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钩沉:奉天制糖工场】
前天,本号介绍了历史上的奉天瓦斯作业所,昨天,本号介绍了历史上的高千惠小学。在它们的西北侧,即南满洲铁道的另一边有一座大工厂,那就是奉天制糖工场。今天,我们就讲讲奉天制糖工场。
当年,从南八马路西行过南满州铁道是没有公铁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了南八公铁桥,过了公铁桥就是沈辽路了。
满洲制糖工场就位于沈辽路东端的北侧。场区也有铁路专用线,
当年人车从南八马路到沈辽路,要踏铁轨和枕木,交通十分拥堵。有资料记载:没有桥的时候,东西往返的人车每天平均要等720趟火车。
历史上,人们走过这里,可以从多个角度看见那里高高耸立的烟囱上竖写着“南满洲制糖奉天工场”几个大字。这个工厂的全称是“南满洲制糖株式会社奉天制糖所”。
——下图为满洲制糖株式会社奉天制糖所厂区一角。
——下面这张是本号编者前年所摄,看形制,很可能是上一张的部分遗存。
南滿洲製糖株式會社位于附属地“永代町”,即现在的沈辽东路八号沈阳化工研究院处。
满洲制糖株式会社奉天制糖所是由鹫山义置投资1000万日元,于1916年12月建立的的甜菜制糖工厂。
这里是日资在奉天第一家大型工业企业,也是1930年代前在沈阳的最大日资企业之一。年产能为糖20万担。
南满洲制糖株式会社是于1916年12月15日在日本东京宣布成立的。计划投入资金1000万元。日本实业家荒井泰治被推选为社长,以后又相继由小西和、盐尻弥太郎担任社长。制糖工厂于1917年4月动工建厂,同年12月就投产。会社同时也迁入了工厂。工厂占地18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50平方米。包括制糖车间、酒精车间、事务所、宿舍、警察室和仓库等。当时全厂职工中有日本人23人,中国人226人,工厂使用的制糖机械大部分购置日本大阪,田中制作所或神户三菱制作所。其中包括精糖用机械、甜菜用机械、酒精用蒸馏机、再制机、角糖用机械、气罐及发电机、发动机等。
制糖的原料在南方主要用蔗糖,而在北方则是甜菜,甜菜的产糖能量达到10%-20%,与甘蔗不相上下,因为他长得像大萝卜,所以东北人管甜菜叫糖萝卜。东北的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于甜菜的栽培,早在1906年,奉天上将军赵尔巽就设立了奉天农业试验场,聘请外国技术人员试育甜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那时赵尔巽就奏请北京清政府欲建制糖厂,结果未被同意只好作罢。1913年,日本满铁设立了农业试验所,后改为农事试验场,从第二年起也开始种甜菜,并获得了成功。为日本在东北设立糖厂提供了原料保证。
那时候糖厂产量每天能达到60到90吨,制成的糖由日本的三井洋行、铃木商店等特约店销售,通过厂里的铁路专用线运往东北和内蒙各地。过去,东北没有制糖业,使用的糖主要是从外地进点南方红糖,香港糖,英国太古糖和东南亚的爪哇糖。如今,南满洲制糖株式会社生产的糖承担了整个东北地区一大半的销售量。制糖株式会社是日本人在东北的大企业,由于奉天督军张作霖对日本的友好。包括对南满制糖会社创设提供了帮助,1919年还被当时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原敬授予了一等旭日大勋章。
日本人为了解决制糖厂生产使原料供应的保证,在建厂之时就派很多人下乡,劝诱当地农民改种甜菜,应允给予种种的好处,如同意种十亩以上的甜菜者,在订立契约时借给小洋60块,还可以提供种子、化肥,秋后交甜菜时由甜菜款中扣回等。提前公布收购甜菜的价格为1000斤小洋三元,并鼓吹十亩地就能起三万斤的以上的甜菜。因此,许多农民表示愿意栽种。就这样,在奉天南至鞍山北到开原的一些铁路沿线,会社与大约500个村子的3500多农民签订了种菜契约。耕种面积一度达到54000亩。
甜菜一般在九月下旬到十月上中旬成熟,这时候甜菜的含糖量最高,农民把大批的甜菜通过牛马车拉进糖厂,而此时制糖厂才开始开工,最长150天,通常三个月,到了第二年的三月,春季解冻时生产就结束了。其他时间内,工厂加工制造精制糖和维修机械设备。几年来的制糖,使得制糖会社觉得制糖生产有利可图,于是,又在1920年9月在铁岭铁道西日本兵营的西侧开工建立工厂,1922年12月建成。
由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糖价暴跌,外糖涌入,竞争激烈,制糖会社生产销售日趋困难,负债沉重。从1927年11月30日起,铁岭制糖厂“暂时”被迫关门歇业,1934年2月22日,南满洲制糖株式会社也宣布解散。此后,会社的奉天工厂被满洲国的满洲制糖股份有限公司收买,和黑龙江省呼兰的糖厂联合成立了满洲制糖株式会社。而铁岭制糖所始终处在修业之中,直到伪满垮台。
1927年,制糖厂倒闭,厂房暂时闲置。4年后,日本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修理机械厂。
制糖厂为群体建筑,建筑均为坡屋顶,最高为四层,正立面简洁,开矩形窗,窗上下用白色条石砌筑,作为结构和装饰的双重功能。建筑侧立面上部有圆形的花窗。
本号编者在采拍过程中,走访了附近几个老者,他们说,糖厂这个院子很大,从南边沈辽中路到北边127中学,差不多能有二三里地。过去,行人总在院子里穿插,后来才有了院墙。这里原来有好多日本房。由于时间太长,房子都下沉了,有的下沉一二尺。这些小房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都租给了外地人,有弹棉花的、收破烂的、做小买卖的、出民工的。最近这几年,这些小房基本全拆了,拆除后种了些草木,草木还没有长大。东面好大一块被开发商盖了居民楼,院内的火车道也扒掉了。
本号编者登上院墙东侧一家门市房高处观望时发现,这家门市一至二楼里堆满了白砂糖,我犯核计,莫非这条历史上叫“糖街”,至今还与这些商家有某种联系?
登高后编者发现,化工研究院院子的东北侧还有几栋日本老建筑。据知情人讲,这些老房子,有的当过资料室,有的当过办公室,有的当过食堂仓库。
如今,该工厂原址为沈阳化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