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青:微童话课例(68)
报恩型故事:《礼物》课堂实录
张青青 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微童话《礼物》
1.读故事
(板书画图:一片土地上的一棵树)
师:这是一棵孤独的树,现在,他遇到了一位……
生:猴子先生。(画上猴子。)
师:这位猴子先生和树就成为了好朋友。我请孙佳馨来读故事。
(生读故事。)
师:“花开的时候”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所以他们相遇在春天。
生:这是一棵迎春树。
师:花谢了,他们迎来了……
生:夏天。
师:那花没了,猴子就要准备离开了。(配合故事,板书把树上的花擦掉)树对猴子说,先别走。那,树给猴子准备了什么礼物呢?
生:一个凉爽的夏天。
师:对啊,这就是一份很好的礼物。夏天走了,树和猴子迎来了?
生:秋天。
2.想象猴子不走的理由
师:秋天来了,小猴子还会走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不会走呢?
生1:如果这是一棵桃子,树上就会结满了桃子,这就是树给猴子的礼物。
师:把美味的桃子送给猴子,他肯定很喜欢。
生2:如果这是一棵香蕉树呢,就把香蕉做成礼物送给猴子。
生3:这可能是一棵神奇的树,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
师:对呀,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可以这样写。
生4:还可以玩踩落叶的游戏呀。
师:是啊,小朋友喜欢玩,说不定小猴子也喜欢玩呢。
生5:可能还会结出好多星星。然后星星是……星星是香蕉味的。
师:可能小猴子更喜欢吃啦。
生6:可能,小猴子在这个凉爽的夏天在树上盖了房子。到了秋天已经盖好了,他就不走啦。
师:这么漂亮的房子都建起来了,他更舍不得走啦。
生7:可能会结满树的糖豆。
师:看来你很喜欢吃糖的对吧。
生8:树上可能结了香蕉味的糖果。
师:小朋友们把自己喜欢吃的和猴子喜欢吃的结合起来了。然后你也可以去那棵树上摘是吧。那得到喜欢的礼物的小猴子啊,会怎么样对树说呢?我请小朋友来读一读。【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但这些都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他们说的每一个答案,都可以写进童话里。——陆生作注】
(生读故事。)
生:啊,他真的走啦。
师:果然它收到了礼物,和小朋友们猜的一样。可能是香蕉,可能是桃子,可能是神奇的糖果。可是,他还是走了,离开了这棵树。猴子走了树又变成——?
生1:孤独的一棵树。
生2:我觉得这篇微童话有点像《我有友情要出租》。
3.想象结局
师: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树会回到孤单的一棵树吗?这篇微童话还有一个结尾,如果让你来,你会怎样写?
生1:猴子可能会带一个媳妇回来和树一起过生活。【哈哈!】
师:不会让树孤单,和树永远生活在一起。
生2:猴子走了,树很孤单,但是树觉得猴子也送给了树一个礼物,那就是友谊。
师:一段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回忆。
生3:猴子回家拿了一些材料,准备一起和树过冬。
师:你想得很周到。
生4:回家拿一包花籽,树籽撒在地上。那明年春天就会有好多树、好多花陪着这棵树啦。
师:好美的结局啊,你是怎样想到的?
生4:《开满鲜花的小路》。
师:原来是我们的语文书第三课《开满鲜花的小路》。课文里,鼹鼠先生收到长颈鹿的礼物就是一大包花籽。这是美好的礼物。【“你来我往”“礼尚往来”的写作结构套路,很常见啊。】
师:这么美的结局,那我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故事。)
师:小朋友见过果核吗?许多果核其实就是植物的种子。把它埋在地下,明年又是一树了。猴子为什么要把果核埋下?猴子制造的这份惊喜是什么?(板书画上其他树。)
生1:这些果核长大了,就可以陪着这棵树。
生2:给这棵大树种几个儿子?【嘿,别忘了种几个女儿。有“女”有“子”才“好”,哈哈。】
师:的确是儿子女儿。所以这就是猴子给大树准备的——?
生:惊喜。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份惊喜?
生:因为大树现在还不知道。
师:第二年春天,大树看到这份惊喜会是什么反应?
生1:开心,高兴。
生2:惊讶。
生3:感动得哭了,因为猴子给它准备了这么美好的礼物。
生4:树开心得心花怒放。
4.想象、延伸结局画面
师:那他开出来的花会更加灿烂,这么灿烂的花还会吸引——?(根据生回答添加图画。)
生1:一群猴子。
师:这几棵树在这里,他们会吸引来什么?
