证据:三衡二间。

大地湾二期陶器。上中间陶片符号就是二分二至历法标志。

二分二至历法标志。这个对比说明:在早期,二分二至示意图还有太阳标识辅助说明(王家阴洼陶器图案),后期就成简略图了(半坡陶器图案)。

庙底沟文化陶器,太阳,南北回归线、赤道。

仰韶文化二分二至历法图。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时期,鱼纹演变成“二分二至”表达图,四瓣花表达的也是“二分二至”的意思。这也说明,庙底沟类型的四瓣花图案,是历法表达的需要的应用,不是族群之族徽的表达,所以把庙底沟四瓣花解释称族徽“华”是错误的。但是可以说明“华”已经有了“花”的假借。也就是说,四瓣花是“华”,但是“花”的假借,不是“华”的本意,也不是族徽。

4、归藏——以上的陶器可以证明,大地湾文化时期,古夏人已经认识了“太阳回归运动”,谓之“归藏”

太阳在南北回归线间的回归运动就是“归藏”,“归藏”在历法上的应用就是“二分二至”历法。“二分二至”历法就是传说中的“归藏历”。由“二分二至”历法发展成“七衡六间”历法理论。所以所谓的“二分二至”和“七衡六间”都是“归藏”历法,无非是在太阳归藏运动轨迹上增加了分节而已。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

“二分二至”现代图解。

∽符号彩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运动轨迹在仰韶文化陶器图案上简化成了“∽”符号。

“S”形符号彩陶。

此图更形象。三条黑线:南北回归线、赤道,“S”形符号。与现代人作的图惊人一致。西方要找文字“S”,这就是“S”的源头。

现代人绘制的太阳回归运动“S”轨迹图

5、以陶器为证,仰韶文化半坡时期,古夏人已经掌握“四时八节”历法思想

半坡鱼纹图

这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人面鱼纹”和“鱼”的组合图。盆底是两“鱼图”东西相对,两“人面鱼纹图”南北相对,处“四正”位置;盆沿八分,“四正”位置是“|”,“四偶”位置是“三叉”,表现的就是“四时八节”,这是远古的没有数字化的“洛书图”。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距今6800年到6300年)人面鱼纹盆已经表现出“四时八节”历法思想。

这样看,更形象,半坡彩陶盆图案就是伏羲时代以前的洛书图。我一直在说,河图洛书是前伏羲文化,看来不虚。我是相信古人的记载是不会欺骗后人的。后人要作怪,是后人的事情。我们现在看到的河图应该是洛书,而洛书应该是河图。搞反了。洛书是伏羲演绎后作出的图,应该很复杂,如现在的河图。而现在的洛书,很简单,应该是原始的河图。本文姑且错之。

6、以陶器为证,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存在“连山历法”

大地湾连山符号,也是太阳在南北回归线间的运动轨迹符号,以黄色标记,就是黄道。黄就是金黄色的太阳。五色崇拜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五色中以黄色为贵,因为黄色预示太阳。距今7000年前,大地湾时期已经形成了太阳运行于黄道的天文观。

仰韶文化尖底彩陶瓶,上面同样是连山标志。

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新石器时代。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壶上的大地已经被网格化了。网格化的大地外是列山,东西各七座列山。东西对立山之间连线,就是太阳升起到落山的运动轨迹。这就是连山历存在的证据。

不过,这是起始阶段的连山历,因为南北没有对立的山。这个历法,只能定时节,不能定时辰。这个图也表明,连山历的建立是逐步的,即先定节气和时节,后分时辰。这与古人是先建立“十天干”后建立“十二时辰”的记载是一致的。燧人氏在距今50000年时发明“钻木取火”,随后在使用燧石时又发明“燧石取火”;在距今12000年时发明十天干陶文(应该是书契),创立“十天干”以纪日,就是“天时”。天数25来自十天干的阴阳应用、地数30来自十二地支的阴阳应用。

马家窑彩陶。由下向上看,网格化的大地,连山符号,南北回归线和赤道,苍穹符号。

7、《山海经》之记载证明《连山历法》之存在:

《大荒东经》包含日所出之山7座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山,日月所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颓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

《大荒西经》包含日所入之山7座:  

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日月所入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

太阳朝出东方、暮落西方,自冬到秋,随着季节的推移,其出入的方位与时推移,不断变化。东西7对日月所出入之山,即为不同月份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

