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首布泉痴杨继震

香港作者关汉亨先生在上世纪集结成书的《中华珍泉追踪录》于2001年出版,该书以一泉一文的形式记述我国古代钱币出土、发现、流传、存世数量及收藏价值等内容。读者通过珍泉名品的来龙去脉,得以了解国之瑰宝的去向。进入本世纪以来,关汉亨先生又以追忆泉坛名人生平为主要内容撰写文章陆续在本刊发表,以《中华珍泉追踪录续篇》为题,带我们领略近代泉界大师为人、治学、集藏、鉴赏等方面的风范。今将依序转录于此。 

晚清古泉名家杨继震(1820—1901) ,字幼云,号莲公,晚号又翁、二泉山人。祖籍江苏阳湖(今武进) ,汉军镶黄旗人。早年任官于江浙,官至工部郎中。杨氏喜集金石文字,精于鉴赏考据,所蓄古币尤多,对空首布更情有独钟,搜罗甚力,先后集得二百余品,富极一时,故其居所曰“铲迹暗”,其书斋藏古籍法帖及古器物甚多,其中有南唐昇元帖祖本,故书斋又名“官帖斋”“差不贫于古斋”。

一 杨氏集空首布至精且多

杨氏集泉逾三十载,同治年间是他集币最兴旺时期。鲍康曾说: “都门近日惟幼云大力搜括,售泉者多趋之”。杨氏所获空首布之来历均有据可考。最初李佐贤认为杨氏空首布可能出土自山西泽州。他说: “闻山右泽州出土颇多,被人计斤两一并购去,捡余者多破损,余戚谊有游幕泽州者,购一枚归以贻余,尚完整惜无字,亦入(古) 泉汇,其余不知归何处。惟闻近时继幼云获铲布百余品,或泽州所出欤”。① 陈寿卿与杨氏交往甚多,对他集币知之甚详,并录得其空首布编目一册。寿卿纠正李佐贤的看法,他说“幼云所得似仍是豫中出者”。刘燕庭生前藏空首布百廿五枚,吴逸庵旧藏亦归他所有。刘氏卒后,遗藏空首布及秦权泉数品悉归杨继震。鲍康曾记述: “空首布最晚出,当时惟嘉荫簃藏百余,(古)泉汇曾载之,今悉归幼云”,“益以新得凡二百品有奇,自来藏泉家无若是之精且多者。时李竹朋方辑续泉汇,如以补所未见,洵大快事”(《观古阁丛稿》) 。同治十三年(1874) ,已故金石藏泉家叶东卿之平安馆遭火劫,叶氏所藏一批空首布散出,纷见于厂肆,杨继震先后获得叶氏部分故物。杨氏所藏空首布按其形制大小分三种类型:

(1)平肩弧足布,藏量最多,据考证此布铸于周王畿内(河南洛阳地区) ,属东周铸币。此布无字或有一字,幼云释读为: 王、吉、羊、示、谷、勿、朱、来、于、亭、向、丑、氏、非、贞、辛、松、南、武、尚、成、是、贝、伐、富、留、鬲、矦、等。当中有一枚面文四字“棘蒲小匕(化省) ”最为珍稀。

(2)钱形较大的尖足空首布。鲍康曾说: “幼云就获五枚大布,有文字者”。续泉汇“特补载之,余不备摹”,并致函杨继震称“尊藏大布六品,只载有文者三”,所指就是这种尖足空首布。据考证此布铸于晋国,属晋国铸币,多出土于山西运城、泽州地区。②

(3)原始布,鲍康谓“幼云有一品无文制小,而方首空处下通及腹之半,且两面皆凸起,与习见者异”。陈寿卿称是上古无文字时最早的空首布。

杨氏精于拓墨,所藏每枚空首布均予精拓,一式数份,每纸并钤上“幼云所藏古币”“杨继震”“莲公”朱印,古香异采,流溢于纸墨间,良足珍赏。鲍康曾说“近时同癖装潢之精,殆无过幼云者”,“幼云终日掩关,手自推拓”并“援证精审”,如痴如醉,自得其乐。王贵忱先生的文章亦谈到“杨氏搜集空首布成癖,他所知见的必为著录,一枚得失辄加记载经过,患得患失之状散见于随手杂记中”。③ 杨氏于空首布如此执着而认真,前所未见。诸家集藏各有偏好,藏品亦各具特色,藏泉家的个性及为人处事的风格,亦时显露于集泉活动及著述中。杨幼云是实干派,有远见,多年来他秉持“以墨拓传世”的信念,终日埋首精心于拓墨,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终于拓出了成果,其空首布墨拓本及钱文考订对后世泉学研究有一定影响。