生2:鸟,蝴蝶。
生3:熊。
师:森林里的动物都过来啦!
生4:又来了一群鸟在树上造鸟窝。
生5:引来了所有闻到花香的小动物。
师:对啊,会有好多树陪他,会有好多小鸟陪她,会好多小动物陪伴着他,还会有小朋友在这里郊游、野餐。这棵树再也不会孤单了。
【第一部分“猜读”,把100多字的微童话读厚了,读立体了。好!但,总结出写作方法没有清晰地点出来。虽然有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上了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但这是一堂由读指向写的课,例文中所包含的方法是读写之间的桥梁,应该清晰地提取出来。】
二、学习写作方法
师:像这样一来一往的微童话,叫报恩型故事。今天,我们就要用这种一来一往的方法来写微童话。写之前,请你想一想,你还读过哪些报恩型的故事?【举一反三。拿着“你来我往”这把尺子去量故事。】
生1:乌鸦反哺。
生2:《树和喜鹊》。
……
师:这样的故事还真不少呢。那接下来,请你挑选两个故事的主角,写一写他们之间发生的一来一往的故事。
三、运用“你来我往”写微童话
(略。)
教学反思:
看到学生抓耳挠腮写不出来的样子,我预感这次微童话上得不理想。果然,收到的习作大多模仿《礼物》的格式,或是两个小动物互赠礼物成为朋友的套路。这说明本课的写作技法教授不到家,学生不会用,无从下笔。
欣赏作品环节,学生积极踊跃,思维发散,想象力丰富。但未能及时刹车提炼适合二年级学生写作技法,导致好的想象力像一阵风不被捕捉。【低段学生,写作支架很重要。要做到有章可循。虽不易,但要试一试。】
首先准备不充分,问题的设计缺少目标性。【目标,即一课一得。】作文课变成了阅读课,教学目标未达成。【读写之间有桥梁。】
其次技法提炼不精简,大而空。
最后应多给孩子提供创作的对象,【二年级可以这么做。】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再下笔。这次课,因为课时的原因,设计的两节课压缩成了一节。【慢工出细活,时间是保证。我感觉,不论哪位老师上课,哪怕是名师,一节课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时间有限,又要出效果,几乎是个悖论了。】
另外,我发现二年级的学生自然科学知识不足,有写蟋蟀和蚂蚁过冬,蝴蝶飞来陪树过冬这样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情节。【能符合自然规律当然最好!这也是一种学习。但对写作而言,文学不等于科学,尽管它必须涉及物性。此前专门写了几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在此引一段作家冰波的话:“物性是逻辑性,专指在童话的作品中。比如:桌子会走路,因它有腿。树就不能走路,因为它没腿。当然,物性不是绝对的,只是大致。另,长颈鹿不能说话的,因为,它没声带——这也叫偏执的说法。童话中长颈鹿当然可以说话,因为,它有嘴。嘴会说话大于是否有声带,这就是物性。”】链接:陆生作:抓住这一点,童话作文不仅出彩,还容易得高分
学生作品:
《救命啊!》 204何思臻
从前,有一只象宝宝,他救过一只小虫子。有一天,象宝宝被可爱的气球带上了天,象宝宝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小虫子马上飞来,用他尖尖的嘴巴咬破气球,象宝宝得救了。【是什么虫子?他碰上了什么困难?象宝宝是怎么救他的?……】
《交换》 204张求真
从前,有一个池塘,它很孤独。一天,来了一位工人。池塘对工人说:“工人叔叔,我很孤独。你可以把我领到大海边吗?可以给我一些伙伴吗?”工人回答:“可以,但你给我什么报酬呢?”池塘回答:“以后你在游泳的时候,不会溺水;如果你的房子着火了,我就使出大浪把火熄灭。”工人答应了池塘的条件,为了把池塘和大海连在一起,他挖了一年又一年。
《寄居蟹与海葵》 204赵雨泽
寄居蟹与海葵是一对好朋友。寄居蟹背着海葵去郊游,突然,一条章鱼游了过来,说:“我闻到了美味的寄居蟹。”但他看了一眼海葵,就躲起来了,难过地说:“呃,看来午饭泡汤了。”
《没用的小老鼠》 204黄歆茗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他觉得自己一点儿用也没有。这天真不巧,遇见一只大花猫要捉它,它害怕极了。一只正在逃跑的大象看见了,就赶走了大花猫。动物园的饲养员要把大象抓回去,小老鼠急中生智,一口咬上了饲养员的脚。大象就带着小老鼠飞快地跑走了。
上一期:徐媛姬:微童话课例(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