生活在大荒之中的人们,只要以东西的山峰为坐标,看看日出日落的方位,即可大致判断时节。

《大荒南经》中的七座定位山,从西南到东南方向,依次是:  

(大荒)之中有汜天之山,赤水穷焉。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㱙涂之山,青水穷焉  

大荒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大荒北经》中的7座坐标定位山,分别是: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句,海水入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

【注明:北七山和南七山的定位,来自神都俗人发布于天涯社区的《火与鸟——从龙凤起源来解读中华文明3万年》一文。东七山和西七山的定位,来自刘宗迪教授《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一书。】

三、归藏易、连山易与归藏连山历

归藏是太阳的回归运动。现代人知道南北回归线和赤道。上古人以“衡”“间”分之,“衡”是太阳在节气日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衡”与“衡”之间的区域是“间”。在自己所生活区域的中心位置确立观测点,以春秋分观测到的太阳运行轨迹为中衡,以夏至日观测到的太阳运行轨迹为北外衡,以冬至日人们在地球上观测到的运动轨迹为南外衡,形成归藏易。也就是传说中的《归藏易》。

连山是定位日出和日入位置,是用太阳出入方位判断季节和划分时节。在东方和西方各选择出一座标志性的山确定某一节气日的日出和日落位置,东西两山连线成“衡”。“山”是经过长期观察,在明确了山与日出日落位置与节气交节点之间的关系之后,由人选择确定的,所以“山”是节气交接时间点的参照物,是“衡”的标志山。所以这些被遴选出来的山是历法标志山,是当时的人在众多山中选择出来的。这些被遴选出来的山,不是因为其高大锦绣,而是因为其位置与太阳出入位置和节气交接正好契合。

以山作为节气交接标志建立的历法,就是连山历法,也就是传说中的《连山易》。

在后来的时代,历法标志山换成了建木,由建木变成了测杆,实际上“东”就是测日之杆。立杆测太阳影长:立竿见影,测量太阳的影长,根据中午太阳影长的变化来确定季节,比如冬至日就是太阳影长最长的那日。再以后,就是建立天文观测台。连山之法就被遗忘了。同样的,归藏被衡间取代,归藏也就被遗忘了。也就是说,由于理论名称的变化和造历办法的变化,“归藏”和“连山”两个历法概念在后世不用了,后人又没有搞清楚其发展变化和理论的承接和转化,以为“归藏易”“连山易”遗失了,实际上换了个办法或者名字还在用。

总之,归藏易就是太阳的回归运动,连山易也就是定位观测。这些技术依然在应用。归藏与连山的关系,一言可以归纳之:归藏是体(理,原理),连山是用(法,办法,造历的办法)。用归藏理论通过连山之法造出的日历,就是归藏连山历。

四、归藏的应用和发展

归藏应用图

根据太阳回归运动,对四时四节、四时八节、四时十二节以图的形式进行了解释。

1、归藏的应用,开始于“二分二至”,对太阳年的基础分节是“四时四节”。这就是原始的衡间理论“三衡两间”。

2、归藏应用的发展态,就是“四时八节”。基础还是“二分二至”,发展态是变“四节”为“八节”,形成“四时八节”。用衡间理论解释,就是“五衡四间”。

“四时八节”历法传播很广。如前面介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人面鱼纹盆的盆底和盆沿上的图案,就是“四时八节”历法说明书。后高庙文化的“八角星”图,同样是“四时八节”历法说明书。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后高庙文化断代时间看,“四时八节”历法流行的事件是距今6800年到6300年。传播“四时八节”历法的八角星,是“内方外八角”八角星。

高庙文化八角星。距今7800年到6800年。八角星的组成是内四边形,中间是圆,外是八角星。最内的四边形,以前解释成大地,现在看来,四边形也暗含“二分二至”历法。

后高庙文化八角星。距今6800年到6300年。这里面有阴阳概念(内圆内四组线条,以竖和横对应表阴阳)和五行概念(线条每组五根)。

汤家岗八角星,距今6800年到6300年。八角也可以看作是连山标志。这个图表达“四十八节”的方式与半坡类似。

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八角形,内方外八角星。四时八节,内方表示“四时”,外八角表示“八节”。