杨氏集泉除空首布外,所蓄榆荚半两甚多,鲍康《观古阁泉说》有两则记述: “榆荚半两极小者,有传形,有两两,并有小至不可拓者。复有大者,径七八分,轻薄如叶,穿孔极大居十之七,字仅居十之三,皆旧谱所未详”;“光绪乙亥(1875) 鲍息影臆园,一日幼云持示所汇拓成册,凡二百余(榆荚半两) ,另有大小十种,字画各异,传形者廿有七富矣哉。云得之李宝台,宝台所收,殆即秦中出土者” “道光末年、秦中曾出土一罂,有薄小不可拓者,而红绿沁骨,或传形,或仅作二三画,不复成字,皆可宝玩”。杨氏还藏有多枚罕见的方足布和尖足布,拓本均载入《续泉汇》中。

杨继震十分重视收集历代金石拓本,所藏包括有: 宋拓蜀石经周礼左传各一册;焦山寺汉鼎、周鼎拓本;翁树培手辑铜器杂缀一册; 张叔未《清仪阁印存》一册;叶东卿《辟雍彝器拓册》;嘉兴王纽园《竹里秦汉瓦当文存》;张敬庵《泉宝录》六卷抄本等。

二 杨氏与鲍康交情至深

杨继震与鲍康、陈介祺、王懿荣等为金石至交,互相投赠,住来甚密。鲍康在著作中曾记述与杨氏相识之经过: “余与幼云以同嗜泉币称石交”,“春宇同年之弟幼云,与余有同癖,顾从迹少疏,己已(1869) 秋,余出守夔州时,始匆匆一握手,曾索余拓本,余则未遑请观其所藏也”,“壬申(1872) 解组旋都下,闻幼云收藏益富,刘氏嘉荫簃诸异品多归之,谈者皆艳羡”,“癸酉(1873)八月,幼云怱以尺素道契阔惠余泉拓二百余纸,皆精好足珍,并以空首布拓四册、索余一言,余不觉惊喜过望,且感且愧,知幼云之弗轻示人者意,固有在深悔,余前说之唐突矣”。幼云“平居搜罗甚力,所获实过于余,即兹一编(四册)已令人望洋惊叹,异日汇为全谱,定与泉汇方轨并驾,铿震一时”(《观古阁丛稿》) 。鲍康并赋诗传颂两人的友谊: “从来同癖气相求,拓本纷传等置邮,凉雨一簾花满屋,翩然尘海两闲鸥”。又说:“独余与幼云最闲,乃所居相去十数里,傔从往来,必以墨拓互相示,虽见者笑为痴”,“幼云复以佳纸尽拓其空首布百余种,二百十有八枚,精装二巨册,并塑函以贻余,余得之大快”, “幼云之布余选入续泉汇卅余品”。并回赠幼云所喜爱的陈氏( 介祺) 十钟全拓墨本,幼云精装成一巨册。

杨氏既重视墨拓,爱不释手,又喜欢鉴赏各家之泉拓,凡借阅必珍重之,有借有还。他曾对李佐贤揭去鲍康所拓刘燕庭铁泉墨本十余纸有微言,称此行为不可接受。此事在鲍康杂著中曾有二则记述: “燕庭丈官蜀所得铁泉,为自来藏泉家所未见,余索其全拓存之,中有十余品为竹朋刻泉汇时揭去,特记于后”,“光绪二年(1876) 三月,继幼云索观之,欣赏不置,珍重题识以归余,……读幼云跋,亦识数语于后,子年漫笔”。杨幼云跋: “册中精品不减,嘉荫簃所储恡为竹朋丈揭取殆尽,后人不复观其全矣。循览竹丈手札,辄唤奈何。杨又云,竹丈所为,失圣门忠恕之旨,昧佛门慈悲之道,公之同好,只以自娱,丈于此自居何等,一粲”。④ 观微知著,此事可见杨继震为人处事之品格。

光绪元年(1875) 鲍康撰编《大钱图录》,他说“光绪纪元乙亥残腊无事,姑检旧藏摹载之,未备者继震复为补卅余拓,并互相定正,遂成是编”。杨氏提供大钱别品、拓本包括有: 清文大钱天聪通宝,咸丰宝黔当十,咸丰重宝当十(背拾文),祺祥重宝当十,祺祥重宝背文同治重宝,同治重宝当四等三十余品。

