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爱抱怨,其实是在释放一种信号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遇事喜欢抱怨。
下雨了抱怨天气,工作量大抱怨老板;
抱怨孩子不够聪明、听话,抱怨伴侣不够勤快、体贴;
看别人好像永远都那么幸福快乐,看自己的生活哪哪都不顺眼······
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作“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
抱怨所带来的的负能量,会遮蔽一个人积极看待事物的眼睛,情绪消极、容易暴躁,往往会把事情变得更糟,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我们时常会觉得生活不如意,才经常抱怨,但是有的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也经常抱怨。
妈妈,你不爱我了!
妈妈,小朋友来家里玩,你总是对别人比对我还要好!
妈妈,今天我和小伙伴一起玩,他真坏,抢走我的玩具还不让我玩!
作为家长来说,不要认为孩子抱怨就是一件小事,一旦他们养成长期抱怨的习惯,那么对其一生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或许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抱怨,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之中找到一个可以倾诉情绪的突破口而已,并没有必要小题大做。
但是事实上却证明了,那些喜欢抱怨的孩子们,在成长之后往往会带着一种不利的情绪。
步入职场之后的他们由于非常喜欢指责他人,自己的问题反而没有得到解决,所以这样会导致他们在职场之中人缘十分的差,甚至成为他人排挤的对象。
孩子为什么经常抱怨?
如果父母对周围的环境持有一种非常乐观、非常积极的态度,那么这样的孩子也是非常的乐观的,遇事不会抱怨。
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理应是没有任何烦恼的地方,他们就应该快快乐乐。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譬如挨了老师的批评,或者跟小伙伴有了意见不合的时候,孩子内心敏感,有时候是通过抱怨来向父母传达“求助”的信号。
还有一些小朋友的抱怨,纯粹就是为了博得父母的关注,因为父母工作忙,没时间陪他们,于是孩子通过“抱怨”的语言来吸引家长的关注。
当孩子抱怨某件事情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跟着孩子一起抱怨。很多的家长以为和孩子一起抱怨,自己就能够和孩子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孩子就不会孤单,但是这种做法无疑是能够让孩子抱怨的次数增加的。
还有的家长在孩子习惯性抱怨时,总是想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赶紧给孩子看动画片,转移阵地,恐吓威胁,或者提出某些条件进行交换。
这并不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家长一次次的敷衍,就会导致孩子也学着家长的样子,遇到问题把头埋进泥土当鸵鸟。
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孩子的抱怨?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所以当孩子抱怨的时候,家长要积极地询问原因,引导孩子往正面积极的一面去看待问题,而不要陷入消极的情绪中。
当孩子抱怨时,家长应该耐心一些,先不要着急,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话语,了解孩子的想法后再慢慢和孩子讲道理。
如果家长急躁了,对孩子进行训斥,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厌烦情绪,更不会听家长的话。
所以对待孩子的抱怨,家长应该有耐性,而且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过分的对待孩子。
想让孩子减少抱怨,应该让他们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
比如晚上刷牙这个习惯,很多孩子不想刷牙或者坚持不下来,总是抱怨刷牙干什么,不知道有多大用处。
这时家长可以反问孩子,不刷牙会导致虫牙,会牙疼,你知道牙疼的难受吗?让孩子多去思考思考,慢慢懂得刷牙的好处,他就能坚持刷牙了。
当我们找到孩子每一次抱怨背后的根本原因时,帮孩子停止他们喋喋不休的抱怨就容易多了。
孩子每一次抱怨都会因为不同的内容,解决的方法只有四个字:对症下药。
比如孩子因为社交能力不足感到紧张和不安,化解孩子的压力,教会孩子如何处理类似的事情,当孩子获得的社会经验越来越多时,类似的问题他们就不再会习惯性的抱怨。
很多时候孩子的人生阅历不丰富,遇到了一丁点的事情,就认为他们的世界塌陷了。
所以家长要在孩子抱怨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的格局和自信心,转移他们对事情的关注点。
譬如说,孩子因为老师的批评而抱怨,那么家长就要侧面引导孩子:老师是因为看重你才会严格要求,下次咱们做好一点,老师就不会批评了。
放大孩子的格局,自然就能减少他们的抱怨。
孩子偶尔的抱怨可能只是为了疏解自己低落的心情,但是长期如此,家长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已经变得十分消极了,遇到麻烦非但没有用自己行为去解决,而是选择用一种毫无意义的方式来进行阐述,同时也给自己造成更加负面的心理暗示。
家长需要在萌芽时期就及时遏制孩子喜欢抱怨的情绪,并且以一种积极向上、十分乐观的情绪去开导他们,让他们明白事情的发展过程并不都是顺风顺水的。
为了更好地对症下药,家长需要探究他们背后隐藏的焦虑究竟是什么?
找到根源才能够让孩子们真正的从这种困境中走出来,抛弃掉这种负面情绪之后才能健康向上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