3、归藏应用的定型态,是“四时十二节”。以“二分二至”为基础,变“八节”为“十二节”。这就是著名的“七衡六间”。

五、归藏连山历、阴阳五行历与候历

根据太阳回归运动,是不可能衍生出“五时十节”的划分的。所以一年五时(季)10节(月)的历法,不是根据太阳回归运动制定的,是阴阳五行理论的结果。太阳历和阴阳五行历是两个不同的历法系统。太阳历就是传说中的归藏历,称“归藏易”;“连山”是造历的办法,称“连山易”,以山为参照物、以经纬线网络,锁定日出、日落和日在空中的位置,以确定时节和时辰。

“归藏易”和“连山易”之“易”,得名于“时节和节气的转换”,伏羲时代称“易草木”为一年,所以“易”就是“历”,含有“造历的理论”、“造历的办法”和“历”。以归藏为理论、以连山为办法创造的日历,就是归藏连山历。

1、归藏连山历

连山造历示意图(黄饮冰制作)

示意图中,东南西北各七座山,即东南西北4列山,每列7座山,东7山与西7山形成对点山,南7山与北7山形成对点山。对点山之间连线,可以把太阳运动轨迹网格化。

以东西对点山定日升、日落位置,与节气对应。东西对点山之间的连线,就是衡(纬线),衡与衡之间是“间”(黄道),构成“七衡六间”,可以知时节;南北对点山连线(经线)与东西对点山连线,形成网格,以定位太阳在空中的位置。黄道六条,就是所谓“六茫”。日出到日落分成六个时区,每个时区一个时辰,一昼6个时辰。对应的一夜6个时辰。“12”为“地时”。

归藏和连山结合,《归藏连山历》太阳一年的运动,分成12时节:

太阳十二节运行图

“连山历法”在《山海经》中可以见到。《山海经》就有日出之山、日入之山之记载,日出之山与日入之山形成对点山。如下图所示:

《山海经》东西连山示意图。

2、阴阳五行历

站在历法的角度看,河图就是阴阳五行历。洛书是“四时八节”历法。

阴阳五行历,应该是伏羲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创造的历法。阴阳五行理论,是伏羲在发现“四时八节”图(河图)之后,悟出的哲理——天地运行之道,谓之“天道”。阴阳五行的推演,就是“八卦”。

河图洛书

阴阳五行的基本理论:阴阳二气消长推动冷热季节性变化,就是气温最冷到最热,最热到最冷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二气是一种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源。在古代气的观点中,气是有属性的,在宇宙中没有无属性的中性的气存在。气由阴阳二气组成。阴阳起自幽明之占,应用于对万物起源的解释。

五行分五时(五季):五行代表太阳在东西南北中的五个方位,这是把“五衡四间”中的“五衡”化作“五方”,抛弃“四间”。五形指金、木、水、火、土。阴阳对五行再分成十节形,形成一年五形(季)十节(月)。所以阴阳五行历才是传说中的十月(节)历。

《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之义配日月”。《春秋繁露.阴阳始终》说“天之道,终而复始”。阴阳变化在历法上的引用是季节循环,季节的循环又代表太阳运动的循环,这是一种哲学演绎。

《管子.乘马》说“春夏秋冬,阴阳之推移也”。气候的变化是阴阳二气作用的结果。阴气为冷,阳气为热,宇宙间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发生交替变化,反映在一年季节变化上。夏季炎热,纯阳;冬季寒冷,纯阴。阳气和阴气互为消长,春季阳气增长,阴气消减,阳气达到盛夏时就是夏至;由此发生逆转,阴气渐升,阳气渐减,阴气达到最盛时就是冬至,此时再次发生逆转,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完成一个周期交替。

五行以木火土金水为象,指的是物质的五种状态,是抽象的哲学概念。所谓的“行”,是“顺天行气”,是运动的状态,不是静止的物质本身。在历法上的应用,就是太阳的五方运动状态。太阳的运动状态不同,阴阳二气的状态也不同,气候的冷热程度也不同。五行在历法上是指一年中的五个时节。五个时节与太阳运行状态有关。木行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季;火行是一年的第二季;土行是一年的第三季;金行是一年的第四季;水行是一年的第五季。每一形又分阴形和阳形,形成阴阳、五行、十节历。