鲍康晚年身体状况转坏,光绪二年(1876)据王懿荣致杨继震信中谈及,李佐贤方病殁,而“子年翁舌亦木强”。又据光绪三年( 1877) 王懿荣跋《齐吉金宝藏印》一文称“去年缵甫侄嘱向鲍子年借拓观古阁藏印,时鲍已甚病,拓而跋之,已刊入所著丛稿三编”。杨氏十分关心鲍康的病况,慰问之余并馈赠鲍康喜爱的大明宝钞一品,鲍康称是“藏泉家不可少之物”,为备加珍爱的箧中精品,由此可见二人之真挚友情⑤。

陈介祺注重古刀布文字的考订,对杨氏所藏面文有字的空首布尤感兴趣,故两人交往甚多,且对空首布的看法,所持观点亦大致相同。鲍康曾说: “考是布制作独异,俗呼曰铲,谱家率以空首布名之。孙澄之则引庤乃钱镈为证,陈寿卿亦谓类田器之钱,今幼云目为镈币,是适相合,其文率只一字,诠释每异词”。寿卿不仅获得杨氏有字空首布墨拓本,且录有杨氏藏空首布编目一册。

三 杨氏手拓空首布、墨本得以传世

杨幼云与金石藏泉家王懿荣(字廉生)同是京官,且有同癖。鲍康去世后幼云与廉生交往最多,廉生获其空首布墨本不少,每次当收到杨氏所赠拓本后,必在杨氏藏空首布编目上作上记号,哪一枚已有墨本,哪一品尚缺者,务求获得全套有字空首布拓本。1900 年王懿荣在庚子之乱中蒙难,卒后遗藏包括杨氏空首布墨本由刘鹗(字铁云) 所得,刘鹗著《铁云藏货》一书时,已载入杨氏所藏有字空首布四十三枚,其空首布墨本得以传后世。

翁树培遗著《古泉汇考》八卷定稿本,及翁氏泉拓《古泉汇》十册,先由叶东卿获得,叶氏卒后归杨继震收藏。鲍康《丛稿三编》曾记述此事: “翁氏古泉汇考,余所见稿本未尝绘图,继幼云所得者,闻图兼并载,幼云谓诸拓有泉汇未备者,宜入续编”。1937年,这份翁氏《古泉汇考》定稿本在北平琉璃厂文奎堂内发现,由著名古文字学者容庚(1894-1983) 经手,为京师大学堂购藏。容氏曾撰文介绍此翁氏遗作(《记翁树培,<古泉汇考> 及<古泉汇>》一文刊于燕京大学《文学年报》1938 年第四期) ⑥。文中谈到翁氏《古泉汇》第四、五、六册内,收载一批属于杨继震的空首布,应是由继震后来补入的。可知翁氏《古泉汇》拓本已非原貌,当中有杨氏藏品拓本,而杨氏之空首布墨本又得以传世。

杨继震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 去世,身后遗藏大批空首布不知去向,获购者亦未被记录,这批古布先后经历吴逸庵、刘燕庭、叶东卿,杨继震集藏后,至二十世纪初,递传已无踪迹,无奈地划上句号。1908 年罗振玉在《俑庐日札》中记述: 杨氏身后“其藏泉则未知何如,然后所藏蜀石经,则已更数主,恐藏泉亦未必独矣”。当代著名古泉学者王贵忱先生曾说: “杨氏藏泉百年前已不知去向,并其拓本亦不可多见,北京图书馆有他的稿本和泉拓。”⑦ 贵忱先生曾收藏杨氏亲笔札记数十则,殊足珍贵。现今杨氏所藏古泉墨本已散见于李佐贤、鲍康合编《续泉汇》、鲍康《大钱图录》、翁树培《古泉汇》拓本册、刘鹗《铁云藏货》中。杨氏遗作还有《荚泉拓本》一卷、《差不贫于古斋论钱杂稿》,《铲迹暗所藏空首布目录》等。

注释:

①李佐贤: 《续泉说》。

②白秦川: 《耸肩尖足空首布起源于耒说》, 《中国钱币》,1989 年第一期。

③⑦可居: 《杨继震手书空首币故事》, 《中国钱币》,1985 年第二期。

④王贵忱、童子玉: 《鲍康著述及其彩遗札》,《中国钱币》,1986 年第一期。

⑤王宁: 《宝钞珍品见友情》, 《中国钱币》,1995年第一期。

⑥王贵忱: 《翁树培及其泉学遗著》,《中国钱币》,1989 年第二期。

(本文载《中国钱币》2012年第四期)

(0)

相关推荐