阴阳五行历,实际上与太阳运行并无关联,是一种哲学关联,也就是一种假托关系。

原始的阴阳五行历,是居于北方的燧人氏(华尼安人)创造的历法。燧人氏造出十天干用来纪日,把十天干分成阳干和阴干,阳干和阴干五五相配,形成“25”日,以“25”日为一“年”,以“12”“年”为一“年纪”,一个年纪是“300”天。燧人氏时代就是这样纪日,这个纪日办法一直流传到伏羲出生之时。这个我在《伏羲黄帝孕育之谜和伏羲黄帝时期的历法探讨》一文中论述过。问题的来源就是“成纪”。在华胥迁入东部时,东部还在使用这个历法,所以有“华胥孕12年生伏羲”的传说。

古代传说“燧人观辰,心而出火”,可能是用大火星(心宿二)的晨出来确定一年的开始。《尸子》云:“燧人上观辰心,下察五木,以为火也。”《尚书大传》云:“遂人以火纪。”燧人氏将天上的大火星与人间的用火联系起来,故《路史》云:“昔者遂人氏作,观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钻燧别五木以改火,岂惟恵民哉,以順天也。”

用大火星来确定一年的开始或季节的方法可能一直流传流传了下来。《左传·昭公》记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或许参星也有这个用途。

我说不清这个原始的阴阳五行历法的具体运行规则。困惑主要是以25日为一年、12年为一年纪,得出的一年纪天数是300天,似乎不可能。如果结合阴阳五行,再考虑天地因素,也许燧人氏的历法一年是由天年和地年组成,300天是天年。在河图中,地数是30,阴阳两个地数组成地年,地年是60天。天年加地年合计360天。这当然是猜测,但似乎也说得通。因为燧人氏在末次冰期生活于北方,人能够在野外活动的天数可能是300天;人龟缩在洞穴里过冬的时间可能是60天,所以年有天地之分。

在距今18000年到13000年,气温升高,生活于南方的一部分华尼人再次北上,进入北方生活,因为这个时期,已经习惯于低温的燧人氏(华尼安人)向高寒地带和高纬度地带大量迁移,北部人口空虚,为南人北迁提供了空间。燧人氏(华尼安人)深入到青藏高原和亚洲北部,不少人还通过欧亚大草原进入到欧洲。由于燧皇的祭祀之地不能迁移,所以燧人氏(华尼安人)的直系(贵族)依然留守中国北方,以守燧皇的祭祀。

北迁的是华尼人风姓族,首领和上神是弇兹(yǎn zī)氏。这一支华尼人原居于西海(四川盆地形成的古湖泊)渚(岛)上。她们在距今30000年就发明了搓绳子,单股绳、双股绳、三股绳都会搓。单股绳是“玄”,双股绳是“兹”,三股绳是“索”(素)。后世之人则尊称她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

“须”与“胥”实际是一回事,所以华胥实际上是弇兹的后裔所化,或者华胥就是弇兹。

北迁的风姓族带去了南方的“二分二至”历法。风姓族与燧人氏在北方形成互为婚姻的关系,即风姓族的夫婿之族是燧人族。

在历法上,他们各自使用各自的历法,但以燧皇为尊。大洪水后,华胥之后伏羲女娲代替了燧皇的统治地位。

北迁的风姓族与燧皇族,形成了古夏人。我把古夏人称作华尼夏人。古夏人的族徽是“夏”,就是“人面鱼纹图”。在大地湾文化遗址,在距今13000年前,已经有风姓迁入的痕迹(就是出现大地湾一期陶片)。13000年后,风姓族逐渐发展壮大(与此伴随的是大地湾陶器逐渐成为主要文化特征,种植也兴起)。风姓族的一支华胥大约在“新仙女木事件”作用下向东迁徙,在东部遇大洪水和海浸。

大洪水之后,燧人氏的“阴阳五行历”也好,风姓族的“四时八节历”也罢,都成为上一个文明时代的成就,被大洪水掩埋。伏羲再发现,就属于考古发现了。

在《河图》中,天数是25,地数是30,天地之和数是55。伏羲演绎出《河图》。伏羲的依据,就是他发现的燧人历法(阴阳五行历法)和风姓历法(四时八节历法)。所以伏羲是距今6300年后出现人物。我也说,伏羲是夫婿,夫婿文化在伏羲之前,就已经流行几千上万年了。

由于伏羲的原因,阴阳五行历走上了统治地位。从考古看,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时代后,除马家窑文化外,中、东、南的文化遗址,表现历法的陶器图案或玉器图案就稀少了甚至没有。这与庙底沟文化向四面八方扩展有关。庙底沟文化从距今6000年左右开始,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发展,随后文化中心东扩,并迅速向四面八方扩展,形成中国上古史上的“庙底沟化”现象。“庙底沟化”的结果就是使得上古华夏西到甘青、东至海岱、北到河套、东北到辽宁、南到江汉的广大地域都在文化上具有了初步的统一性,在地理和文化上为五帝、夏、商、周乃至秦汉以后的中国奠定了基础 。

我把庙底沟文化视作是伏羲-女娲-神农文化。这个“庙底沟化”,反映的就是伏羲到神农的统一,最终的结果是伏羲被尊为第一王,神农氏为天子(天下共主)。

3、候历

候历是根据气候与物候制定的历法。红山文化历法是候历,现在流传下来的《夏小正》也是候历。

我把红山文化看作是黄帝族的祖族创造的文化,并把红山文化生活的族群称作“华尼黄”人,简称古黄人。黄帝是黄人之帝。

在红山文化历法已经讲过。现在要讲的是,古黄人使用的七十二候历,在古黄人南下后发生了新变化,就是“一岁24节气”演变成了“一岁30节气”。

《管子.幼官》记载了“一岁30节气”的造历办法:【地发气,小卯,天气下,义气至,清明,始卯,中卯,下卯,小郢至,绝气下,中郢,中绝,大暑至,中暑,小暑终,期风至,小卯,白露下,复理,始节,始卯,中卯,下卯,始寒,小榆,中寒,中榆,寒至,大寒,大寒终。共计30节气,每个节气12天。】这各变化应该是古黄人南下后根据新的物候改造历法的结果。黄帝被孕育25月,当是这个日历的反映。

六、连山、周山与不周山、二十八宿

在研究不周山的时候,我说过有不周山就有周山的观点,不周山也有可能是周山崩塌形成。我也指出周山和不周山均指盆地。周山是四周有山环绕的盆地,不周山是三面环山一面有巨大壑口的盆地。

历法上的周山,可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盆地,在人眼的可视范围内。此盆地四周连山,可以在东西南北方向确定东西对立、南北对立的山峰。至于山峰之间的等距离,则是长期观测而人工确认的结果。此周山遭到破环就会形成不周山。当然形成不周山的破坏力非人力可为,是山崩地陷这样的自然力才可以办到。或许恰巧这个山崩地陷发生在颛顼与共工争帝之时,形成了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也或许共工毁坏的是连山历的模型,被后人神化成神话。

以连山历中的二十八座山为分野,以太阳黄道对天上的星星进行分区,就形成二十八星宿。这就是观天象建历法的办法了。在西水坡大墓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二十八星宿存在的端倪了。所以在距今6400年前,古夏人可能已经认识了“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来自西亚的造说也是十分不负责任的。

这里再次重复,对天文历法神圣化和神秘化是不恰当的。天文历法也是人智的结果,并不神秘。历法是华夏文明发展经历一个过程,是华夏文明最灿烂的文明成就之一。

四象和二十八星宿。这是人为分野的结果,不是天上真有什么青龙白虎玄武朱雀。

星宿图

这就是人想象的结果

东方七宿,原本看不到青龙的形象

东方七宿被想象成青龙,于是被解释成青龙,这是文化与文明累积的结果。

七、归藏连山历起源于南方之“都广之野”

能够用连山之法造出连山历的族群,肯定生活在周山里。观察太阳的归藏运动,南方占绝对优势。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周山范围不会很大,因为定位日出和日入的山要在古人观测的视野所及的范围之内。《山海经》中的都广之野,当是首选之地。所以都广之野应该是一个面积不很大的盆地。

八、题外话:契刻符号,当称作“书契”

大地湾发现的刻画符号,应该定位为“书契”。这些书契是有专门含义和指代的,也许是特别事物、方向指引、历法和数字符号,对于这些,古人本身就称之为“书契”。

大地湾二期书契。

左起第一列第二图是“六芒星”。左起第五列由上往下第六图是“二分二至”标志。

九、12不一定是12月,也可能是12日,意思是12日为一纪,最早的“旬”

在考古中,仰韶文化的确有数字12与太阳相联系的彩陶出土,如下:

仰韶文化太阳彩绘罐

但这个图未必就能解释成12月,因为在上古历法中根本就没有“月”这个历法概念,这个12个太阳,很可能是“12日为一小纪”,也就是“旬”。以此法一年被分成30节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